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到风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道德修养: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回答,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责任意识:通过探究“十二生肖”,感受风俗具有丰富的内涵,知道“十二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进而产生热爱中国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
话题一“风俗就在我身边”教学反思:
1.优化课堂结构,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学内容主次分明,重难点把握得当,活动设计儿童化,重视“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培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合作,提升综合素养。
2.教学形式多样化,“玩转”课堂。通过视频、猜谜语等方式引人风俗话题,让学生分组探究,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积极,分享彼此了解的风俗,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这种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课堂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3.重温经典,感念“孝”的字义。通过诵读和学习《弟子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本课教学有几个地方值得借鉴:
第一,能够紧扣教学目标,立足学生实际有层次地展开教学。
第二,教学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提升教学活动的童趣上花了心思。
第三,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良风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和分析《弟子规》相关内容,有意识地加强了传统美德教育。
本课教学还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比如,可进一步丰富有关尊老爱幼风俗的事例,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相关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等, 这样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