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古诗词赏析】 07 写景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这类诗歌,或勾勒意境,或写景言志,或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此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识别与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与品析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的辨析与评价。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对考生的诗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一)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①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②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③客路:旅途。④风正:顺风。⑤海日:海上的旭日。⑥残夜:夜将尽之时。⑦江春:江南的春天。⑧归雁:北归的大雁。⑨青山:指北固山。⑩乡书:家信。【阅读训练及答案】1.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解析】: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翻译,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答案】:答: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2.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技巧3【解析】:按照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来进行有效鉴赏,进行有的放矢地作答。【答案】:“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3.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技巧4【解析】:作答时要情景交融,懂得写景和抒情的关系。【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 技巧2【解析】:重点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答案】: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或“以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王夫之评价颔联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认为这里的“小景”、“大景”应指什么 ▲技巧1【答案】:“小景”指风顺帆正;“大景”指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景观。(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②朝曦:早晨的阳光。③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④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⑤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⑥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⑦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阅读训练及答案】1.请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作者对西湖的什么情感?▲技巧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答案】:西湖在雨天和晴天呈现出的不同风姿。喜爱和赞美之情。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从修辞的角度做赏析? ▲技巧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答案】: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3.诗人抓住( )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 ▲技巧3 A.春季 鲜花 B.夏季 时雨时晴 C.秋季 西子 D.冬季 女子【答案】:B4.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 ▲技巧1 A.水光潋滟晴方好 B.山色空蒙雨亦奇 C.欲把西湖比西子 D.淡妆浓抹总相宜【答案】:B5.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技巧1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答案】:C(一)《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①瓜洲:在今江苏省长江北岸。②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在长江南岸,与瓜洲隔江相望。③钟山:即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在江宁(南京市)时曾居住在钟山脚下。[阅读训练]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3.“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写出了江南怎样的地形和风貌?4.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给人以怎样的意境?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阅读训练]1.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1)毕竟: 。(2)别样: 。2.本诗是一首 (体裁)。3.这首诗描绘西湖美景的句子是: , 。4.请描绘一下后两句诗的意境。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阅读训练]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绝胜”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一)1.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水乡,洒店,小旗,寺庙,春雨。2.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或局部景致与概括描写结合)等多种方法。3.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酒旗在春天的和风中轻轻地招展。4.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5.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二)1.(1)到底;(2)不一样的2.七言绝句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那碧绿碧绿的荷叶无边无际,就像与天连在一起;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非同一般的红艳。 碧叶蓝天 艳阳红荷 相得益彰 景色鲜明 令人神醉。5.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三)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小雨、小草,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5、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