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4.16《大家一起来合作》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4.16《大家一起来合作》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家一起来合作》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发现自我及同伴的优点与长处,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养成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的习惯。
道德修养:掌握进行分工配合、齐心协力达成目标的有效合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善于合作的能力,感受与同伴友好交往和一起成长的快乐。
责任意识: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知道合作是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共同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理解合作的意义,乐于在生活和学习中与人合作。
健全人格:通过游戏活动,了解合作的概念与价值,学会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知道合作会让生活更美好。
法治意识:通过回望生活,发现生活离不开合作,感知合作是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共同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话题一 “有人帮,不一样”和“生活中的合作”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以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合作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标准强调培养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合作。
为了追寻真实的品德课,我在教学本课时做了以下探索与尝试。
第一,真实的动机源自真实的需要。学生是否产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真实的学习动机。教学伊始,通过邀请个别学生参与“贴鼻子”游戏,让大家共同感受一个人是难以完成任务的。那么,怎样才能完成任务呢 游戏中,学生生成了真实的游戏需要,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解决的方案。当两个学生配合,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后,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生活中也有许多事仅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但可以通过合作完成。真实的生活需要促进了学习动机的产生,让本课的学习悄然发生。
第二,真实的体验源自真实的实践。一 年级学生的阅历有限, 很多道德认知与体验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前后对比的两组体验活动。通过对比,使其自然理解合作的内涵与意义,发现生活离不开合作。在学习合作的方法与技巧环节,开展记数字游戏,第一轮游戏不给学生指导,挫败感促使学生反思原因,寻找策略。第二轮游戏的成功与之前形成鲜明的情绪体验对比,深化了学生对合作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学习了合作的技巧。
第三,真实的经验源自真实的生活。一年级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在生活中也曾有过一些与人合作的经历,引导他们说说曾经有过的那些合作,是怎么进行的,结果怎样,有什么....让他们在这些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提升合作的经验与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