2024山东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题型突破 题型十 项目式学习活动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山东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题型突破 题型十 项目式学习活动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题型十 
项目式学习活动
题型研析·塑思维
【典题】(2022·威海中考)探究与实践——制作松花蛋
松花蛋也叫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明看到妈妈用皮蛋粉制作皮蛋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配制皮蛋粉
在妈妈的指导下,小明将“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提出问题】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生石灰、熟石灰与水混合后均能放出热量,但放出的热
量不同。
【实验探究】常温下,将“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加入水中,测量固体加入前
后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固体的形状、质量和水的量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比对,可知配料中的“石灰”为生石灰。
(2)浸鲜蛋
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称为浸出液,将新
鲜鸭蛋放入其中浸泡即可。
①向皮蛋粉中加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小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戴上胶皮手套。分析上述过程,小明认为浸出
液中一定含有会腐蚀皮肤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 
③浸出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 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如表(不考虑生石灰中杂质的影响)
预测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浸出液中含碳酸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浸出液中不含碳酸钠
浸出液中含氢氧化钙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浸出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
然后滴加足量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
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综合分析,确定皮蛋浸出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皮蛋
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妈妈告诉小明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
去除涩味,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实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再列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Ca(OH)2、NaCl 
 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 
 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方法点拨】1.项目式学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的一种延伸。
2.项目式学习活动强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不是纯粹地探索和发现。要求熟悉任务情境,将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利用该活动进行必要的串联,引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3.解答该类习题需要通读全题准确理解,提取关键的信息并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化学知识进行解题。
重温·山东中考经典专练明方向
1.(2023·枣庄中考)某兴趣小组对某市售“简易供氧器”工作原理开展探究活动。
(一)知识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该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图一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依次为
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H2O2 2H2O+O2↑ 
题组演练·提素能
 d→e→b→c 
(二)实物探究:“简易供氧器”初探
某市售“简易供氧器”主要由“初期生氧器”和“生氧罐”两部分组成,如图二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启动“初期生氧器”一段时间后,用磁铁靠近“初期生氧器”中的剩余固体,有黑色固体物质被吸引。于是,他们针对被吸引的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开展探究。
【查阅资料】①“简易供氧器”在工作初期,内部独立的“初期生氧器”首先启动,以解决初期供氧不足的问题,“初期生氧器”内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铁粉等物质。
②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③Fe3O4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H2SO4===Fe2(SO4)3+FeSO4+4H2O。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假设】猜想一:铁粉;
猜想二:铁粉和四氧化三铁;
猜想三:四氧化三铁。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操作一:取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滤渣中有___色固体 黑色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铁粉
操作二:取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黄色液体 黑色固体物质中一定含
有____________

四氧化三铁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正确。
【交流反思】(1)“初期生氧器”中铁粉与氧气反应能_____________(填“吸收热量”
或“放出热量”),从而使氯酸钾的分解反应能持续进行。
(2)有同学认为不做操作二的实验也可得到相同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放出热量 
 四氧化三铁不能和
硫酸铜反应,操作一中的滤渣中含有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说明黑色固体是四氧化
三铁和铁的混合物 
2.(2023·菏泽中考)石头纸是一种低碳经济的绿色产品。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使用了石头纸制作的便笺和文件袋,但石头纸至今没有被广泛使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石头纸成分及性质初探究
【实验初探】
操作 现象
1.如图,取一片石头纸用砂纸打磨后,撕成碎片放入试管中,加入10%稀盐酸5 mL 试管内石头纸表面有细密气泡冒出,烧杯中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分析解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甲同学根据上述三步操作得出结论:石头纸成分中含有可
燃的物质和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 现象
2.用坩埚钳夹持石头纸,点燃 石头纸燃烧,灰烬为白色固体
3.利用与操作1相同装置,取操作2中白色灰烬少许于试管中,加入10%稀盐酸5 mL 试管内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该实验只能证明石头纸成分中含
有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无法证明含有碳酸钙 
任务二:石头纸燃烧后灰烬成分再探究
【查阅资料】石头纸的成分是碳酸钙、聚乙烯高分子化合物及少许胶合剂。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灰烬的成分,提出了以下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①CaCO3;猜想②_________;猜想③CaCO3和CaO。
【实验再探】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灰烬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一定含有Ca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含有CaO
 CaO 
另取少量灰烬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
 试管外壁发烫 
【得出结论】猜想③正确。
任务三:了解石头纸的制作方法和性能
【查阅资料】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已经研制出了石头纸,它是以石头为
原料,研磨成纳米级的石头粉,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辅料,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挤出、
吹塑而成。正常石头纸的寿命在20~30年左右,在阳光的直射下不足六个月就被
粉化。当石头纸被大量使用时,回收利用需要特殊设备。
【归纳总结】你认为石头纸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即可)。
 石头纸在阳光的直
射下保存时间短(或大量使用时回收利用需要特殊设备等,合理即可) 
精练·山东模拟对点演练提能力
1.(2023·临沂模拟)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请你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过碳酸钠是白色结晶颗粒,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的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请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
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另取一定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______________ 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猜想二不正确
③另取一定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再取上层溶液,加入酚酞试液 加入酚酞后无现象 猜想一正确
 产生气泡 
 碳酸钙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思拓展】(1)步骤③中不能用Ba(OH)2代替Ba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检验烧碱部分变质时,应先检验的物质是_______,后检验的物质是_________。
 氢氧化钡和碳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新的氢氧化钠,会对原来氢氧化钠的
检验产生干扰 
碳酸钠
氢氧化钠
2.(2023·临沂模拟)《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画中主要用了石绿、石
青两种矿物质颜料。某学习小组开展如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认识碱式碳酸铜
(1)石绿又称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由_______
种元素组成,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黑色固体氧化物,该固体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四 
 CuO 
任务二:制取碱式碳酸铜
实验室制取碱式碳酸铜的原理是
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往Na2CO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生成_________ 和绿色沉淀。
(3)确定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气泡 
 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合
理即可) 
任务三:探究石青的组成
【查阅资料】Ⅰ.石青又称蓝铜矿,主要成分为xCu(OH)2·yCuCO3。
Ⅱ.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石青进行加热,使其主要成分受热分解,实验过程中每一步反应均充分(假设样品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
(4)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加热样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空气至玻璃管冷却。反应结束后仍继续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6)实验测得装置C增重0.27 g,装置D增重1.32 g。经计算得出x∶y=_________,如果
样品未干燥,可能导致x∶y的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D,影响测定结果
 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和水全部排到装置C、D中 
 1:2 
 偏大 
3.(2023·青岛模拟节选)“高锰钢”是电热水壶内胆常用的材料,兴趣小组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锰的金属活动性怎么样
【查阅资料】锰是一种灰白色金属,氯化锰(MnCl2)、硫酸锰(MnSO4)溶液均为无色。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锰片表面出现大量气泡 锰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无明显现象 铜和稀盐酸不反应
实验3 铝片表面有松散的灰白色固体出现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锰___(填“强”或“弱”)
Mn+2HCl=== MnCl2+H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