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13简单机械中考考点分析 简单机械在中考中一般占2-4分,考查基础性知识,题型主要有填空、选择、作图、实验探究等.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杠杆的分类、力臂的画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以及应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中考物理的考查仍会以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为主,探究性题目及考查学生技能的开放性题目会增多.【母题1】(真题来源:盐城)如图是小华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的情形,下列操作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增加钩码的个数 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向右移动钩码的位置 D.减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析】观察如图所示的杠杆,发现左端低右端高,说明左端偏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解答。【解答】解:、增加左侧钩码个数,左侧的力臂不变,力变大,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大,杠杆不会平衡,故错误;、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故错误;、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左侧的力不变,力臂变小,则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小,会使杠杆平衡,故正确;、减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右侧的力臂不变,力变小,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小,杠杆不会平衡,故错误。故选:。【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学生要加强对杠杆的认识。【母题2】(真题来源:常州)为了拔除外来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农业专家自制轻质拔草器,如图所示,将拔草器左下端的叉子插入植株根部,用手对拔草器施力,可将植株连根拔起。若拔同一植株,手施力最小的是 A.B.C.D.【分析】明确拔草器拔草时杠杆的五要素,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结合图示分析解答。【解答】解:如图所示,拔草器相当于一个杠杆,拔草时支点在点,若拔同一植株,则草对拔草器的阻力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臂越小,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图相比,动力臂相等,图中的阻力臂更小,所以图动力更小;图与图相比,阻力臂相等,图的动力臂更小,所以图动力更小,符合要求的只有图。故选:。【名师点评】 此题考查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杠杆平衡条件是关键。【解法技巧】 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法一:比较末状态时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继续平衡;若不相等,哪端乘积大,哪端下沉,另一端上升.方法二:直接比较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的减小量或增加量是否相等而判断.注意:若力臂的关系未知,则可通过杠杆的初始状态的平衡关系来确定.1.(真题来源:新城区校级模拟)据报道,一位物理老师在动物园内,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力。在称象过程中,他首先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点,调节钢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消除钢梁、铁笼重力对平衡条件的影响。测得,。将大象引入铁笼,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钢梁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是一个省力杠杆B.当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的示数变小C.这头大象的重力为D.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动,拉力做的功为【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即可得出结论;(2)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求出大象的重力;(3)利用求得拉力做的功。【解答】解:(1)因为动力臂阻力臂,此杠杆为省力杠杆,故正确;(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向右移动时,减小,乘积不变,故弹簧测力的示数变大,故错误;(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所以,故正确;(4)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动时,,故正确。故选:。2.(真题来源:龙岩模拟)如图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的汲水工具——桔槔,它前端用绳系一木桶,后端系一质量适当的配重物。木桶盛满水后,为了减小人向上提水时所需的拉力,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配重远离支点 B.将水桶远离支点C.将支点远离地面 D.适当地减小配重【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判断。【解答】解:如下图所示,为支点,配重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点,水桶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点,且,,人的向上拉力作用在处,如果杠杆平衡,则有①木桶盛满水后,水桶的重力不变;、将配重远离支点时,、和均不变,但变大,根据①式可知,人在处施加的拉力变小,故正确;、将水桶远离支点,、和均不变,但变大,根据①式可知,人在处施加的拉力变大,故错误;、将支点远离地面,、、和都不变,所以人的拉力不变,故错误;、适当地减小配重,、和都不变,减小,根据①式可知,人在处施加的拉力变大,故错误。故选:。3.(真题来源:华宁县校级模拟)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挂在杠杆两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把铜块和铝块同时浸没于水中,已知,则有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端会上升C.杠杆端会上升 D.无法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分析】根据铝块和铜块质量相同,并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确定杠杆的类型,即为等臂杠杆;因此当铜块、铝块都浸没水中后,受到浮力较小的一侧,杠杆下沉。【解答】解:因铝块、铜块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两侧力与力臂的乘积相同,并且杠杆为等臂杠杆;又因为两者的质量相同,且,所以由可知;当同时浸没于水中后,铝块排开水的体积较大,则铝块受到的浮力较大(即托起铝块的力较大),所以铝块一侧上升,铜块一侧将下降,即端将下降,端将上升。故选:。【母题1】(真题来源:牡丹江)如图是我国古人利用绞车提升巨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此装置可以省功B.使用轮轴可以省距离C.