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件(共32张PPT)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件(共32张PPT)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哪些属于原核生物,哪些属于真核生物?
2、蓝细菌包括哪些?为什么说蓝细菌是自养型生物?
3、细菌的代谢类型是?如何判断是细菌?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课前背诵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问题探讨
元素 地壳 细胞
O 48.60 65.0
Si 26.30 极少★
C 0.087 18.0
N 0.03 3.0
H 0.76 10.0
生物界和自然界
统一性
差异性
含量
种类
(1)细胞中元素根据含量分为: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C、H、O、N、P、S、K、Ca、Mg等
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如Fe、Mn、B、Zn、Mo、Cu等。
(谐音:铁猛碰新木桶)
思考一下:微量元素含量很少,是否意味着他们不重要?
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但其作用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
缺Fe:
人体患缺铁性贫血
缺B:
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
缺Zn:
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等
缺Mg:
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
缺Ca:
成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症;人血液中缺钙会出现抽搐现象
拓展延伸:元素缺乏与疾病的相关性总结
O>C>H>N
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
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
C>O>N>H
(2)根据作用不同

H O N
P S
K Ca Mg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大量元素
主要元素:这六种元素占人体细胞鲜重含量的97%以上
基本元素:无论是细胞鲜重还是细胞干重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最基本元素: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有机物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元素的存在形式: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物

无机盐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C、H、O
C、H、O、(N、P)
C、H、O、N、(S、Fe)
C、H、O、N、P
2.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细胞内含量最多化合物是什么?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探究
1.还原糖的检测:
还原糖的种类
原理
反应实质
试剂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
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
斐林
试剂
甲液:
乙液:
0.1g/mLNaOH
0.05g/mLCuSO4
等体积混合使用,现配现用。
还原糖将Cu2+还原,生成砖红色的Cu2O
甲液乙液等量混匀,现用现配
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思考: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唯一需要加热
1.还原糖的检测: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
2.脂肪的鉴定: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
(1)原理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2)选材
富含脂肪且色浅
花生种子: 富含脂肪且没有其他颜色干扰。
脂肪微粒
脂肪+苏丹IV染液→红色
取材:花生种子(实验前浸泡3-4h),去掉种皮,用刀片在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
选取最薄的薄片移至载玻片中央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
用吸水纸吸去染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
显微观察
现象
厚薄不均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洗去浮色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酒精,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至视野中央,后用高倍镜观察
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
(3)过程
3.蛋白质的检测: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
原理
材料
现象
试剂
两个及以上相邻肽键在碱性环境下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豆浆、鲜肝研磨液、鸡蛋清稀释液
双缩脲试剂
A:0.1g/mL的NaOH溶液 B:0.01g/ mL的CuSO4溶液
紫色
稀释10倍以上,否则实验后易黏附在试管壁上
双缩脲试剂是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因为其反应原理是具有两个或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所以要先营造一个碱性环境。
3.蛋白质的检测: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
还原糖的检测: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
甲液:
乙液:
0.1g/mLNaOH
0.05g/mLCuSO4
甲液、乙液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还原糖将Cu2+还原,生成砖红色的Cu2O
(50-65℃)
蓝色(Cu2+)
蛋白质的检测: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液:
B液:
0.1g/mLNaOH
0.01g/mLCuSO4
先A(1ml) 后B(4滴)
两个及以上相邻肽键在碱性环境下与Cu2+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蓝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质量浓度)
鉴定物质
添加顺 序方法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原理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0.1g/mLNaOH
0.05g/mLCuSO4
0.1g/mLNaOH
0.01g/mLCuSO4
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蛋白质
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注入
先加入A液摇匀,后加入B液摇匀
50-650C水浴加热
不加热
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蓝色→紫色
还原性糖+Cu(OH)2→Cu2O (砖红色沉淀)
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含两个以上肽键)+Cu2+→紫色络合物
课堂小结
几点易错提示
(1)唯一需要加热—— 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 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3)唯一需要显微镜—— 鉴定,实验中要用 ,其作用是 。
(4)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 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5)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非”,双缩脲试剂中的“脲”不可错写成“尿”。
还原糖
脂肪
50%的酒精溶液
洗去浮色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2.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 。
(3)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4)细胞内仅次于水的化合物 。
(5)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
(6)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7)三种有机化合物含量在细胞中的比例: 。
蛋白质>脂质>糖类


