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4.12《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4.12《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各种调查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
道德修养: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健全人格:能够撰写一份关于家乡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责任意识:培养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感。
话题一“家乡的发展”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家乡的发展
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导入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的兴趣。教师课前准备较为充足的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如何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活动方案,并分组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以备课上汇报、交流。通过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培养他们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引导学生聚焦物质生活条件,从家乡看得见、体会得到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以赵东阳和奶奶一起看老照片为例,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1.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赵东阳和奶奶看老照片的情境设计为教学导入活动,也可以将此拓展,设计“看看家乡的老照片”的活动。
教师可以出示多幅老照片,让学生先猜猜老照片展现的是家乡的哪个地方,接着出示同一地方当前的照片,通过竞猜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教师还可以和下一页的调查活动结合起来设计教学导入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我眼中的家乡发展”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采访长辈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调查活动,从实际生活中了解和感受家乡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方案1”以收集材料、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生活服务设施的变化来感知家乡的发展。教材中的图片和留白旨在从调查对象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1.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调查对象、调查方式,如可从公园、图书馆、体育馆、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设施作为调查对象,并针对调查对象的特点,选取相应的调查方式。
2.在引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时,教师还应启发学生思考具体的调查内容。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在调查时注意安全,必要时请家长协助等。
“方案2”引导学生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教育方面的发展。教材设计了采访对象、采访内容的范例,以此启发学生设计自己的采访方案。
1.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采访的内容,如祖辈和父辈上学的年龄、学校基本情况、学习的课程等。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明确采访目的,即从对祖辈和父辈受教育情况的采访中感受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2.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比如,确定采访的时间和对象,选取合适的记录工具,收集有用的实物(如祖辈和父辈上学时用过的教科书、文具等)。
“方案3”引导学生以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教材呈现了参观、采访后撰写调查报告的范例,以此引导学生确定参观、采访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形容一下”环节是本课内容的总结,引导学生从正面描述家乡的发展,表达对家乡发展变化的整体感受,增进对家乡发展变化的情感认同。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参观、采访活动的方案,明确活动目的,确定参观、采访的具体内容,并提醒他们注意相关事项,如活动的具体安排、活动分工及安全问题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