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项目八国内部分民族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礼仪1.国内民族部分民族礼仪2.我国港澳台地区礼仪【任务导读】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较多少数民族及港、澳、台地区在岁时节日、宗教风俗、礼貌礼节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习俗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蒙、藏、回、满等少数民族及港、澳、台地区主要习俗及禁忌。技能训练目标:能够做好符合本民族、本地区礼仪的游客接待服务工作,能够灵活运用民俗礼仪知识,回避各民族的禁忌,培养礼貌待客的职业习惯。【知识与技能训练目标】入门问讳旅游专业大学生小王来自东北吉林,她和来自广西桂林的小潘是非常要好的舍友,暑假期间小王决定去广西桂林旅游,顺便看望好友小潘,出发前,她精心挑选了价格昂贵、品质上等的干蛤蟆(东北林蛙)和林蛙油,决定带给小潘的母亲补身体,因为东北林蛙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带着这份情谊小王来到广西桂林的同学家,原本想给小潘一个惊喜,可是刚刚拿出这份礼物,并解释如何食用时,小潘和母亲看到晒干的青蛙,顿时面色难看,很尴尬的样子。资料来源:豆丁网tangjun19722分享《国内部分民族礼仪知识篇》(2013.03.30)【2017.04.20】http://www.docin.com/p-625223296.html【情景导入】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传承和横向的借鉴融合,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只有了解各民族的不同习俗,做到“入门问讳”,方能减少不必要误会。任务一 国内部分民族礼仪一、北部地区少数民族礼俗㈠朝鲜族1.概况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2.礼貌礼节尊重老人: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老人节”,用敬语。朝鲜族热情好客。“似跪而坐,似坐而跪”3.饮食及节日习俗朝鲜族的主食为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主要有: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朝鲜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4.禁忌忌不尊敬老人;严禁同宗、表亲通婚;不喜食羊、鸭、鹅及油腻食物,喜食狗肉,但婚丧及佳节时禁止杀狗、食狗肉。㈡蒙古族1.概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主要少数民族以蒙古族为主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主要从事畜牧业,也有部分从事半农半牧和农业。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2.礼貌礼节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现今又增加了鞠躬礼和握手礼。3.饮食及节日习俗蒙古族的饮食主要是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随着农业的发展,谷物也成了生活中的主要食品。“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4.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㈢满族1.概况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满族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旗袍”2.礼貌礼节满族重视礼节,有敬老之俗,满族人平时见长辈都要行礼。满族重客每逢大宴,主人家必跳“空齐舞”。3.饮食及节日习俗“驴打滚”、“萨其马”、火锅、全羊席、酱肉。传统节日有颁金节、中秋节、二月二龙抬头等。4.禁忌满族人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老少无别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忌戴狗皮帽、铺狗皮褥,据说此禁忌习俗源于“义犬救主”的传说。㈣维吾尔族1.概况“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维吾尔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维吾尔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2.礼貌礼仪维吾尔族重礼仪,热情好客,爽直忠厚“给洗手水”。对长辈异常尊重。3.饮食及节日习俗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肉、羊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维吾尔族的节日与伊斯兰教有关,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4.禁忌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㈤回族1.概况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民间歌曲《花儿》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一带广为流传2.礼貌礼节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3.饮食及节日习俗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日常饮食以大米和面制品为主粮,喜食牛、羊肉,喜庆之日或节日喜油炸各种面类制品。回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和圣纪节。4.禁忌回族人禁忌与伊斯兰教一致。二、南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礼俗㈠壮族1.概况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新中国成立后称“僮”,1965年改名为“壮族”。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特产:三七、蛤蚧和茴油。广西的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2.礼貌礼节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待客注重礼节3.饮食及节日习俗壮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南部多食糯米,有些地方有吃生血的习惯,嗜好烟酒。嚼槟榔是其传统习俗。五色糯米饭。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4.