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1.判断题
①Ca、Mg、Fe、Mn、Cu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
②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代替。( )
③因为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O是最基本的元素。( )
④在沙漠植物仙人掌的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⑤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
⑥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O ,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
×
×
×
×

×
2.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的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表所示。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离子是( )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PO42- SO42- Zn2+
培养液浓度(mmol/L) 1 1 0.25 1 2 1 0.25 1
A.Ca2+ B.SO42- C.Zn2+ D.HPO42--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有B、Zn、Cu、Cl、Fe、Mo、Mn,大量元素有C、H、O、Mg、Ca、S、N、P、K。因此选项中的四种离子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是Zn2+。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3、图甲是细胞中化合物相对含量的扇形图,
图乙是人体细胞(干重)中元素相对含量的
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A、B依次是水、蛋白质,图乙中
a、b、c依次是C、O、N
B、图甲的A中含图乙中的a
C、地壳与人体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b,但不能说明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A是蛋白质
解析:A:图甲中的A是水,B是蛋白质,C是脂质;图乙中元素a,b,c依次是C、O、N,A正确;
B:A是水,而水中不含碳元素,B错误
C: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指的是细胞中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C正确
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正确
B
不同生物组织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有差别的
日常膳食做到不同食物的合理搭配
糖类 H2O 叶绿素
梨果实细胞
梨叶片细胞
①下列种子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是 ,
②含淀粉最丰富的是 ,
③ 含脂肪最丰富的是 。(玉米、油菜、大豆)
梨的果实和叶片的细胞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有什么明显的差距?






玉米
油菜
大豆
旁栏知识
1、生物界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是指?
2、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有哪些?
3、鲜重和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前四种元素排序?
4、还原糖的种类、鉴定原理、颜色变化?
课前背诵
还原糖的检测: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
甲液:
乙液:
0.1g/mLNaOH
0.05g/mLCuSO4
甲液、乙液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还原糖将Cu2+还原,生成砖红色的Cu2O
蔗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几丁质
(50-65℃)
蓝色(Cu2+)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
4.淀粉的检测:
(1)原理
选材制样
检测观察
+碘液
蓝色
淀粉
马铃薯制成匀浆
取匀浆2ml,加入2滴碘液摇匀,
若溶液变蓝,则证明有淀粉存在
思考讨论
1.还原糖检测注意事项
①为什么不能用马铃薯、甜菜和甘蔗做材料?
②为什么材料也不能用西瓜和血液等?
③斐林试剂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2.脂肪检测注意事项
①实验过程中50%酒精的作用是?
②有哪两种检测方法?
③该实验要加热吗?跟其他两个相比要额外用到哪种仪器?
非还原性糖
红色,颜色干扰
现配现用,等量混合
洗去浮色
组织样液和临时切片
不需要
显微镜
2.根据此要求,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选择和分类:
①苹果 ②花生种子 ③豆汁 ④梨 ⑤稀释鸡蛋清 ⑥甘蔗汁 
⑦马铃薯匀浆 ⑧芝麻种子 ⑨西瓜汁 ⑩花生种子匀浆
(1)适合还原糖检测的有 。
(2)适合脂肪检测的有 。
(3)适合蛋白质检测的有 。
(4)适合淀粉检测的有 。

①④
②⑩
③⑤
2.(2022·重庆高考)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如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B.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 mg/mL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错误;吸光值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故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斐林试剂的用量都有关,B错误;由表格内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葡萄糖含量在0.3~0.4 mg/mL之间,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生成的砖红色沉淀(Cu2O)越多,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游离的Cu2+越少),D正确。
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