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2课:圆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大纲
第一章
学习目标
第二章
编码实现
第三章
每课一练
第四章
总结拓展
编
程
CONTENTS
第五节
创新作业
1、学习目标
项目演示
知识点
1
如何在scratch中根据数学公式搭建赋值指令
2
3
学习“当小绿旗被点击”、“变量” 、“加” 、“减”、“乘”“除”等指令
基本原理:赋值是将某一个数值赋给某个变量的过程。scratch中的赋值指令
学习目标
假设在操场上,将一根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点上,手拿绳子的另一端,将绳子拉直,围绕固定的端点走一圈,就可以走出一个圆。
这一圈走过的距离,是圆的周长(C);走这一圈路线之内形成的封闭区域的大小,是圆的面积(S);固定绳子一端的点,是圆心;这条绳子的长度,是圆的半径(r);经过圆心连接圆上两个点的直线,是圆的直径(d),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称之为圆周率,符号为π,
圆的相关计算都会用到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常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取值为3.14159265....
1、圆的周长公式:
公式中等号右边的常数和变量之间没有运算符,是相乘的关系,即‘2xπxr’π的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计算的精度越高,一般取3.14159即可
搭建积木如下:
基本原理
2.圆的面积 公式:S = π r
这里的‘r ’读作‘r的平方’,其含义是自己相乘,即‘r x r’,搭建积木如下:
乘方
n个相同的数a相乘的计算,称为“乘方”。其结果称为“幂”,表达形式为“a ”读作a的次方,如果是2换成n,读作a 的N次方或 a 的N次幂。
二次方也称“平方”,三次方也称“立方”。
例如,“r ”,读作 r 的平方,等同于“r x r”搭建积木如下:
例如,“r ”,读作 r 的立方,等同于“r x r x r”搭建积木如下:
圆周长面积
设置圆的半径为r,求圆的周长 C 和面积 S。询问并输入 r,输出 C 和 S 的值。
实现步骤:
1、新建变量
(1)变量 r :用于存放半径。
(2)变量 C : 用于存放周长。
(3)变量 S :用于存放面积
2、定义变量
圆周率π的值在求周长和面积时都要用到,编程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这个常量。有时还要调整π的值。例如,π可能会取值为“3.14”,也可能取值为“3.1415926”,为了便于编写和修改程序,也可以“宏定义”常量。
在scratch的程序初始化位置,把圆周率放入一个变量中,实现以个“宏定义”。新建变量PI存放圆周率,搭建积木如下:
圆周长面积
修改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赋值指令,如下图:
混合运算
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代码:如下图所示:
执行结果
单击 按钮,启动程序。输入r的值为1,输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如下图所示:
编程实现
求球的体积
【要求】询问并输入球的半径,输出球的体积
【提示】半径为r的球体,求解其体积 V 的公式: V = 4/3 * π * r
球的体积
编程实现
5、创新作业
课后挑战
下 课 啦!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