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相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形成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道德修养:探究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特点和价值。
健全人格:通过自主收集整理资料以及填写调查表,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责任意识:热爱家乡,愿意关心家乡独特的节日风俗活动。
话题二“奇妙的节日风俗”教学反思:
本课时学习围绕“奇妙的节日风俗”这个话题展开的,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我国共同节日和当地特有节日风俗的基础上,探究这些节日风俗的由来、文化价值和时代内涵等。教师可以从节日风俗的细节入手,挖掘其文化底蕴。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的节日怎么过,有哪些有意思的好玩的地方学生们并不清楚,当我将端午节作为例子并且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吃上入手,学生们的兴趣还是比较高涨的,端午节不仅可以吃粽子,比如在传统过法中吃大蒜、吃鸡蛋这些习俗孩子们都不知道,而且南方北方不同的习俗、每一项习俗所代表的意义等等都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所以说学生不是不喜欢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关键是让学生怎样去喜欢。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布置学生书写对过节中一些风俗习惯的了解。
加强尊重不同生活方式的教育。在“奇妙的节日风俗中,教材不仅呈现了各地不同的风俗,而且还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风俗。通过了解各地不同的风俗,学生加深了对风俗地域性、多样性的认识。因此,建议有意识渗透尊重不同风俗习惯的教育。
这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我在这节课中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询问长辈、看影视片、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在学习本单元第一个活动提示时,我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并及时梳理学生所整理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线上教学有效整合。
在课前准备时,让孩子搜集资料的同时,我也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每个孩子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