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表格式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表格式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单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1.联系学过的课文,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学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课前学习任务
1.回顾《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回顾《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联系所学课文,交流、总结写文章抒发真情实感的方法。 【学习任务二】
体会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学习任务三】
选择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推荐的学习资源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进一步感受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表达方式。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业练习
1.完成并修改自己“初试身手”的片段练习。 2.尝试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情境,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3.写完后,可以与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参考答案: 范文:情境——弹琴 练琴!练琴!一遍又一遍地练琴!真无聊!我坐在钢琴架前,偷偷瞥了爸妈一眼,不由懊恼地长叹了一口气。瞧,这僵硬的手指似乎在和我作对,一会儿不情愿地往左蹦一蹦,一会儿不耐烦地往右跳一跳。黑白键瞪大眼睛怒视着我,抖动着身躯,呀呀作响。沉重的琴声回荡在整个客厅。忽而,“你在干什么呢!”一声怒吼从身后传来。我顿时觉得脊背发凉,连忙挺直腰背,慌慌忙忙加快了手指的跳动。咚咚咚的琴键声愈发刺耳了!
评价标准: 类别评价内容星级书写字迹工整,页面整洁,无错别字☆☆☆☆☆☆语言语言流畅,标点正确,前后连贯,过渡自然☆☆☆☆☆☆内容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写情境中的事物☆☆☆☆☆☆灵活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达真情实感☆☆☆☆☆☆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联系学过的课文,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学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系学过的课文,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学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教学难点: 通过回忆所学课文,学会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总结抒发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文本回顾,重温写法。 1.创设情境,谈“真情实感”。 师:亲爱的同学们,学校举办的“作文新秀”大赛拉开帷幕啦!这次主题是围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展开的作文比赛,饱读诗书的你不妨大胆一试吧!争取成为十佳小作家称号。师:怎样才能真实地把情感表达好,先让我们沿着文化的长河,追寻前人的踪迹,去聆听先贤的教诲! 师:看,从诗经、楚辞到诸子散文、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人墨客们都用文字抒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是这样说的—— 课件出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如元九书》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文心雕龙》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 师:这些句子都在告诉我们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 回顾前文,得抒情方法。 师:文化的熏陶给予我们创作的启迪,在阅读中的情感共鸣力,更是一位优秀小作家不可或缺的能力。 师:通过对《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学习,请你按下暂停键,想一想,说一说,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交流。 师:这两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匆匆》通过一连串的问句,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那个星期天》更多地将情感融入到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出来。 出示: 直接抒情: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情感。 间接抒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随着叙述自然而然的表露情感。 师:通过对文章的再次品读,我们知道了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进行直接抒情。二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随着叙述自然而然的表露情感,进行间接抒情。 师:同学们,那怎样才能自如地直接或者间接抒发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匆匆》一文中作者抒发情感的做法。 出示: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看,这段话中,朱自清先生不停地设问、追问、连问,直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加强了读者的代入感,这样就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出示: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师:我们继续看《那个星期天》中的这段话,运用一系列的举动,展示了“我”等待母亲买菜回来时,一个人艰难打发时间的情形——跳方砖,跳房子,看着天,看着云,弄蚁穴,翻画报,想象画报女孩及她们的家。