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六年级上册劳动 自制指南针 课件(共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民版 六年级上册劳动 自制指南针 课件(共9张PPT)

资源简介

(共9张PPT)
自制指南针
我们的古人最早发现磁石及其吸铁性,进而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于是把天然磁铁琢成勺形,叫作“司南”。这大约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有度》。在应用“司南”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用磁石沿一个方向多次摩擦过的钢针等物也有指南特性,于是发明了指南针。宋初还出现过“指南鱼”,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指南器具。
指南针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一种指示方位的简单仪器。能保持在磁子午线平面内,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公元1086年,北宋着名科学家沈括所着的《梦溪笔谈》记载,当时有四种不同装置的针型指南针,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此时已能制造人工磁体。《梦溪补笔谈·药议》载有:“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十一世纪末,我国便开始在航海上使用了指南针。
南宋时,把磁针与分方位的仪器组装成一个整体,这种新仪器叫针盘,或叫地螺(罗),也有叫子午盘、定盘针、经盘、罗盘的。元代还造成立针式指南工具——指南龟、指南鱼。张燮的《东西洋考·舟师考》记载,明代海上航行,“独恃指南针为导引,或单用,或指两间,凭其所向,荡舟以行。”
原理:地磁场
尽管哥伦布、达伽马等这些大航海家们在远航时都需要罗盘和系列配套的工具(星盘、测深板等),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其原理。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一书中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慈石”就是磁石,“铜金”就是一种铁矿。
磁石有两个特性:一是吸铁性;二是极性。也就是说磁石有两极,能够指示南北。我们可以设想地球内部存在一磁铁,磁铁的中心正好和地心相重合。这样,无论在地球内部或是外部都存在许多的磁力线,在地球内部线从地球北极出发指向南极,在地球外部南极发出磁力线,最终都回到北极。因此能自由旋转的两极性磁铁能够指示南北。
为什么叫做“指南针”呢?主流看法认为,指南针的称呼沿用了战国时期利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的“司南”。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南为阳,北为阴,以“南”为南北方位之主,面向南方为尊位。“南面为王,北面而朝”的意思是面朝南方位的称帝王,面朝北方的则是朝拜君王的臣子,帝王就座议事都是面向南方。
制作的具体方法:
1、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绣花针、一碗水、磁铁、笔、纸。
2、用剪刀将纸剪出一个长方形,将磁铁在绣花针上来回摩擦数次。
刻字的具体方法:
3.将摩擦好的针插入剪好的纸上,在纸上用笔写上南北。
4.将纸放在装好水的碗中,这样一个辨别方向的指南针就做好了。
小试牛刀:
大家可以通过本课的原理,来尝试自制指南针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