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学前儿童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对任务3 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与预防计划用时:2课时本课次学习目标:1.知晓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典型表现及主要危害。2.熟记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3.能根据体征评估,结合紧急救助流程模拟为发生异物入体的幼儿实施应急处理。4.能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5.懂得小外伤的正确处理及预防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参与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学习前准备:1.预习教材模块三任务3中“学习活动2”内容,完成活动2中的思考题。2.阅读案例《鱼刺卡喉慎处理》,并完成学习活动2。案例 鱼刺卡喉慎处理6岁的丁丁最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烧鱼,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块鱼吃起来。或许是太饿了吧,吃着吃着,丁丁突然感觉喉咙处被一根鱼刺卡住了,并不断有咳嗽声。妈妈看到丁丁痛苦的表情,急忙从厨房中拿了个大馒头给丁丁,“应该是有鱼刺,吃几口馒头吧,一会就咽下去了。”丁丁照着妈妈的话咽了几口馒头,感觉好些了,但是咽部仍然有异物感。因为平时都是这么处理的,妈妈也没有太紧张,只是让丁丁别管了,一会儿就好了。然而,3天过去了,丁丁感觉疼痛不减反增,连吞唾沫喉咙都疼得受不了,便告诉了妈妈。妈妈这才感觉情况严重,急忙送医院检查。经过CT检查,妈妈听了医生的话吓出一身冷汗:原来,鱼刺已经刺破食管,“躲”在喉咙后面,紧贴着颈椎,刺尖直顶着颈部大动脉血管。万幸的是:鱼刺距离大动脉血管还有1厘米左右的距离。最终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从丁丁颈部取出一根长约2.5厘米的鱼刺。1.任务导入1.任务导入思考:请先阅读案例材料,然后思考案例中妈妈为孩子处理鱼刺卡喉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消化道 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消化道异物也是儿童异物入体的常见类型。在异物被孩子吞入后,若停留在咽部叫咽异物;若嵌顿在食管处叫食管异物;若异物进入胃或肠内,则成为胃肠异物。1.任务导入图:人体消化系统各年龄段幼儿都可出现消化道异物,但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要群体,其次是3~6岁学龄前儿童。一般情况下,异物多停留在上消化道中。体积较大的异物容易嵌顿于食道中,体积较小的异物则可直接进入患儿的胃中,也有的停留在十二指肠、小肠中。1.任务导入图:儿童消化道中取出的异物1.任务导入图:异物停留在食管不同位置的概率临床数据表明,约70%的异物容易出现在食管的上段(如咽部),约20%的异物出现在食管中段,只有约10%的异物会停留在食管下段。此处狭窄,紧邻颈动脉,最危险上段中段下段2.任务分析分析1:结合教材预习与自己生活经验,概括出幼儿发生消化道异物时的典型体征有哪些。2.任务分析消化道异物所表现出的症状与其危害一样,需要取决于多种因素。保教人员可根据下面的症状来初步判断孩子消化道中可能有异物:消化道异物的体征咳嗽、吞咽梗阻感、咽下困难、咽部疼痛、流涎这种情况多因异物(如鱼刺、骨头、牙签等)停留在咽喉部时出现。2.任务分析保教人员可根据下面的症状来初步判断孩子消化道中可能有异物:咳嗽、吞咽梗阻感、咽下困难、吐出血水,颈部向前伸位这种情况多因异物(如饭团、馒头、汤圆等)停留在颈段食管内。如果异物较大,还可压迫气管,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哮鸣音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窒息。年龄大的孩子还可反馈有胸部疼痛等不适。消化道异物的体征2.任务分析保教人员可根据下面的症状来初步判断孩子消化道中可能有异物:腹痛、排黑便这种情况多因较大或尖锐异物进入胃肠后,患儿可因消化道受到损伤而出现腹部疼痛,而消化道出血后则会导致大便乌黑。消化道异物的体征学习提示:值得注意的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达,则以哭闹不安、流口水、咳嗽、呕吐、喘息、拒食等为主要表现,容易被成人忽视。此外,有些情况下,患儿在吞入异物后,前期可出现上述症状,但异物进入胃肠后,症状可暂时消失,甚至无临床症状,但切不可大意,而应及时送医院检查。2.任务分析2.任务分析消化道异物体征和呼吸道异物体征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呼吸道异物体征更多的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消化道异物的典型表现为吞咽困难、脖子拉伸和流口水。教师小结:2.任务分析分析2:请观看案例视频,再根据教材预习和视频内容,概括出消化道异物对幼儿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2.任务分析案例:《三岁男童误食瓜子壳肠穿孔》2.任务分析案例:《纽扣电池卡食管,竟致孩子食管糜烂》2.任务分析案例:《四岁男童误吞钉,食道险被扎穿》2.任务分析案例:《两岁宝宝不慎吞入异物!硬币卡在食道》2.任务分析消化道异物对婴幼儿健康所引起的危害要取决于异物的形状、大小,是否有毒、是否引起感染以及停留消化道的时间等因素。消化道异物的危害(1)如果是体积较小、表面无尖锐且无毒的异物,如小硬币、玻璃球等,一般吞下后容易进入胃肠道,数日后可以自行排出,不会有什么危害。