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说话时总是很轻声。小慧这样的声音,可以用科学词汇( )来描述。A.高 B.强 C.弱【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之分。小慧说话时总是很轻声。小慧这样的声音,可以用科学词汇“弱”来表示,声音弱表示说话音量小。2.(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因为( )。A.声音传到锣里面去了B.锣面的振动减慢了C.锣面停止振动了【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自然就听不到锣声了3.(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查阅资料发现,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这种方法的科学道理是( )。A.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一样快B.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这是因为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4.(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发现,高速公路与旁边的住宅之间,一般建有隔音屏障。这样,传到住宅的噪声会( )。A.减弱 B.增强 C.不增强也不减弱【答案】A【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屏障,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做了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它由音叉、气球皮、杯子、纸屑等组成(见右图)。这个模型中,模拟“鼓膜”的是( )。A.音叉 B.绷紧的气球皮 C.碎纸屑【答案】B【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这个模型中,模拟“鼓膜”的是绷紧的气球皮。在用气球皮模拟鼓膜振动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纸屑是为了看到气球膜在振动。6.(2024四上·福田期末)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小智加大敲击的力度,可以发现( )。A.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大B.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小C.纸屑跳动的幅度没有变化【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加大敲击的力度,可以发现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大,声音越强。7.(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用材质、厚薄都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片制作了一件乐器(如图),然后用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1号到7号铁片,它们发出的声音是( )。A.从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从弱到强【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铁片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铁片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因此,从1号到7号铁片,铁片的长度依次变短,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从低到高。8.(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B.橡皮筋越松,声音越高C.橡皮筋越紧,声音越强【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所以小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越紧,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9.(2024四上·福田期末)马车用马来拉动,小推车用人力来推动。小智认为这说明车的启动需要( )。A.动力 B.阻力 C.重力【答案】B【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一定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推车的动力是人的推力,马车的动力是马的拉力。小智认为这说明车的启动需要发动机提供的动力。10.(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发现,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 )。这个力叫反冲力。A.拉力 B.推力 C.阻力【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火箭、喷气式飞机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11.(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拉长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改变形状时产生了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A.重力 B.弹力 C.反冲力【答案】B【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小智拉长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改变形状时产生了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12.(2024四上·福田期末)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小慧发现:在限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当指针静止的时候,弹簧产生的弹力和拉弹簧的拉力相比较( )。A.两个力相等 B.弹力大 C.拉力大【答案】A【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特征制成的。当指针静止的时候,弹簧产生的弹力和拉弹簧的拉力相比较两个力相等,此时拉力等于弹力。13.(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知道力的单位是( ),用字母“N”表示。A.牛顿 B.克 C.千克【答案】A【知识点】力的概念【解析】【分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14.(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沿桌面拖动文具盒,感受到文具盒和桌面之间存在一种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A.反冲力 B.摩擦力 C.重力【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所以小慧沿桌面拖动文具盒,感受到文具盒和桌面之间存在一种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5.(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和小慧准备设计制作小车,第一步需要做的是( )。A.明确问题 B.实施方案 C.评估与改进【答案】A【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然后制定设计方案,第三步是制作,然后进行测试、评估。小智和小慧准备设计制作小车,第一步需要做的是明确问题。16.(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和小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珍贵,我们要拒绝高空抛物,避免造成伤害。高空抛物能伤人,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是因为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A.能量 B.声音 C.振动【答案】A【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高空抛物能伤人,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是因为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17.(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发现,人需要呼吸来维持生命活动,( )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A.肺 B.膈肌 C.气管【答案】A【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18.(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发现,自己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了。这是因为( )。A.要防止肺疲劳 B.让心脏获得休息 C.要获得更多的氧气【答案】C【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19.(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的肺活量是1200毫升,她想要增大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有效的方法是( )。A.坚持锻炼 B.多吃饭 C.多睡觉【答案】A【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小慧的肺活量是1200毫升,她想要增大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有效的方法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肺活量。20.