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科书 书 名:统编义务教育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一、单元整体巧入手 (一)了解单元特点 第五单元以“办法”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两则》《画杨桃》《小马过河》。我们将在《寓言二则》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画杨桃》中懂得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小马过河》又将告诉我们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二)了解寓言特点 1.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通常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小故事,大道理) 2.你知道的寓言故事有哪些?看图猜一猜。 3.初步了解两则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改写自《战国策·楚策四》,《揠苗助长》改写自《孟子·公孙丑上》。 二、初读课文识字词 学习《亡羊补牢》。 1.板书课题,读题。 2.理解课题。根据预习猜一猜 “亡”和“牢”意思。 3.初读了解内容。 出示【学习任务一】 一读: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二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圈:圈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四说:说一说《亡羊补牢》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检查【学习任务一】 (1)检查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习生字词:羊圈、窟窿、钻进去、叼走、街坊、后悔、从此、结结实实。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一个养羊人丢了一只 ,他的街坊劝他 ,养羊人 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发现又 ,他十分 。于是赶紧把 堵上,把 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三、品读课文明寓意 出示【学习任务二】 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一想:这窟窿让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他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边读边找出相关句子并画上横线。 (一)学习“亡羊”部分 1.交流:窟窿给养羊人带来了什么麻烦? 2.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就是因为养圈破了个窟窿,多么肥美的一只羊,就这样被狼叼走了,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丢羊的原因吗? 3.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4.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现在你们就是好心的街坊,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5.你看,好心的街坊都替他着急,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读读养羊人说的话? 课件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6. 这个养羊人说的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反问句转换陈述句训练)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8.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二)学习“补牢”部分 1.再次丢了羊,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请默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后悔) 2.理解“后悔”,说一说,生活中你遇到过后悔的事儿吗? 3.比较句子,课件出示: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1)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赶紧”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补牢”。 (三)深刻体会寓意。 1.回顾课文内容,借助思维导图说说这个故事。 2.如果养羊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类似亡羊补牢的事情。 4.行为辨析:假如你沉迷于游戏,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这时你该怎么办? 5.理解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战国策里就有一句话告诉我们道理: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四、认真观察学写字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引导学生按结构分类。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钻、劝”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其中“劝”右半边稍高,“又”捺变为点。 (2)“牢”上部分写紧凑,下半边要舒展。“告”和“丢”都是上下结构,下半边写小一些。 (3)“亡”是独体字,注意顿笔和舒展。 3.发现疑难,对照“观察小锦囊”,交流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书写。 五、归纳总结习方法 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解题意,知故事,悟道理。 板书: 亡羊补牢 亡羊——不听劝——再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科书 书 名:统编义务教育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任务一:词语库 一、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把字写端正。 窟 窿 寓 言 亡 羊 补 牢 二、在正确的读音上画上“√”。 1.为防止羊逃跑,农夫做了一个圆圈 形的羊圈 。 。 2.国王的王冠上有一颗大钻 石,这是他的臣民钻 进山洞里挖出来的。 3.新来的街坊 会做豆腐,所以立马开了一家磨坊 。 任务二:句子林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 ,“牢”的意思是 。 2.《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_ 。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 了,赶快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 ,认真改正,就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2.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为陈述句) 任务三:展示窗 五、我来说一说。 1.亡羊补牢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2.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做过“亡羊补牢”的事情呢?请说一说。 答案: 一、 窟窿 寓言 亡羊补牢 二、 三、1.丢失 指羊圈 2.不以为然 后悔 把羊圈修好 丢过 接受意见 不算晚 四、1.羊圈被他修得结结实实的。 2.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五、1.亡羊补牢的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2.闹钟坏了,结果上课迟到了。下午放学后我赶紧把它拿去修,后来再也没迟到过。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科书 书 名:统编义务教育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4.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课前学习任务1.通过预习课文,我认识了生字____________,并且记住了__________。我是用____________方法记住字形的,可以供大家学习。 2.我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几个不理解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我是通过 _____________的方法解决的。 3.我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事是: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一读: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2.二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3.三圈:圈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4.四说:说一说《亡羊补牢》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习任务二】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想一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让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推荐的学习资源1. 小学语文教师 2. 我在小学教语文 3. 统编语文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学习任务单.docx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学设计.docx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