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草船借箭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dù jì wěi tuō 周瑜( )诸葛亮的才干,借公事之名( )他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接受了任务, jūn lìng zhuàng tàn tìng 并立下了( ),答应三天就造好。周瑜很疑惑,就派鲁肃去( )消息。 bù zhì diào dù 诸葛亮将计就计,请鲁肃帮忙( )好二十条快船,供他( )。 2.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按事情发展顺序填一填。 (2)“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结合课文,写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 选择课文中的人物,仿照示例填一填。 人物读课文前, 我对他的了解读课文后,我对他 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后,我又了解了 他的其他故事诸葛亮足智多谋不仅足智多谋,还顾全大局七擒孟获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和同学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参考答案: 妒忌 委托 军令状 探听 布置 调度 2.(1) (2) 3. 人物读课文前, 我对他的了解读课文后,我对他 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后,我又了解了 他的其他故事诸葛亮足智多谋不仅足智多谋,还顾全大局七擒孟获周瑜聪明虽然聪明,但心胸狭窄火烧赤壁4.略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草船借箭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关联多处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鲜明的人物特点。 3.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关联多处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内心,能感受鲜明的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1.能关联多处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鲜明的人物特点。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走进古典名著 1.观察与发现 学习单元篇章页,发现诗中包含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生分享分享阅读感受。 2.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揭示课题 2.交流预习 (1)交代背景: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2)梳理人物: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的身份是什么呢?(相机正音并理解“都督”) (3)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三、聚焦词句,感受人物特点 聚焦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习活动: (1)划一划:默读课文3-9自然段,用“——”划出诸葛亮语言的句子。 (2)想一想: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语言背后诸葛亮的想法。 (3)写一写:选择一处,把想法写下来。 2.交流汇报 (1)体会“识人心” ①抓“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体会诸葛亮识鲁肃的心。 ②抓“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体会诸葛亮识周瑜的心。 ③抓“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体会诸葛亮识曹操的心。 ④补充资料:《从诸葛亮的笑中见其睿智》包育德 ⑤朗读指导 (2)体会“晓地理” 1.学习活动: (1)填一填:默读6--9自然段,完成借箭框架图。 (2)讲一讲:借助框架图,讲一讲借箭的经过。 (3)想一想:联系上下文思考诸葛亮每一步的背后,分别是怎么想的。 2.交流汇报 (1)梳理框架图 绳索连船——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调转船头——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谢箭回营 (2)交流诸葛亮的想法 预设1:诸葛亮用绳索连船,肯定是为了防止船在大雾天气散开;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可以增加船受箭的面积,借到尽量多的箭。 预设2:诸葛亮下令让军士擂鼓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让曹操觉得进攻的军士人数众多,不敢贸然出来应战;而调转船头,是为了两面受箭,在保持船体平衡的同时,借到更多的箭。 预设3:联系下文“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可以知道诸葛亮把作战双方的地理位置,水流方向都考虑进去了,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3)体会“知天文” ①诸葛亮为何要等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借箭? 预设:诸葛亮早就算准了第三天有大雾。从立下军令状说“只要三天”“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等地方就可以读出来。 2.小结: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这种智慧就叫——神机妙算。 四、对比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课后“阅读链接”与课文对比阅读 (1)发现对应自然段 (2)发现内容写法上的不同 2.出示阅读古典名著锦囊,激发阅读兴趣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草船借箭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 学会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关联快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掌握一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课前学习任务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理解难懂的词意。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梳理故事中的人物,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 1.划一划:默读课文3-9自然段,用“——”划出诸葛亮语言的句子。 2.想一想: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语言背后诸葛亮的想法。 3.写一写:选择一处,把想法写下来。 【学习任务二】 1.填一填:默读6--9自然段,完成借箭框架图。 2.讲一讲:借助框架图,讲一讲借箭的经过。 3.想一想:联系上下文思考诸葛亮每一步的背后,分别是怎么想的。推荐的学习资源1. 《从诸葛亮的笑中见其睿智》包育德 2.《三国演义》原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草船借箭学习任务单.docx 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 5草船借箭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