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明代诗人 写的 中的诗句,诗中“清白”的意思是 诗人以 作比,表达了自己 的高尚品格。 2.《竹石》中,最能表现竹子精神品格的一个词语是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句中的“任尔”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二、阅读《竹石》,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联系上下文,下列词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立根:扎根 B.坚劲:坚韧,刚劲 C.任:任何 2.联系诗句,想象竹子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困难。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表面写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经得起“千磨万击”,实则表达了一种 的人格品质。 4.“梅兰竹菊”四君子彰显了各种不同的高洁品格,历代文人雅士都对它们颇为喜爱:王安石赞颂梅花傲然绽放:“ , ”;元稹的一句“不是花中偏爱菊, ”表现出的是诗人对菊花不畏严霜坚强品格的赞赏。 三、查找积累“咏物诗” 1.古诗三首都是咏物诗,咏物诗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托物言志,请你课外查找其它咏物诗,借助相关资料,读懂诗人想借这个事物表达怎样的志向或品格? 参考答案: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 《石灰吟》 高尚的节操 石灰 不畏艰难、坚贞不屈、清廉正直 坚劲 任凭 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不拔,任凭东西南北的风呼啸也不动摇。 阅读《竹石》,完成练习。 C 扎根困难 养分不足 风吹雨打(想象符合诗句意思即可) 拟人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此花开尽更无花 查找积累“咏物诗” 1.略 (要求查找的古诗是一首明显的咏物诗,能搜集资料,联系诗人生平,古诗的创作背景等,理解古诗表达的志向)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石灰吟》《竹石》,会正确书写“锤、凿、焚”三个字。 2.能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想象和相关资料体会石灰、竹石的精神品格。 3.自主查找资料,借助相关资料,联系作者生平,体会诗人的人格志向。 4.体会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借助资料,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与竹石的精神品格。2. 查阅资料,联系作者生平,体会诗人于谦和郑燮的人格志向。教学难点: 1. 联系作者生平,体会诗人于谦和郑燮的人格志向。教学过程复习《马诗》,梳理学法 背诵《马诗》,说说我们是怎么体会马的品格与诗人的志向的。 小结学习方法: 抓关键词,借助资料想象,感受事物的品格。 借助资料,联系诗人生平,深入感受诗人志向。 抓关键词,体会品格 用这样的方法,默读《石灰吟》《竹石》,找找石灰、竹石品格精神的词语,可以借助你搜集到的资料深入理解,并小组内交流,完成任务一。 反馈交流: 《石灰吟》汇报 学生自主理解感受。 (适时补充教学“锤”“凿”两个生字,图片释义,指导书写,感受千锤万凿:这个词是写石灰石开采的过程,出示石灰岩山和锤凿工具,联系这个词语,谈谈感受。石灰石要靠锤子一锤子一锤子地敲碎、凿子凿击,多么艰难、不易。) 2)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展示石灰炼制的过程资料,结合诗句加深感受。 古时候人们将含有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弄成比较小的块,在石灰窑里先加木柴,然后在上面添加一层石块,再加木柴,再加石块,根据窑的大小高矮如此反复几层。点火煅烧,一般温度要到1000摄氏度以上,要煅烧一周时间。烧到石灰岩里面的二氧化碳排出,就是生石灰了。石灰使用时,生石灰加水,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俗称熟化,熟化后的石灰浆就是熟石灰,就可以运用在刷墙等上面了。 3)清白 洁白的石灰可以用在哪里呢?出示各种图片,了解石灰的功用,感受石灰的为人服务,无私奉献。 《竹石》汇报 学生抓住“咬定、千磨万击、坚劲、东西南北风”等词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适当引导:竹子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破岩”中的竹子与山林泥土中的竹子相比较,他将面对哪些更艰难的恶劣环境?联系生活和诗句想象?(缺少更多的营养、水分,扎根更难、风吹雨打更容易折断或吹倒……) 我们看看郑燮画中的竹(出示郑燮的竹石图数幅)这些竹子怎么样?(笔直挺立,虽清瘦但有筋骨,给人坚强的感觉) 诗句中有个词能体现这种品格特点——坚劲,换个与它意思差不多的词,可以是——坚韧 坚定 坚强,刚劲,强劲。 诗题关键词事物品格特点所言志向或人格品质《马诗》大漠 燕山 钩 金络脑 快走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清白不畏艰难 坚强坚韧 不怕牺牲 无私奉献《竹石》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东西南北风坚韧不拔 坚定 刚劲诵诗歌,赞品格。 两种事物,有着很多相同的品格,班级如果开展一次诵读比赛,怎么诵,才能诵读石灰与竹石的品格呢?自己诵读。抽生朗诵。 联系生平,感悟志向 李贺借马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在《石灰吟》和《竹石》中,两位诗人分别又想表达什么志向或人格品质呢?