2.任务分析消化道异物的危害(2)如果是较大或团状,且无毒的异物,则较容易嵌顿在咽部或食管中,容易因咽部阻塞或气管受到挤压而导致窒息,应及时进行急救。图:儿童硬币吞入,停留在食管中2.任务分析消化道异物的危害(3)如果是尖锐或有锋利边角的异物,则容易刺伤消化道,导致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甚至感染化脓。图:三岁童将运动鞋上的金属装饰吞下,卡在食管中2.任务分析注意:食管中断较窄,紧靠着颈动脉,如果尖锐异物可刺伤颈动脉(尤其是在错误处理时),导致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2.任务分析消化道异物的危害(4)如果异物具有腐蚀性或毒害,则产生危害较大,如果不及时取出,轻则形成消化道溃疡、穿孔,重则危及患儿生命。图:1岁童吞食电池,嵌顿在食道入口下方,异物周围食道黏膜已经腐蚀。孩子面临食道穿孔和重金属中毒等问题。2.任务分析2.任务分析尽管,日常生活中的消化道异物多不会立即危及孩子生命,但是一些尖锐、有毒的异物则可能对孩子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而,保教人员应在做好日常预防的同时,提高对消化道异物的重视,发现后及时求助医生。教师小结:2.任务分析分析3:请结合已学知识和教材预习,概括出幼儿发生消化道异物伤害的常见原因。2.任务分析幼儿消化道异物的主要诱因:(1)儿童自身因素(2)成人监护人因素(3)环境因素教师小结:3.任务实施活动一:组织学习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概括:请结合学习支持3内容,小组模拟应对幼儿突发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过程。3.任务实施评估A:孩子生命体征无异常评估B:孩子有呼吸困难、吐血、食管疼痛等症状检查口腔内异物;观察体征变化;及时送医、联系家长。立即拨打120;实施CPR;联系家长①快速观察现场②伤情评估,了解异物性质③维护现场秩序,安抚孩子情绪,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应对措施④事后追踪与沟通⑤信息上报与公开⑥记录归档立即送医;联系家长;观察体征变化评估B:孩子出现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停止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3.任务实施学习提示:处理消化道异物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如果患儿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窒息、大量出血、意识丧失等紧急症状,应尽量将患儿及时送医,不要盲目取出异物。当尖锐异物卡在食管时,切不可强行让患儿吞咽大口食物企图将异物压下,这样容易导致异物进入更深部位,甚至划伤、刺破食管和周围血管,严重危及生命。3.任务实施学习提示:不要试图刺激舌根催吐方式将异物吐出,要避免异物进入呼吸道。请注意:孩子出现鱼刺、鸡骨等卡喉时,喝醋、喝水、吞饭都不可取。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应考虑异物的性质、位置及孩子当时的状态等因素,保教人员不可盲目处理,也不可使用错误方法处理,而应在非紧急情况下及时送医处理。避免盲目、错误处理而引发的二次伤害是消化道异物处理的重要原则。教师小结:3.任务实施3.任务实施活动二:组织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模拟综合实训情境①:进餐过程中,某幼儿鸡骨头卡在喉咙处,呼吸道尚通常。情境②:游戏活动中,某幼儿不慎吞下玩具零件进入胃中。情境③:午睡中,某幼儿不慎吞下被单上的拉链,卡在食道中,呼吸道被挤压,但能通气。情境④:进餐过程中,某幼儿吞咽馒头时发生食管阻塞,呼吸逐渐微弱,丧失意识。小组模拟:请选择不同的情境,自拟角色,依次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幼儿发生消化道异物入体时的应急处理全过程。评价:请根据小组综合模拟实训评价表记录,对小组模拟表演进行组内自我评价及不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3.任务实施活动二:组织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模拟综合实训教师点评与小结:3.任务实施3.任务实施活动三:引导归纳消化道异物的预防要点归纳:请结合消化道异物常见的类型及原因,归纳托幼园所中预防幼儿发生消化道异物的措施。教师小结:3.任务实施托幼园所消化道异物的预防措施:(1)危险物品管理(小于2厘米的细小物品)(2)食物制作加工规范、安全(3)安全教育(4)家长教育(5)加强晨检与全日观察4.任务评价评价:对学生小组模拟操作和课堂表现进行整体评价。4.任务评价幼儿在发生消化道异物后,保教人员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安慰孩子情绪,并基于初步评估后再做出相应的处理。良好的沟通与表达对提高应急处理效率有重要作用。教师小结:5.1回顾整理:本课次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点与技能点?5.任务总结5.2分享收获:你在本课次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5.课堂总结5.3小结提升:幼儿发生消化道异物后,应谨慎应对,如非紧急情况应及时送医处理,避免盲目操作。5.课堂总结课后作业:请将幼儿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理过程以流程图形式绘制出来上传。请结合已学知识,思考并概括托幼园所应如何来预防幼儿发生消化道异物的意外事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