禁忌壮族人忌讳在农历正月初一杀牲、吃荤、借物;有的地区忌食牛肉和狗肉;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㈡藏族1.概况藏族历史悠久,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文属拼音文字。藏族信奉“藏传佛教”2.礼貌礼节藏族非常讲究礼仪,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青稞酒的礼俗,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磕头也是藏族人常见的礼节,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头三种。3.饮食及节日习俗藏族的饮食,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有共同的嗜好,都喜欢吃青稞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藏族节日与宗教信仰有关,主要有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望果节等。4.禁忌藏族人忌用单手接递物品;忌妇女在炉灶上站立、蹲坐;忌家中佛坛被别人乱摸或随便指问;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座,只能盘坐或跪坐;进入账房后,男的做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忌随便跨越火塘;忌在神龛上放杂物;忌火化尸体;忌妇女外出不披披肩等。㈢彝族1.概况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音节文字。彝族信奉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传统工艺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流行集体舞是“跳乐”。2.礼貌礼节彝族民间素有“打羊”、“打牛”的迎宾待客之习。社交活动中很注重酒、茶。3.饮食及节日习俗彝族人以杂粮面、米为主食。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4.禁忌到彝族人家做客,不能拒绝主人待客的食物,并要立即表示谢意,一定要当场吃。忌用脚蹬锅庄石;忌跨过人家火塘不能随意抓摸男子的“天菩萨”。㈣土家族1.概况土家族,古代称“巴人”,主要分布在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自称“毕兹卡”。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土家锦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土家族爱唱山歌、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2.礼貌礼仪土家族人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3.饮食及节日习俗土家族人在饮食方面喜酸爱辣,善饮酒,爱吃合渣,主要以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赶年”,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要提前一天4.禁忌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吃饭时,不许端碗站在他人背后;不能扛着锄头、穿着蓑衣或担着空水桶进屋。任务二我国港澳台地区礼仪一、港澳台地区简介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南濒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由香港岛、新界、九龙半岛等三大区组成。至2014年末,总人口约726.4万,98%为华人。居亚洲“四小龙”之首,素有“东方明珠”的美称,是世界级的金融、贸易和商业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旅游中心。香港大多数居民信奉佛教和道教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南端,距香港西南60公里。澳门居民96%属于中国血统,外籍人士只占少数。澳门的宗教信仰较多,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盛行,但中国传统的宗教仍然保持最大影响。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宗教信仰盛行,台湾民众极为崇拜天妃娘娘和保生大帝。二、港澳台地区礼仪习俗㈠香港地区礼仪习俗1.礼貌礼仪与人见面前先电话预约香港人喜欢吉祥号码2.饮食及节日习俗香港为东方饮食文化及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汇地,除了西洋或中国传统节日之外,还有如太平清醮、谭公诞、车公诞等独具特色的节日。㈡澳门地区礼仪习俗澳门居民的祖籍以广东——珠海、三乡、中山、南海等以及福建为多,一般居民都保留乡土的习俗。节日多可以说是澳门的一个特点。澳门人保留了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传统。兴办花市也是澳门的一项年俗,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红包)。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弥撒、圣母像游行等节日,㈢台湾地区礼仪习俗台湾民间的传统节庆和祖国大陆大同小异,最重要的节日依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送灶、除夕等。台湾的婚丧习俗方面,与祖国大陆也有类似之处,保持着许多中国传统。人们仍较重视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台湾民间仍流行土葬,选择墓地重风水。三、港澳台地区的禁忌港、澳、台同胞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迷信的不少香港人忌称丈夫或妻子为“爱人”,称“我的先生”或“我的太太”在台湾,禁赠手巾。不用甜果赠人,禁以扇子、剪刀、雨伞、镜子赠人。【本章小结】英国民俗学创始人汤姆斯说过,“民俗是‘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智慧’”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藏族、彝族、土家族及港、澳、台地区的礼仪习俗和禁忌。各民族和港澳台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饮食起居,礼仪禁忌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要尊重各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的风俗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加强民族和地区团结,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繁荣。熟悉各民族及港澳台地区的风俗和礼仪已成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