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携手促发展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携手促发展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4.2 携手促发展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政治认同:了解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原因和措施,清醒认识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逐步树立起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认同我国积极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的做法。
2.责任意识:明确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重大责任,感受中国与世界需要共同发展,逐步树立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应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教学难点:中国是怎样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
核心素养目标
1.我国积极谋求发展的原因? P47
★2.我国应怎样积极谋求发展? P47-48
3.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意义? P48
★4.中国是如何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 P49-51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7-51页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携手促发展
积极谋求发展
提升发展质量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构建新发展格局
共享发展机遇
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繁荣世界
提供市场、资本、产品、合
作契机
合作共赢
思维导图
为什么我国要积极谋求发展呢?从国内和国际角度分析。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围绕太空的军事竞争与较量不断升级。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德国、韩国纷纷建立太空军事力量,加紧研究太空作战理论和作战样式。与此同时,各国的太空博弈正加速向地月空间延伸拓展,太空力量多元混合运用的特点更加凸显,太空军事化呈现出的这些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中国曾失去海洋时代,不能再失去太空时代!
结合材料,思考我国积极参与竞争,谋求发展的原因?
爆笑短片:太空竞争
1.我国积极谋求发展的原因?
①从国际竞争上看: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②从国内角度:
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③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合视频思考:1.分析企业“专精特新”推进企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2.“专精特新”企业给我国积极谋求发展的启示是什么?
“专精特新”
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它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实现了进口替代,有的取得了技术领先,吸引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中央财政计划2021—2025年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的支持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2.我国应怎样积极谋求发展?
①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谋求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地位。)
材料:华为在重大的历史关口,都能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创业之初,华为集中精力开发程控交换机;当程控交换机赚钱的时候,华为集中精力开发无线产品。当无线产品赚钱的时候,华为集中精力开发手机终端产品现在手机终端产品遭遇断芯危机。
思考:华为下一步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华为智能家居
华为新能源汽车
华为智能光伏
★2.我国应怎样积极谋求发展?
②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新能源汽车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
性能医疗器械
农业机械装备
电力装备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②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中国正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2、我国应如何积极谋求发展?★
进博会上的习近平金句
③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48-2
问题3: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强调?
2、★我国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
①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②我国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补充笔记:3.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意义?P48
④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我国应怎样积极谋求发展?
①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
②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4.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必要性)
①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②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④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2、怎样谋求发展?(P47-P48)
二、共享发展机遇
机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成立时间 2015年
最大股东国 中国
机构性质 政府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
成立宗旨 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
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城合作
和伙件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贷款条件 不附加政治条件
代表利益: 更好地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与利益、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与亚洲其它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1)中国为什么倡议成立亚投行?
探究与分享
(2)这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①中国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3.中国如何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进博会如期开幕,吸引了国外众多商家来参加,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投资増长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除了进博会,中国还在一带一路、亚投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5.中国如何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进博会如期开幕,吸引了国外众多商家来参加,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投资増长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除了进博会,中国还在一带一路、亚投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连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知识延伸:
①东亚:蒙古国;②东盟10国;③西亚18国;
④南亚8国 ⑤中亚5国 ⑥独联体7国 ⑦中东欧16国
2.“一带一路”建设的地位?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p50
3.“一带一路”对世界各国和中国有何意义?
世界: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向多极化发展、文化多样化;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展示中国担当;提高国际地位影响力。
②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一带一路”意义
a.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b.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c.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探究三 中国如何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产品
资本
合作契机
市场
思考: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资金
5.中国如何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P49-P51
8715
共赢理念,惠及各国
①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重视合作,共建繁荣
②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提供契机,共享成果
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上述材料(含图)表明
①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②我国是维护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
③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 ④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广阔市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跨学科·数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多年来,始终坚持实现自身发展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为全球经济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图中单位:亿美元)
D
A.交流合作促发展 B.惠民政策频出台
C.文化建设展风采 D.社会保障更完善
( )(创新考法)如下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
★2022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2023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线下举办。
( )中国愿意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美好的未来。当今中国在全球发展中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这些理念来自我国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古人的思想与合作共赢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
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②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