(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将土豆、生菜等分为一类,牛肉、鱼等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 )。A.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B.按生吃和熟吃分类C.按主食和副食分类【答案】A【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食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分为植物性的素食和动物性的荤食,按照主副食我们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按照熟和生我们可以分为熟食和生食,给食物分类会方便对食物的研究。小智将土豆、生菜等分为一类,牛肉、鱼等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21.(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早餐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应该记录为吃了( )种食物。A.1 B.2 C.3【答案】C【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认识,小慧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为西红柿、鸡蛋和面条三种食物。22.(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发现,淀粉类食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A.米饭 B.肥肉 C.油麦菜【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淀粉属于糖类,主要来源:淀粉、米饭、面条等。肥肉含有脂肪,油麦菜含有维生素。23.(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吞咽饼干的时候,并没有喝水,也没有被噎到。这是因为在咀嚼时,( )将饼干浸湿、变软了。A.牙齿 B.舌 C.唾液【答案】C【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解析】【分析】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唾液将饼干浸湿、变软了,因此小慧没有被噎到。24.(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了解到吸收营养最主要的器官是( )。A.胃 B.小肠 C.大肠【答案】B【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胃的作用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研磨和消化。小肠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25.(2024四上·福田期末)经过学习,小智和小慧知道健康成长离不开食物中的营养,正确的做法是( )。A.每天进食越多越好,这样获得的营养也越多B.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吃C.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均衡【答案】C【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A:每天进食越多越好,这样获得的营养也越多,错误;饮食要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B: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吃,错误;要均衡饮食,不可以挑食偏食;C: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均衡,正确。二、推理判断题(下列推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6.(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在玻璃钟罩里悬吊一个闹铃,从外面可以听到闹铃声。抽走玻璃钟罩里的空气,外面就听不到闹铃声。松开阀门,让空气进入钟罩内,外面又能听到闹铃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周围的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但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玻璃钟罩里悬吊一个闹铃,从外面可以听到闹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时,玻璃罩内是(接近)真空的,虽然闹钟仍在响,却不能从玻璃罩传出来了,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27.(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用纸卷一个“喇叭”,模拟“耳郭”,用它听微弱的声音,觉得声音变强了,去掉“喇叭”,声音变弱了。这说明:耳郭有聚集声音的作用。( )【答案】正确【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耳廓的作用,故题干正确。28.(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这说明:钢尺声音的强弱与它的振动幅度有关系,用力大小可以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小智轻轻拨动,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动,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这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29.(2024四上·福田期末)伸出桌面短,钢尺振动快,声音高;伸出桌面长,钢尺振动慢,声音低。这说明:钢尺声音的强弱与它的振动快慢有关系。(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这说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30.(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把电视机音量关小,就没那么吵了。这说明:关小音量,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变低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小慧把电视机音量关小,就没那么吵了。这说明:关小音量,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变弱,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三、模型建构和数据分析题。31.(2024四上·福田期末)帮助小智对“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装置图”进行说明,并进行辨别、完善。材料:去掉瓶底的塑料瓶1个;橡皮膜1块;Y型管1根;塑料瓶盖(打了孔洞可以插入Y型管)1个;气球2个;透明胶带等。(1)实验装置图的说明(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中):Y型管模拟 ,气球模拟 ,塑料瓶底部的橡皮膜模拟 。A.膈肌B.气管C.肺(2)辨别。图1,手向下拉橡皮膜;图2,手向上顶橡皮膜。图1和图2,哪个是模拟吸气 哪个是模拟呼气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里。(3)完善。图1和图2中,没有画气球,请回顾做过的实验,在每个图中补画2个气球(注意气球的大小),并在每个图的瓶口处补画1个箭头(用箭头方向表示进气或出气)。【答案】(1)B;C;A(2)吸气、呼气(3)【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1)Y型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瓶底部的橡皮膜模拟膈肌。(2)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用手向下拉起橡皮膜如图1,模拟的是吸气,此时肺的体积是扩张。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2,模拟的是呼气,此时肺的体积是缩小。(3)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用手向下拉起橡皮膜如图1,模拟的是吸气,此时肺的体积是扩张。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2,模拟的是呼气,此时肺的体积是缩小。32.(2024四上·福田期末)下图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的统计图,和小慧一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中)(1)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占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变少了的是 ,少了 ;变多了的是 和 ,合计多了5%。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其他气体E.16%F.4%G.2%H.5%(2)经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____。A.吸入全部的氧气 B.气体交换 C.补充二氧化碳【答案】(1)A;B;H;C;D(2)B【知识点】呼吸的形成【解析】【分析】(1)进入人体的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占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的是氮气,变少了的是氧气,少了5%。变多了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合计多了5%。人主要吸收其中氧气,呼出来的气体明显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而其他气体比重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人体的呼吸主要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四、科学探究题。33.(2024四上·福田期末)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慧用钢尺、鼓、音叉进行实验。