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下学期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背景:
我国的校园欺凌问题十分严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其中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发生的比率比其他类型更高,我国中部地区的校园欺凌发生率最高,校园暴力在小学阶段的发生率最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 、形式和危害,增强对校园欺凌的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的勇气和自我保护能力。
3.倡导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并激发他们主动维护校园安全的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校园欺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展示真实的校园欺凌视频或图片 ,让学生直观感受校园欺凌的恶劣影响。
案例一:河北邯郸一初中生遭3名同班同学杀害并掩埋:据多家媒体报道,受害人是一名男孩,就读于邯郸市肥乡区某中学。3月10日下午,该男孩被同学约出去玩之后遇害,嫌疑人是三名学生,其中一人还是其同桌。受害人疑似长期遭受校园霸凌。
案例二:2024年3月16日(周六)17时40分,接群众报警称湘南实验中学校门前发生打架事件。公安机关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处置。经查,在校大学生洪某旺(男,22岁)、马某超(男,22岁)等7人于3月16日下午来到湘南实验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其间在校门外与该校学生张某(男,15岁)因言语琐事发生冲突。之后洪某旺、马某超等人持细铁棍冲进学校对张某等人进行追打,导致张某受轻微伤。目前,公安机关已将洪某旺、马某超等7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三: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小学生赵某某(男,9岁)、晋某某(男,9岁)对同寝室同学孙某某(男,10岁)多次实施辱骂、殴打、欺凌等严重不良行为。
案例四: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拍照上传空间。
案例五: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
案例六: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
案例七: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
案例八: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残。
案例九: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学生及社会青年追打,捅伤。案例十:5月12日,福建晋江学生校外打架一死两伤。
案例十一:5月19日,辽宁沈阳宁官实验学校篮球暴力事件。
案例十二:6月16日,山东济南一中学多名学生暴力殴打同校学生。案例十三:6月21日,湖南怀化一女生在校园遭8名学姐群殴致耳膜穿孔。
案例十四:6月26日,河南信阳数百中学生赤膊群殴。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如何看待这些行为?认为它们会对受害者造成哪些伤害?
(二)知识讲解:详细阐述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定义校园欺凌:解释什么是校园欺凌,包括言语、身体、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欺凌。
校园欺凌的定义: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的类型:
1. 言语欺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欺凌方式,包括辱骂、嘲笑、威胁、诽谤等。特征是通过语言伤害他人,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压力。
2. 身体欺凌:包括推搡、殴打、抢夺财物等。这种欺凌通常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3. 社交欺凌:指的是孤立、排挤、散布谣言等行为。社交欺凌会让受害者感到被边缘化,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
4. 网络欺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欺凌也越来越多。它包括通过网络平台发送恶意信息、曝光隐私等。网络欺凌的影响范围更广,可能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伤害。
校园欺凌的特征:
1. 重复性:欺凌行为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会反复发生。
2. 力量不平衡性:欺凌者通常在身体、社交或心理上具有优势,而受害者处于劣势。
3. 故意性:欺凌行为是故意的,欺凌者有意识地选择对特定目标进行攻击。
4. 伤害性:无论是言语、身体还是心理上的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
5. 隐蔽性:有些欺凌行为可能比较隐蔽,不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发现。
6. 群体性行为:有时欺凌可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可能涉及到一群人对一个人的欺凌。
校园暴力角色一般分为:
①欺凌者:发起暴力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②受害者:受到欺凌者;
③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
④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边嬉笑或呐喊助威;
⑤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
⑥局外者:置身事外的人。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关系:
首先应明确,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行为人不包括校外人员;校园暴力则可能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内人员与校外人员之间。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是在校学生,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既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教师[9]。
其次,校园欺凌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而不包含偶发的侵害行为;校园暴力则不一定是持续、反复的行为。
另外,精神侮辱(例如:起绰号、孤立某人)等方面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但并不能归为校园暴力。
但究其本质,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都属于反社会的攻击性行为,都会对受攻击者造成严重伤害。
. 分类介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校园欺凌及其特点。
案例1:被告人井某某,与被害人朱某某均系在校学生。二人在路上偶遇,因言语不合,朱某某等人殴打了井某某。同年4月1日,井某某到网吧找朱某某等人未果,随即离开,朱某某等人听说后即驾车追赶,井某某被追上后,见朱某某将车窗玻璃摇下,即持匕首捅刺车内的朱某某,朱某某亦持斧头将井某某面部划伤。经鉴定,朱某某的损伤构成轻伤,井某某的损伤构成轻微伤。
处置结果:法院认为,井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身体健康权,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井某某系未成年人,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了谅解,且被害人朱某某无故殴打、追逐井某某有过错,依法对井某某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案例启示:本案系遭受暴力侵害的未成年人“以暴制暴”而触犯刑律的典型案件。井某某本是受害人,但他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由被害人沦为被告人。朱某某虽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已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
