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 14 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1.了解明至清中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全面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学重点】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教学难点】 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知识梳理】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停滞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角度 经济发展背景(原因) 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农业 的发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明 朝后期, 一些新的农作 物品种输入中国 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人口数量大量增加; ②多种经营模式日益兴盛 →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种植广泛 →促 进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发展。
手工业 的进步 ①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及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发 展; ②赋役制度的变化: 从 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 , 国家对百姓人身束缚减 弱; ③新航路开辟后, 美洲 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 易大量流入中国。 ①明朝后期, 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 现新的经营方式: 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 产; ②清朝前期, 资本主义萌芽继续有所发展。
商业 的繁荣 自明朝中期起, 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成为商品; 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③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④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 ⑤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成为地区贸易网 络的核心。
知识补充 1: 白银流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满足了国内对货币的需要, 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
(2)促进了商业发展、市场扩大和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生产。
(3)江南等地手工业也得到发展。
知识补充 2: 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产生: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江南) 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特征:(1)基本特点: 雇佣劳动关系。(2)为市场需要进行商品生产。(3) 目的是增殖财富。
地位:(1)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2)出现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中,稀疏又微弱,不占主导地位。(3) 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萌芽状态。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
正当同时期西方国家大步迈入近代工业文明的时候, 中国社会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 仍占据压倒优势,整个社会迟滞不前。
原因: ①经济结构上,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②政治统治上(根本原因), 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③经济政策上,尽管社会上早已出现“工商皆本”的观念,但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 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科技文化上, 以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
⑤对外政策和心态上,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的实行, 以及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使中国无法适应新 的外部形势变化,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概念解析:
1.工场和工厂的区别: 工场: 手工业者集合起来进行生产的场所, 指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 工厂: 指大机器生产。
2.商帮: 明中期以后, 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 一些商人为壮大队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便以地域 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他们借助群体的力量,操控某些地区、 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 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时期 思想家 思想主张 评价
明朝 中期 王阳明 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 心的理论,形成了陆王心学: ①本体论: 提出“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 ②认识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只要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③方法论:“发明本心”,通过内心不断的自我反省达到“致 良知”。 ④实践论:“知行合一”,即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①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 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 志; 以自己的内心为准 则, 又隐含一定的平等 和叛逆色彩; ②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 心主义倾向。
明朝 后期 李贽 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 德标准。 ②提倡“童心”说。 李贽的思想在社会上引 起了很大震动。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①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②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对以 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激烈反对君主专制,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 焉”,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 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
知识补充 3: 比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项目 二程(理学开创 者) 朱熹(理学集 大成者) 陆九渊(心学的开创 者) 王阳明(心学集大 成者)
不同点 对“理” 的解释 “理”是万事万 物的本原,先有 理后有物。 理之源在于天 理, 天理就是 三纲五常。 “心”即是理,“心” 是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获“理” 的途径 “格物致知” 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
哲学思 想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相同点 地位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内容 都属于唯心主义范畴,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 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理”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影响 ①都有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一定程度上 产生了消极的影响。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 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知识拓展: 1
1: 明清时期, 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又有哪些?
新特点: 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主张“工商皆本”。
历史背景:
①政治上, 明清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上,工商业经济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发展,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③阶级关系上, 新的市民阶层形成,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愿望;
④思想上,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 逐渐失去活力。
2: 如何全面认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①批判: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 ②继承: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是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
③发展:李贽强调人的正当私欲,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的主张等。
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加强,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理学僵化, 社会 上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文化的主导地位。进步 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者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小说
(1)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
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2)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
作。
(3)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
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知识拓展 2:
明清小说的发展趋势和新内容
(1)发展趋势: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
(2)新内容:注重对商人的描绘(第一次歌颂商人);反封建、反礼教,追求个性自由解放。 3、戏曲
(1)特点: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2)代表作家: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四、科技文化
(一)总结性的科技巨著
科技领域 作者 科技巨著
中医药学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农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工艺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地理和地质学 徐宏祖 《徐霞客游记》
(二)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明清时期,朝廷为标榜“文治”, 一再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
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 库全书》, 根据各书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四库全书》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 全面的整理,但在编纂时也按照清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
(三) 中西文化交流
1.西学东渐: 从明朝后期起, 以利玛窦等为代表的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中国, 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 到传教的目的,他们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 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2.中学西渐: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 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同时, 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 用 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 18 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曾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 素。
【本课知识结构】
复习要点:(答案参考导学案讲义)
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
2、明清时期经济停滞的原因?
3、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的主张分别是?) 4、明清时期小说与戏曲发展的背景? 明清小说的特点。
5、明清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
6、明清大型典籍:
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清乾隆时期, 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根据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