她发现,钢尺发声时,在振动。但是,鼓和音叉的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怎么改进 (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 【答案】(1)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2)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这样可以将振动的效果放大,易于观察。(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这些现象可以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五、工程实践题。34.(2024四上·福田期末)帮助小智设计制作小车。材料:硬纸盒1个;剪刀1把;轮子4个;连接轴2根;吸管2根;气球1个;胶带。设计制作小车的要求:车身不超过25厘米;只能用给定的材料;在5秒内能将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1)根据设计要求,小车主要由( )三个部分组成。A.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B.车身、车轴、车轮C.动力、车身、车轴(2)根据给定的材料,( )可以用来提供动力。A.橡皮筋的弹力B.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C.硬纸盒装上两块橡皮后受到的重力(3)制作动力部分的材料适宜用( )。A.气球和轮子 B.吸管和轮子 C.气球和吸管(4)制作车轴和车轮的材料适宜用( )。A.连接轴和轮子 B.吸管和轮子 C.硬纸盒和轮子(5)为了避免车轴被胶带粘住不能转动,适宜用( )制作车轴的轴套。A.连接轴 B.吸管 C.气球(6)下列设计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B.C.【答案】(1)A(2)B(3)C(4)A(5)B(6)B【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解析】【分析】(1)小车由车身、车轮、车轴、动力及控制等部分组成。根据设计要求,小车主要由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三个部分组成。(2)根据给定的材料,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可以用来提供动力。根据给定的材料中,没有橡皮筋和橡皮。(3)制作动力部分的材料适宜用气球和吸管,把吸管用橡皮筋绑在气球口,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可以用来提供动力。(4)小车主要由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三个部分组成。制作车轴和车轮的材料适宜用连接轴和轮子。(5)为了避免车轴被胶带粘住不能转动,适宜用吸管制作车轴的轴套。轮子要连接吸管和车轴。(6)设计制作小车的要求:车身不超过25厘米;只能用给定的材料;在5秒内能将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A.图A没有动力装置,小车无法运动,错误;B.图B符合要求,正确;C.图C用胶带粘车轴在车身上,车轮不能转动,错误;35.(2024四上·福田期末)列举自己在科学学习方面做得好的事例并进行自我评价。【答案】我在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运动与力的《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这一课中,我学会尊重事实,坚持不懈的完成实验。遇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实验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自我评价:优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在科学课上,探究一些科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还能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学会尊重事实,坚持不懈的完成实验。如果遇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明白了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懂得了只有不断发掘创新的方向,才能有机会取得突破。必须相互协调,分工合作,才能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小组之间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 的观点和建议,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1 /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说话时总是很轻声。小慧这样的声音,可以用科学词汇( )来描述。A.高 B.强 C.弱2.(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因为( )。A.声音传到锣里面去了B.锣面的振动减慢了C.锣面停止振动了3.(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查阅资料发现,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这种方法的科学道理是( )。A.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一样快B.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4.(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发现,高速公路与旁边的住宅之间,一般建有隔音屏障。这样,传到住宅的噪声会( )。A.减弱 B.增强 C.不增强也不减弱5.(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做了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它由音叉、气球皮、杯子、纸屑等组成(见右图)。这个模型中,模拟“鼓膜”的是( )。A.音叉 B.绷紧的气球皮 C.碎纸屑6.(2024四上·福田期末)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小智加大敲击的力度,可以发现( )。A.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大B.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小C.纸屑跳动的幅度没有变化7.(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用材质、厚薄都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片制作了一件乐器(如图),然后用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1号到7号铁片,它们发出的声音是( )。A.从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从弱到强8.(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B.橡皮筋越松,声音越高C.橡皮筋越紧,声音越强9.(2024四上·福田期末)马车用马来拉动,小推车用人力来推动。小智认为这说明车的启动需要( )。A.动力 B.阻力 C.重力10.(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发现,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 )。这个力叫反冲力。A.拉力 B.推力 C.阻力11.(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拉长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改变形状时产生了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A.重力 B.弹力 C.反冲力12.(2024四上·福田期末)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小慧发现:在限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当指针静止的时候,弹簧产生的弹力和拉弹簧的拉力相比较( )。A.两个力相等 B.弹力大 C.拉力大13.(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知道力的单位是( ),用字母“N”表示。A.牛顿 B.克 C.千克14.(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沿桌面拖动文具盒,感受到文具盒和桌面之间存在一种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A.反冲力 B.摩擦力 C.重力15.(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和小慧准备设计制作小车,第一步需要做的是( )。A.明确问题 B.实施方案 C.评估与改进16.(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和小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珍贵,我们要拒绝高空抛物,避免造成伤害。高空抛物能伤人,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是因为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A.能量 B.声音 C.振动17.(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发现,人需要呼吸来维持生命活动,( )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A.肺 B.膈肌 C.气管18.(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发现,自己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了。这是因为( )。A.要防止肺疲劳 B.让心脏获得休息 C.要获得更多的氧气19.(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的肺活量是1200毫升,她想要增大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有效的方法是( )。