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导入新课运用你的经验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对汉字的书写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中的“格”?规格、方式法规3.2青春有格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政治认同: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引导学生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增强学生社会公德修养。法治观念:养成自律青春期的生活态度,学会遵纪守法,维护自己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 ,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核心素养目标录目01什么是行己有耻0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03如何提高辨别“耻”的能力04什么是止于至善0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06榜样的作用有哪些一、行己有耻孔子:“行己有耻”。思考:1.“行己有耻”的含义 p28“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如何做到“行己有耻”?“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就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在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孔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可耻的行为,不应该去做?乱闯红灯插队随地吐痰抄袭乱丢垃圾作弊校园霸凌景区乱涂乱画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视频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怎样做到“行己有耻”小明的日记2:今天我看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行为让我知道了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抵制不良诱惑沉迷网络游戏手机成瘾赌博不劳而获的金钱不良书刊毒品④“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图片说明了什么?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3.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二、止于至善—— 曾子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大学》“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①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1.“止于至善”的含义?笔记区①每个人都可以从 点滴小事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从这些小事中,你有何启示 礼貌待师 同学间相互帮助 给老人让座 孝顺父母知识理解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你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什么?他/她给了你怎样的力量?网络中的正能量支付宝客服调研显示,当接到支付宝反诈骗热线时,有三成年轻人不听劝,继续向诈骗犯进行转账,支付宝便推出了“叫醒热线”功能,当智能安全系统识别到交易存在风险时,会立马中止交易,同时会主动致电用户。但这个功能的效果还不够。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中国警察网联合支付宝共同推出“叫醒计划”,给即将受骗的年轻人打电话进行人工提醒,直到用户听劝为止。面向全网征集公益叫醒官,撒贝宁便是首位支付宝公益叫醒官。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美好。笔记区3.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意义)2、止于至善的要求: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阅读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杨震的行为?从这则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慎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2、止于至善的要求:场景一:上学途中,小明和同学边走边说:“马上要迟到了,快点快点”,在学校门前的红绿灯路口,当他们准备过马路时,红灯亮起来了……场景二:数学课上,老师表扬小明考了第一名,卷子发下来,小明发现老师给他多算了2分,下课后小明……场景三:小明周末去看电影,他在电影院的洗手间里发现了一个手提袋,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有手机和钱包,“哇!”小明脱口而出,他拉上手提包就……自省慎独 守善心活动:生活演播·思慎独根据以上生活场景,小组合作续演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故事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指修身,是“止于至善”的前提和根本;但“止于至善”是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两者并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2. 止于至善的要求/怎么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行己有耻含义: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要求: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增强自控力止于至善含义: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要求:从小事做起寻找榜样自省、慎独3.2青春有格作用和要求作用课堂练习1.“慎独”的意思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和良心的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这要求我们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②敞开心扉,开放自我,广交朋友 ③检视自身不足,积极调整自己 ④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C2. 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①要学会“慎独”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