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4.15《坚持就会有收获》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4.15《坚持就会有收获》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坚持就会有收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责任意识:认识到遇到困难要不气馁、不放弃,勇敢克服困难、坚持下去才能实现目标。学会发现坚持的方法,并落实到行动中,初步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健全人格:观看故事、交流展示等方式认识到坚持不仅可以获得好的结果,还能收获快乐和自信,获得成长,并懂得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话题一“我们都坚持过”和“坚持的收获”教学反思:
我上《坚持就会有收获》这一课,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教育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力求教学有实效,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1.聚焦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理念,即将儿童生活过程中真实而普通的成长事件作为教学的主体资源。强调引导孩子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坚持“从本班儿童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的体验与对自己生活世界的反思进行道德学习,实现自主建构。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感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为期一周的课前颠乒乓球活动。学生每天练习,并记录最多颠球个数。通过观察记录卡上数字的变化,知道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长期坚持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和感受了坚持带来的变化,丰富了道德认知,提升了对坚持这种良好品质的认识与了解。
2.引导学生在回望中生成德性
回望,是一种精神的反刍,是引导学生在回望中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意蕴,实现人与生活世界的精神认同、合一和成长。让学生在回望中生成德性是本课程的意义之所在,
如在“坚持的收获”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经历过哪些坚持,有什么样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在学习、兴趣、运动、劳技、做人等方面的坚持,以及由这些坚持带来的成长和愉悦,都是他们日常过的生活、但在过的时候学生不一定有文化和道德的意识,通过课堂上的回望,引导学生在这个意义层面上去理解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在回望有道德的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但我感觉,课堂上可以解决观念的问题,对如何坚持下去的方法,学生还需要更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