A.坚持锻炼 B.多吃饭 C.多睡觉20.(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将土豆、生菜等分为一类,牛肉、鱼等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 )。A.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B.按生吃和熟吃分类C.按主食和副食分类21.(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早餐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应该记录为吃了( )种食物。A.1 B.2 C.322.(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发现,淀粉类食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A.米饭 B.肥肉 C.油麦菜23.(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吞咽饼干的时候,并没有喝水,也没有被噎到。这是因为在咀嚼时,( )将饼干浸湿、变软了。A.牙齿 B.舌 C.唾液24.(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了解到吸收营养最主要的器官是( )。A.胃 B.小肠 C.大肠25.(2024四上·福田期末)经过学习,小智和小慧知道健康成长离不开食物中的营养,正确的做法是( )。A.每天进食越多越好,这样获得的营养也越多B.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吃C.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均衡二、推理判断题(下列推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6.(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在玻璃钟罩里悬吊一个闹铃,从外面可以听到闹铃声。抽走玻璃钟罩里的空气,外面就听不到闹铃声。松开阀门,让空气进入钟罩内,外面又能听到闹铃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周围的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7.(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用纸卷一个“喇叭”,模拟“耳郭”,用它听微弱的声音,觉得声音变强了,去掉“喇叭”,声音变弱了。这说明:耳郭有聚集声音的作用。( )28.(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智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这说明:钢尺声音的强弱与它的振动幅度有关系,用力大小可以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 )29.(2024四上·福田期末)伸出桌面短,钢尺振动快,声音高;伸出桌面长,钢尺振动慢,声音低。这说明:钢尺声音的强弱与它的振动快慢有关系。( )30.(2024四上·福田期末)小慧把电视机音量关小,就没那么吵了。这说明:关小音量,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变低了。( )三、模型建构和数据分析题。31.(2024四上·福田期末)帮助小智对“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装置图”进行说明,并进行辨别、完善。材料:去掉瓶底的塑料瓶1个;橡皮膜1块;Y型管1根;塑料瓶盖(打了孔洞可以插入Y型管)1个;气球2个;透明胶带等。(1)实验装置图的说明(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中):Y型管模拟 ,气球模拟 ,塑料瓶底部的橡皮膜模拟 。A.膈肌B.气管C.肺(2)辨别。图1,手向下拉橡皮膜;图2,手向上顶橡皮膜。图1和图2,哪个是模拟吸气 哪个是模拟呼气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里。(3)完善。图1和图2中,没有画气球,请回顾做过的实验,在每个图中补画2个气球(注意气球的大小),并在每个图的瓶口处补画1个箭头(用箭头方向表示进气或出气)。32.(2024四上·福田期末)下图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的统计图,和小慧一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中)(1)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占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变少了的是 ,少了 ;变多了的是 和 ,合计多了5%。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其他气体E.16%F.4%G.2%H.5%(2)经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____。A.吸入全部的氧气 B.气体交换 C.补充二氧化碳四、科学探究题。33.(2024四上·福田期末)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慧用钢尺、鼓、音叉进行实验。她发现,钢尺发声时,在振动。但是,鼓和音叉的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怎么改进 (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 五、工程实践题。34.(2024四上·福田期末)帮助小智设计制作小车。材料:硬纸盒1个;剪刀1把;轮子4个;连接轴2根;吸管2根;气球1个;胶带。设计制作小车的要求:车身不超过25厘米;只能用给定的材料;在5秒内能将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1)根据设计要求,小车主要由( )三个部分组成。A.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B.车身、车轴、车轮C.动力、车身、车轴(2)根据给定的材料,( )可以用来提供动力。A.橡皮筋的弹力B.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C.硬纸盒装上两块橡皮后受到的重力(3)制作动力部分的材料适宜用( )。A.气球和轮子 B.吸管和轮子 C.气球和吸管(4)制作车轴和车轮的材料适宜用( )。A.连接轴和轮子 B.吸管和轮子 C.硬纸盒和轮子(5)为了避免车轴被胶带粘住不能转动,适宜用( )制作车轴的轴套。A.连接轴 B.吸管 C.气球(6)下列设计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B.C.35.(2024四上·福田期末)列举自己在科学学习方面做得好的事例并进行自我评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之分。小慧说话时总是很轻声。小慧这样的声音,可以用科学词汇“弱”来表示,声音弱表示说话音量小。2.【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自然就听不到锣声了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这是因为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4.【答案】A【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屏障,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答案】B【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这个模型中,模拟“鼓膜”的是绷紧的气球皮。在用气球皮模拟鼓膜振动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纸屑是为了看到气球膜在振动。6.【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加大敲击的力度,可以发现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大,声音越强。7.【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铁片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铁片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因此,从1号到7号铁片,铁片的长度依次变短,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从低到高。8.【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所以小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越紧,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9.【答案】B【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一定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推车的动力是人的推力,马车的动力是马的拉力。小智认为这说明车的启动需要发动机提供的动力。10.【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火箭、喷气式飞机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11.【答案】B【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小智拉长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改变形状时产生了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12.【答案】A【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特征制成的。当指针静止的时候,弹簧产生的弹力和拉弹簧的拉力相比较两个力相等,此时拉力等于弹力。13.【答案】A【知识点】力的概念【解析】【分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14.【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所以小慧沿桌面拖动文具盒,感受到文具盒和桌面之间存在一种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5.