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古诗词赏析】 08 咏物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就是其中之一。(一)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碧玉: 一树:妆: 丝绦:【答案】:碧玉——青绿色的玉。妆——妆饰,打扮。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技巧1【答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行赏析。▲技巧3【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剪刀,表达了作者的惊喜、赞美、热爱之情。4.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技巧1【答案】: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5.这首诗中的“裁”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技巧3【答案】:用拟人手法,使诗中的意象变被动为主动,形象生动可爱,充分表现了春光的美丽,垂柳蓬勃生机、优美姿态。6.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技巧2【答案】:贺知章生活在盛唐,仕途顺利,思想积极乐观,《咏柳》表达了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二)菊 [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阅读训练】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技巧1【答案】: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技巧1▲技巧2【答案】: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一)墨梅王 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①墨梅:水墨碱的梅花。②洗砚池:洗砚 台的池塘。③清气:清香的气味。④乾坤:天地。 【阅读训练】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3.诗中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二)石灰吟①[明]于谦千锤万凿②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③。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④在人间⑤。 [注释] 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阅读训练]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 ;三、四两句描写了 的精神,表达了诗人 的决心。2.《石灰吟》这首诗是抓住石灰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3.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三)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阅读训练]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的品质。2.“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3.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请回答。【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一)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3.拟人。4.赞颂了墨梅的高洁品格,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言之成理即可)(二)1.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平常不怕牺牲为国尽忠,坚守高尚节操。2.抓住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来写的。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更突出石灰不怕击打。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中“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粉,“全不怕”突出石灰甘愿经受磨炼,奉献自己的品质。3.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4.A(三)1.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2.拟人;“碾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分析】考察的是对诗歌意境、情感主旨、写作手法的把握以及“炼字”能力。3.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思对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