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磁是什么素养目标1.知道磁体具有磁性。2.提高分析问题和应用思维的能力。◎重点:能探究磁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实验和抽象思维方法描述磁场的存在。【预习导学】对农民来讲,农作物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是很头疼的事情。但是这两种种子在外表面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的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够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现在,给你一些铁屑和一块磁铁,请你替农民把杂草种子从农作物种子中分离出来,请利用下面学习的知识提出你的办法。知识点1认识磁现象1.磁极:任何磁体都有 个磁极,它们分别叫作磁 极( 极)和磁 极( 极)。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3.磁化:把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 的过程叫磁化,如磁体吸引别针,别针又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别针被磁化了。能被磁化的物质叫铁磁性物质,如 等。·学习小助手·因磁体具有吸铁性,故仅靠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无法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答案】知识点一1.两 北 N 南 S2.排斥 吸引3.磁性 铁、钴、镍知识点2磁体的周围有什么1.磁场:磁体的周围确实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该物质为 ,磁体之间是通过该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2.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极指向。【答案】知识点二1.磁场2.N知识点3磁感线——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1.磁感线: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用 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2.在磁体 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发出,最后回到 。3.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上的箭头方向是由 指向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 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4.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 ;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其磁场越 。·学习小助手·学习磁场和磁感线要注意: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2. 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的前提是在磁体的外部,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是从S极指向N极的。【答案】知识点三1.带箭头的曲2.外 N极 S极3.N极 S极 切线4.强 弱知识点4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这个大磁体的N极在 附近,大磁体的S极在 附近。 ·学习小助手·地球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体,该条形磁体与地轴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称为磁偏角。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与验证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现象,比西欧记录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发现磁偏角早400年。对点自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②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③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④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A.只有②和③ B.只有①和②C.只有③和④ D.只有①和④【答案】知识点四地理南极 地理北极对点自测A【合作探究】任务驱动1探究磁体的性质(动手试试)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用磁体去靠近铁屑(或大头针),观察磁体吸引铁屑(或大头针)的数量情况。 按如图所示方式:先后将两个条形磁体的同名磁极相互靠近和异名磁极相互靠近。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学习小助手·磁体吸引铁屑时,将磁体用塑料薄膜包住,以免实验结束铁屑难以掉落。【答案】任务驱动一磁体两头吸引铁屑(或大头针)的数量最多,中间部位吸引铁屑(或大头针)的数量很少 同名磁极相互靠近时,两磁体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靠近时,两磁体相互吸引 说明磁体两极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任务驱动2探究磁体周围磁场分布利用条形磁体、蹄形磁体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并用磁感线将磁场的分布表示出来。实验方案:在如图(a)(b)(c)(d)所示摆放的磁体上放置一块薄玻璃板(水平放置),在薄玻璃板的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不要太多),然后轻轻地敲一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学习小助手·铁屑靠近磁体时,铁屑会被磁化,磁化后的铁屑相当于小磁针。由此在磁体周围撒一些铁屑,根据铁屑的排列显示出磁场分布情况。(a)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b)U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a) (b)(c)异名磁极相对情况下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d)同名磁极相对情况下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c) (d)磁场(磁感线)的分布特点:(1)任何两条磁感线都 (选填“相交”或“不相交”)。(2)磁场的分布呈轴对称。【答案】任务驱动二如图所示:不相交任务驱动3讨论磁体在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中的物理】中如何把杂草种子从农作物种子中分离出来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磁”的应用。【答案】任务驱动三1.答:利用杂草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够粘住铁屑,这样杂草种子就能够被磁铁吸引,而从农作物种子中分离出来。所以方法是把铁屑撒进种子中,搅拌后,再用磁铁把粘有铁屑的杂草种子吸引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