【答案】A【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然后制定设计方案,第三步是制作,然后进行测试、评估。小智和小慧准备设计制作小车,第一步需要做的是明确问题。16.【答案】A【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高空抛物能伤人,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是因为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17.【答案】A【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18.【答案】C【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19.【答案】A【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小慧的肺活量是1200毫升,她想要增大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有效的方法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肺活量。20.【答案】A【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食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分为植物性的素食和动物性的荤食,按照主副食我们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按照熟和生我们可以分为熟食和生食,给食物分类会方便对食物的研究。小智将土豆、生菜等分为一类,牛肉、鱼等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21.【答案】C【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认识,小慧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条,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为西红柿、鸡蛋和面条三种食物。22.【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淀粉属于糖类,主要来源:淀粉、米饭、面条等。肥肉含有脂肪,油麦菜含有维生素。23.【答案】C【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解析】【分析】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唾液将饼干浸湿、变软了,因此小慧没有被噎到。24.【答案】B【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胃的作用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研磨和消化。小肠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25.【答案】C【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A:每天进食越多越好,这样获得的营养也越多,错误;饮食要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B: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吃,错误;要均衡饮食,不可以挑食偏食;C: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均衡,正确。26.【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但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玻璃钟罩里悬吊一个闹铃,从外面可以听到闹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时,玻璃罩内是(接近)真空的,虽然闹钟仍在响,却不能从玻璃罩传出来了,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27.【答案】正确【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耳廓的作用,故题干正确。28.【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小智轻轻拨动,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动,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这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29.【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这说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30.【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小慧把电视机音量关小,就没那么吵了。这说明:关小音量,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变弱,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31.【答案】(1)B;C;A(2)吸气、呼气(3)【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1)Y型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瓶底部的橡皮膜模拟膈肌。(2)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用手向下拉起橡皮膜如图1,模拟的是吸气,此时肺的体积是扩张。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2,模拟的是呼气,此时肺的体积是缩小。(3)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用手向下拉起橡皮膜如图1,模拟的是吸气,此时肺的体积是扩张。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2,模拟的是呼气,此时肺的体积是缩小。32.【答案】(1)A;B;H;C;D(2)B【知识点】呼吸的形成【解析】【分析】(1)进入人体的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占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的是氮气,变少了的是氧气,少了5%。变多了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合计多了5%。人主要吸收其中氧气,呼出来的气体明显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而其他气体比重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人体的呼吸主要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33.【答案】(1)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2)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这样可以将振动的效果放大,易于观察。(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这些现象可以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4.【答案】(1)A(2)B(3)C(4)A(5)B(6)B【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解析】【分析】(1)小车由车身、车轮、车轴、动力及控制等部分组成。根据设计要求,小车主要由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三个部分组成。(2)根据给定的材料,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可以用来提供动力。根据给定的材料中,没有橡皮筋和橡皮。(3)制作动力部分的材料适宜用气球和吸管,把吸管用橡皮筋绑在气球口,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可以用来提供动力。(4)小车主要由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三个部分组成。制作车轴和车轮的材料适宜用连接轴和轮子。(5)为了避免车轴被胶带粘住不能转动,适宜用吸管制作车轴的轴套。轮子要连接吸管和车轴。(6)设计制作小车的要求:车身不超过25厘米;只能用给定的材料;在5秒内能将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A.图A没有动力装置,小车无法运动,错误;B.图B符合要求,正确;C.图C用胶带粘车轴在车身上,车轮不能转动,错误;35.【答案】我在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运动与力的《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这一课中,我学会尊重事实,坚持不懈的完成实验。遇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实验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自我评价:优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在科学课上,探究一些科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还能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学会尊重事实,坚持不懈的完成实验。如果遇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明白了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懂得了只有不断发掘创新的方向,才能有机会取得突破。必须相互协调,分工合作,才能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小组之间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 的观点和建议,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