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三课时教学反思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法治观念:认识到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健全人格:懂得传承抗战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志向。话题三“中流砥柱”教学反思:第三个话题“中流砥柱”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1.课前让学生根据活动园的提示,查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资料,了解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的担当。引导学生从抗战歌曲、电影、纪录片中了解游击战在抗战中的重大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挥的重要作用。2.让学生了解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出示教材中《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南泥湾,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八路军战士要垦荒”“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抗战到底的”等问题。阅读角内容可与现实生活中的红色旅游相联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今天人们会前往延安参观、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延安在抗战中的“灯塔”作用。欣赏歌曲《南泥湾》,想象当时的生产情境,理解共产党人乐观向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3.启发学生结合收集到的有关抗战胜利的资料思考“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使学生认识到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发奋读书建设国家的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课时从现实生活入手,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线索,走进历史,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一步认识伟大的抗战精神。首先呈现纪念馆的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馆内的重要展览内容——中流砥柱,提出核心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理解“中流砥柱”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要点,以纪念馆中的相关展品及图片为线索,进一步提问“抗战遇到了什么困难,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主张并促成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是中国抗日战争正确方略的制定者和引领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有效消耗了日军的力量,在战略上牢牢牵制了侵华日军;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生存遭遇危机时进行大生产运动,坚持抗战。由此,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展现出的抗战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