案例2:刘某某系某中学初中学生,因琐事与一同学发生矛盾,指使无业青年主父笑某、文某教训这名同学。肖某、文某等人赶到学校门口时,与刘某某有矛盾的同学已经离开学校。刘某某想起朋友殷某某与同学王某某有矛盾,随即指使肖某、文某等人在学校附近对王某某拳打脚踢,致王某某轻伤。
处置结果:法院认为,被告人肖某、文某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鉴于其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积极赔偿,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酌情从轻处罚。据此,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和一年。
案例启示:该案系校内学生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欺负、伤害校内学生的校园欺凌案件。同学之间偶有矛盾是正常的,要学会合法合理去解决矛盾,虽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但是学校对其严肃处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被告人肖某、文某作为成年人,不但不帮助未成年人正确处理矛盾,反而逞强滋事,无故殴打未成年学生,不仅伤害了被害人身体健康,也伤害了被害人的心灵,其在学校周边滋事的行为也影响了校园安全,法院依法对其从严惩处。
.阐述危害:强调校园欺凌对受害者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校园欺凌的影响及危害:
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1)变得胆怯、 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例如,可能会认为“不要得罪比我厉害的人,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
(2)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例如,可能会想“他们在看我,是不是在评论我?”
(3)导致情绪抑郁,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例如,产生“我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的情绪。
(4)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内心会认为“我必须这样做他们才会满意。”
(5)学习困难,厌学逃学。因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愿上学。
校园欺凌对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1)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2)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3)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校园欺凌对旁观者的影响及危害:
旁观者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引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
(三)观看影视:
1.《少年的你》:
该片讲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守护彼此成为想成为的成年人的故事。
一场高考前夕的校园意外,改变了两个少年的命运,陈念(周冬雨饰)性格内向,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头。同班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念也被一点点卷入其中…在她最孤独的时刻,一个叫小北(易烊千玺饰)的少年闯入了她的世界。大多数人的18岁都是明媚、快乐的,而他们却在18岁这个夏天提前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漠然。一场秘而不宣的“战斗”正在上演,他们将一起守护少年的尊严。
2.《黑暗荣耀》:
最近,由宋慧乔主演的《黑暗荣耀》第二季成为了今年第一部爆款韩剧。
据说,这部剧的灵感来源于编剧女儿的一个提问:"你觉得是我把别人往死里打你会更心痛?还是我被别人打得死去活来你更心痛?"似乎不管哪一个,都不是合适的选择。这种进退维谷、如同地狱般的处境成就了《黑暗荣耀》。
在《黑暗荣耀》中,青春期的文东恩被残忍的妍珍一伙人选中,用直发器烫伤、性霸凌、语言暴力后被迫退学。文东恩跟现实中许多校园欺凌受害者一样,虽然成年之后身体脱离了危险,但心理上仍在"发炎",甚至失去了活着的目标。
事实上,剧中的欺凌情节也取材自2006年韩国清州市一所女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据韩媒报道,该校的一名女中学生K以不遵守约定等理由,用电棒卷烫伤同学,甚至用发夹刮伤其胸口、用棒球棒殴打。由于行为恶劣,清州地方法院对K发布了拘捕令。
.体验交流:观看完视频后进行心得分享,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
(四)应对策略:教授学生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 提出预防建议:如保持自信、学会拒绝、寻求帮助等。
.分享应对方法:教授学生在遭遇校园欺凌时应如何保护自己,如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等。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如果我们不幸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1.加强自我保护
如果可以的话
尽量避免单独行动
并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社会资源
如家附近的社区组织
当地志愿者组织
或当地心理热线等
2.不要以暴制暴
尽管可能非常难受
但最好的方式是尽量不要暴力反击
暴力反击可能会更加激怒施暴者
伤害到自己
甚至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3.不要自责
被校园霸凌后
受害者会因为施暴者和旁观者的一些言论而感到自责
认为"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
一定是我有问题"
或是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种虐待行为
请相信,被欺负一定不是自身的原因
而是施暴者的不当行为导致了校园霸凌的发生
(五)课堂总结:强调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应对策略。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校园安全,做到见义勇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2. 角色扮演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受害者的感受。
3.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校园欺凌的感想或建议,鼓励他们从自身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和小组讨论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应对能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校园欺凌案例视频或图片资料。
2.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3. 课堂讨论记录板或投影设备。
七、总结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全面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倡导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共同维护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之处,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