要探寻这个问题,得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再结合诗句内容,相信你们会有感悟。 学生自读资料,感受品悟。(资料见附页) 感受于谦的人格志向 通过阅读《石灰吟》的创作背景,感受于谦立志要做坚贞不屈、清廉正直的人。 通过阅读《两袖清风》的故事,感受于谦对“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践行,感受于谦清廉爱民,不畏权势的品格。 从北京保卫战这个故事中,又感受到了于谦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这是对它“粉骨碎身浑不怕”的精神实践。 (4)视频回顾于谦的生命中的精彩瞬间,如果我们是大明的王朝的百姓、朝廷重臣、将士、甚至是大明皇帝……选择一个角色,你想对于谦说什么? (5)少年时的志向,于谦用一生的行动去践行,让我们捧起书,用最真的情来歌咏这位历史的英雄。(朗诵) 感受郑燮的人格志向 联系郑燮的生平资料聊聊《竹石》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志向? 重点引导“东西南风”从郑燮的生活环境来看,你觉得是任凭什么?(任凭生活的挫折困难,任凭官场的贪官豪绅怎么陷害“我”,都休想把握击倒)这是郑燮的坚劲。 郑燮,当着官却卖着画,补给家用,他是它的干净、清廉。 诗题关键词事物品格特点所言志向或人格品质《马诗》大漠 燕山钩 金络脑 快走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石灰吟》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清白不畏艰难 坚强坚韧 不怕牺牲 无私奉献坚贞不屈 不怕牺牲 清正廉明《竹石》坚劲坚韧不拔 坚定 刚劲刚正不阿 意志坚定 铁骨铮铮 清正廉明声声诵读颂英雄。 三首诗,歌咏三种不同的事物,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人格,我们看到了想建功立业的李贺,看到了清正廉明、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于谦和郑燮,让我们用饱满的情感,来一次诵读,赞颂历史英雄,让这种民族气节留存于心。 朗诵结课。附资料:《石灰吟》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两袖清风的故事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勾结内外贪官污吏,卖官爵,作威作福。慑于他的势力,朝廷大臣对他俯首帖耳,地方官员每次进京也都馈送重金厚礼,只有于谦一身正气,不随波逐流。好心人怕他遭殃,劝他:“你不带金银进京,也该带点土特产送一送!”他举起袖子笑了笑:“谁说我没带东西?你看,这不是两袖清风吗?”于谦随即写了《入京》 一诗,以明自己廉洁自守的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话短长。”诗中的“清风两袖朝天去”一句,特别受人赞颂,“两袖清风”一词也用来形容为官清廉的官吏,流传至今。于谦勤政爱民,功高不居,清正节俭,《明史》曾赞扬他:“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北京保卫战: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明英宗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野极力劝谏,但明英宗不听。邝野跟随明英宗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侍讲徐珵(即徐有贞)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求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依次经营筹划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经过将士们的殊死奋战,终于打败也先,保卫了大明王朝。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石灰吟》《竹石》,会正确书写“锤、凿、焚”三个字。 2. 能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想象和相关资料体会石灰、竹石的精神品格。 3. 自主查找资料,借助相关资料,联系作者生平,体会诗人的人格志向。 4. 体会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课前学习任务1.查阅于谦、郑燮的生平经历,了解《石灰吟》写作背景。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 默读《石灰吟》《竹石》,抓关键词,感受到石灰、竹石品格精神,完成表格。 诗题关键词事物品格特点志向或人格品质《马诗》大漠 燕山 钩 金络脑 快走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 《竹石》【学习任务二】 阅读资料,借助资料和诗句,体会《石灰吟》《竹石》中作者的志向和人格品质。 诗题关键词事物品格特点志向或人格品质《马诗》大漠 燕山 钩 金络脑 快走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 《竹石》【学习任务三】 声声诵读颂英雄,有感情朗诵或背诵《古诗三首》。推荐的学习资源1.阅读《题菊花》等咏物诗,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想想诗人所表达的志向或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古诗三首(《马诗》等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docx 10古诗三首(《马诗》等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10古诗三首(《马诗》等三首)第二课时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