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 压强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和压强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会画压力的示意图【学习过程】一、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压力。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3. 理解压强概念、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二、引探——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一)压力1、举例并画压力的示意图2、讨论: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总结:在物理上, 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 。3、比较压力和重力的不同: 。(二)压强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重点)(1)观察图示,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 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有关;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 ____________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2)实验方法: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2、压强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计算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压强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1Pa=______N/m2。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3、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减小压强和增大压强分别有哪些方法? 请同学们看教材P31-32的五幅图.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释疑——主动展示,阐释疑点例 仔细观察下图中小明和小芳的一段对话。已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货物与车的总质量为6t,自行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骑车人质量为75kg,自行车质量为10kg,请你根据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g取10N/kg)【精炼】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2.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有一瓶没有开启的汽水,瓶内二氧化碳给瓶盖一个14N的力,若瓶盖的面积为7cm2,则瓶盖受到的压强是( )A . 0.5×10-4Pa B. 2Pa C. 200Pa D. 2×104Pa3.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书包带很宽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刀磨得很薄 D .推土机安装履带4.你购买纸包饮料时,一般配有一根塑料吸管,吸管一端是斜面的,一头是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 .将平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 B. 将斜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C. 将任意一头插入饮料管孔均可 D. 不用塑料管也可以5.我们在用螺丝固定物体时,往往在螺丝下面垫上一个垫圈,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美观 B .减小摩擦 C. 减小压强 D. 增加硬度6.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是为了( )A .减小重力 B. 减小压强 C. 增大摩擦 D. 增大稳定性7.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将其侧放,对地面的压强为P2,那么( )A. P1>P2 B. P1=P2 C. P18.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上面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不变B. 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减小C.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减小D. 密度不变,压力不变,压强不变9.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不小心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救他,旁边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A .将梯子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 B.落水者立即跑向冰窟窿C .将木板铺子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D. 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10.(多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常会见到如下现象,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削铅笔的小刀刀刃磨得很薄 B.滑雪板做得很宽很长C.往墙上钉钉子时,要用力击打 D.用订书机订书本时,订书机的柄较宽.11.(多选)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m﹣V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密度之比为8:1B.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4:1C.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比为8:1D.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12.如图所示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1)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2)比较甲、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13.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m2,B的底面积为4×10-2m2,求:(1)物体B对A的压强(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14.一名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当她跳舞时一只脚与地的接触面积为9.5×10-4m2,一只大象的体重是6×104N,它每只脚掌的面积是600cm2,求:(1)芭蕾舞演员单腿跳舞时对地面的压强;(2)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通过计算,你得到什么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