上方的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绞车由动滑轮、定滑轮及轮轴组成【分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轮轴的实质是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解答】解:、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此装置不能省功,故错误;、轮轴的轮半径大于轴半径,使用时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但费距离,故错误;、由图可知,上方的滑轮属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正确;、由图可知,绞车由上方的定滑轮及下面的轮轴组成,没有用到动滑轮,故错误。故选:。【名师点评】 本题通过分析绞车的结构特点,了解了简单机械的分析与应用,属基础题,难度不大。【母题2】(真题来源:广东)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 B. C. D.【分析】由题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先分析所用的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若是定滑轮,不省力,;若是动滑轮,省一半力,;若是滑轮组,找出拉动动滑轮绳子股数,则。【解答】解:由题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使用的是滑轮组,,。、使用的是滑轮组,,;、使用的是定滑轮,;、使用的是动滑轮,;由此可知图中最省力,。故选:。【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时,使用滑轮组省力情况的计算,能确定拉动动滑轮绳子股数(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解法技巧】 对于滑轮组的绕线作图依据的省力公式是F=(不计摩擦及滑轮重)。首先确定绳子段数n:n的大小等于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然后根据省力公式来进行绕线。 注意:①每个动滑轮能够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至少是2段,最多是3段,绳子的段数与绳子的起点的关系是“奇动偶定”.即偶数股的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的小钩上,而奇数股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的小挂钩上.②若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运动,则所承担的力是摩擦阻力f。③)确定好绳子的固定端后,要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绕;用笔画线表示绳子时,注意所画的线要直,并且要与滑轮的边缘相切.1.(真题来源:新城区校级模拟)中国高铁被誉为中国享誉世界的新四大发明之一。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需要绷直,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3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的位置下降了,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轮 为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B.使用滑轮组是为了省功C.输电线 端受到的拉力为D.输电线 端向左移动了【分析】(1)定滑轮是指固定不定的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不能够省力;动滑轮是指和物体一块运动的滑轮,它能够省一半力,但费距离。(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3)钢绳上的拉力即为30个坠砣的总重力,由可求得钢绳上的拉力。如图使用的滑轮组承担端拉力的绳子股数,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由,据此求输电线端受到的拉力大小。(4)坠砣串下降高度,可求输电线端向左移动的距离。【解答】解:、图中为定滑轮,滑轮为动滑轮,故错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错误;、30个坠砣的总重力:,钢绳上的拉力,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端拉力的绳子股数,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则输电线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故正确;、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且,则坠砣串下降高度,则输电线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故错误。故选:。2.(真题来源:安徽模拟)如图所示,重力为的物体在不同的简单机械的作用下均处于平衡状态。若不计机械的自重和摩擦,则图中所标记的拉力的大小错误的是 A.B.C.D.【分析】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1)先判断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关系,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力和重力的关系;(2)使用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有;(3)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4)使用滑轮组时,先判断出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再根据得出力和重力的关系。【解答】解: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时:、第一个图是等臂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故正确;、第二个图是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故错误;、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正确;、第四个图是滑轮组,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故正确。故选:。3.(真题来源:龙岩模拟)将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绳子绕成图中的甲、乙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为、的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分别为、,物重,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滑轮组的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较大B.甲、乙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C.甲、乙滑轮组的有用功相同D.拉力一定小于【分析】在不计摩擦和绳重时,用相同的滑轮组装不同的滑轮组:(1)已知物重、物体上升高度的大小关系,可利用公式:得到有用功的大小关系;已知动滑轮重、物体上升高度的大小关系,可利用公式:得到额外功的关系以及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大小关系;(2)根据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判断绳端移动距离的关系;(3)已知物重、动滑轮重以及动滑轮上绳子股数的大小关系,可利用公式:判断绳端拉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据题意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且物重,动滑轮重相同,由公式:、可知:甲的有用功大于乙的有用功,两者的额外功相同,则甲的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较大,故正确,错误;、甲滑轮组有三段绳子承担总重,绳端移动的距离为,乙滑轮组有两段绳子承担总重,绳端移动的距离为,甲、乙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故错误;、甲、乙动滑轮上绳子股数分别为3和2,且物重,动滑轮重相同,由公式可知:与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错误。故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