作者把自己的焦急、孤独与无聊都融入到了一件又一件的叙事中。又通过空落落的院子的环境烘托,把这种失落之情融入到了写景中。 师:同学们,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中,感受人物的真情实感,多么难得呀。不同的情境,体会不同的情感。 情境支架,过渡运用 师:同学们,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中,感受人物的真情实感,多么难得呀。不同的情境,体会不同的情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的。 师:请大家一起来看这样的情境,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出示文字,学生朗读: 情境一: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师:此时的你,相信一定能发现,小作者的心情是极好的,因为妈妈满足了他的愿望,小作者看周围的事物也不自觉得带上了主观色彩。请你带着高兴\欢乐的心情读一读这段话吧。 出示文字,学生朗读: 情境二:打篮球的时候,我有几个得分好机会没把握住,结果我们输给了二班。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师:输了球赛,所以小作者很懊恼,周围的一切也如同他的心情一样变得缺乏活力。请你试着用懊恼的心情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小作者当时的心境。 师:同样写路旁的花儿,树上的小鸟,作者心情是不同的,对事物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同学们,以不同的心情来看同样的景物,感受就会不同。因此,人物的心情可以通过景物描写间接表达出来,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师:小作家们,请按下暂停键,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两段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变化。 出示: 1.破旧的小屋里昏昏暗暗,死气沉沉的。打开灯,油腻腻的桌子在浑浊的灯光下更加破旧,几只大苍蝇懒洋洋地躺在桌面上,好像被桌上的脏油粘住了腿。 2.江南三月,杏花如雪,江水如歌,些许的微雨湿润了青石板路。满目都是嫩绿的春色。 学生自由朗读。 师:相信你们很快发现,同样是写三月的江南,第一段景物描写是冷清的,表达了孤寂的心情。第二段景物描写是鲜明的,表达了愉悦的心情。 师:借助景物描写,把情感寄托在景物中,烘托人物心情,景生情,情寄于景,情景交融,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图文支架,及时巩固 师:小作家们,现在,我们开始要动笔试试身手了,请你从课文提示的情境中选择其中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在动笔之前,老师这里有两个小建议: 出示: 一是注意审题,确立好一个情境; 二是打开思路,选择不同心情构思,充分表达情感。 学生书写。 师:同学们,是不是都完成初步的创作了。想让自己成为“最善长抒发真情实感”的小作家,我们需要反复的修改自己的创作,不断地打磨。我们先来看这位小作者用景物表达两种不同心情的小巷片段。 出示: 每天都会路过这条小巷。但是今天,我突然觉得小巷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崭新的水泥路,光彩异常,好像为了庆祝我而穿上了新衣。两旁长在花盆里的小花小草也低下了头,在向我行礼道贺。我兴奋得又蹦又跳,欢快极了。 师:请大家思考,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般兴奋? 师:可能是考试得了满分,也可能是比赛获得殊荣,还可能是受到表扬。美好的心情下,一切的景物都随着欢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师:当小作者心情不好的时候,看—— 出示: 走在小巷的水泥路上,陈旧水泥路破败不堪,走起来坑坑洼洼,一点也不平整。两旁的小花小草低头不语,仿佛在嘲笑我的失败。脚步变得特别沉重,时不时飞来的蝴蝶都用厌恶的眼神看着我。 师:此时的小作者“可能因为考试考砸了、和朋友吵架了、被老师批评了,心情糟透了。看到小巷一切的景物都是那么索然无味。 师:同学们,同样写小巷,同样写路、花、草,作者心情不同,感受完全不一样。确定心情好或不好的原因之后,如果你来修改这两个段落,想一想,小巷周围还可以有些什么来增强心情变化呢? 学生思考、交流。 出示: 1.看到房子、小草、野花、天空、小狗小猫、灯光…… 2.听到儿童的嬉笑声、小巷深处传来吆喝声、转角处的犬吠猫叫声…… 3.闻到花草香、饭菜香…… 师:我们可能会看到房子、小草、野花、天空、灯光,或许会听到儿童的嬉笑声、小巷深处传来吆喝声、转角处的犬吠猫叫声,甚至会闻到桂花香、青草香、从厨房飘出的饭菜香。随着不同的心情变化不同的景物。 师:我们还可以为小巷设立一个时间,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两段文字做这样的修改—— 出示文字,学生朗读: 这条小巷,我每天放学都会路过。但是今天,我突然觉得小巷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崭新的水泥路,光彩异常,好像为了庆祝我而穿上了新衣。两旁长在花盆里的小花小草也低下了头,在向我行礼道贺。我兴奋得又蹦又跳,欢快极了。小巷里传来吆喝声,家家户户的切菜做饭声,听起来特别美妙,与转角处小猫的嗲嗲声配合的如交响乐一般。前面阿婆家飘出来的饭菜香,轻轻一舒,充满我的整个鼻子,一下子进入甜甜的喉咙中。 傍晚,我走在小巷的水泥路上,夕阳落在水泥路上,显得那么破败不堪,到处是坑坑洼洼,一点也不好走。两旁的小花小草低头不语,仿佛在嘲笑我的失败。脚步变得特别沉重,时不时飞来的蝴蝶都用厌恶的眼神看着我。听到家家户户传来的切菜做饭声,那么刺耳,转角处小猫的乱叫声特别心烦意乱。前面阿婆加家飘来的饭菜香闻之欲呕。 师:同学们,现在确定好这些信息之后,请按下暂停键,试着去修改修改自己创作的那段话吧! 学生整合修改小练笔。 师:想必大家已经完成修改了,老师这里有一份文稿评价表,请你自己对照评价,进行自我评星。 出示: 文稿评价表 依据评价内容星级根据状态是否让人感受到心情的“好”与“不好”☆☆☆☆☆☆根据情境是否借助叙事、景物等表达真情实感,或直接抒情☆☆☆☆☆☆
师:同学们,如果你已修缮完佳作,勇敢地寄出你的作品,向大赛投稿,可能你就是那一个“最善长抒发真情实感”的小作家呢! 四、课堂总结,回顾方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同学们,情随景生,景随情移。同一个环境里,心情不同,眼里的景物及周边氛围也会有所不同。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巧妙地运用多种情感表达方式,抓住景物的特征,增强描写的感染力,从而有力地突出人物的心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