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可能会出现( )。A.彩虹 B.月食 C.日食2.如图,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用水彩笔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会看到彩色轮接近( )。A.红、绿、蓝三种颜色B.白色C.黑色3.牛顿利用三棱镜分解白光利用的是光的( )。A.折射 B.反射 C.直线传播4.“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是自然光源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5.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的景物,这说明( )。A.光可以沿曲线传播B.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6.(2020六上·西安期末)地球内部的圈层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可以分成( )三部分。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壳、地核、地幔7.海岸边的悬崖、石柱和礁石都是( )形成的。A.河流的作用 B.雨水的作用 C.海浪的侵蚀8.(2022五上·罗湖期中)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地方流到地势平坦的地方,挟带泥沙的能力会( )A.逐渐变强 B.逐渐变弱 C.保持不变9.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C.人为因素的影响10.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物体边上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11.关于长白山天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火山口湖B.周围的山峰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C.天池周围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12.(2022五上·罗湖期中)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雅丹地貌 B.长白山天池 C.黄河入海口的沙洲13.某科学小组研究“一炷香”的时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风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做实验B.风不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C.实验中我们要经常吹一吹香,防止它中途熄灭14.200mL的滴漏实验中,前10mL水用的时间为15秒,最后10mL水用的时间( )。A.小于15秒 B.大于15秒 C.等于15秒15.在制作水钟时,能解决水钟漏水速度不均匀的办法是( )。A.增大漏水孔 B.改变容器的大小 C.保持水位高低不变16.有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这时他们应该( )。A.增加摆绳长度 B.缩短摆绳长度 C.换一个更重的摆锤17.手握哑铃做手臂的屈伸运动时,胳膊上的肌肉会( )。A.变硬 B.变软 C.没有变化18.(2022五上·浦城期末)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脊髓B.大脑、小脑、脑干C.脑、脊髓以及和它们相连的周围神经系统19.当小智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下列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A.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B.接收信号→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一传出神经→做出反应C.接收信号→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20.以下方法不可以用来缓解压力的是( )。A.体育锻炼 B.与人发生冲突 C.练字二、判断题21.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 )22.(2023五上·陵城月考)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3.火山喷发伴随的现象有:形成裂缝地、岩浆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24.观察我国的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平原为主。( )25.燃香、蜡烛都可以用来计时。( )26.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 )27.世界各国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28.人体内,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29.运动后心眺会加快,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运动。( )30.曲臂和伸臂时,有的肌肉收缩,有的肌肉舒张。三、综合探究题31.小明想研究一下植物对土壤是否有重要作用,于是他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度的斜坡(如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是 、 等。(选填“有无植物覆盖”或“坡度大小”或“喷水量大小”)(2)分析实验:小明发现 坡汇人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较少, 坡流出的水更混浊。(选填“A”或“B”)(3)由此,小明得出结论; 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选填“有植被覆盖”或“无植被覆盖”)32.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某科学小组选择了3个相同的球做摆锤和不同长度的棉绳做摆绳(10厘米,12厘米、20厘米)进行探究。(1)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棉绳,表格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摆绳长度是( )。A.10厘米,12厘米,20厘米B.12厘米,10厘米,20厘米C.20厘米,12厘米,10厘米(2)在这个实验中,唯一改变的条件是( )。A.摆锤重量 B.摆幅大小 C.摆绳长度(3)上表数据中,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是( )。A.9 B.24 C.19(4)通过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B.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的越慢;摆绳越长,摆的越快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无关33.小明同学将四个木板间隔15cm,保证小孔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所示。(1)在黑暗的环境中,打开手电筒,进行实验。小明观察到,手电筒点亮时, (选填“1号”、“2号”、“3号”或“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2)将2号木板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如图2所示,小明观察到,手电简点亮时, (选填“1号”、“2号”、“3号”或“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3)请同学们根据(1)、(2)的实验结果,在图1和图2中画出光行进的路线。(4)假设将实验中的木板换成玻璃片,你认为光束会 (选填“全部通过”、“部分通过”或“不能通过”)玻璃片。说明玻璃片是 (选填“半透明”、“透明”或“不透明”)的。(5)为了再次证明光的传播方式,小明找来两根不同的水管,并将手电筒的光分别射进水的A端和D端。小明发现,水管的B端 (选填“有”或“没有”)光束射出。水管的C端 (选填“有”或“没有”)光束射出。34.五年级1班某探究小组学习“心脏和血液”这节内容后,想对“经常锻炼身体对肺和心脏会产生什么影响”进行研究,请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实验吧。实验过程中对小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1)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 ,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 。(2)下列测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借助听诊器 B.摸脉搏 C.看胸部的起伏(3)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问胞都有短暂的休息B.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从不休息C.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唾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4)下列关于锻炼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常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B.经常锻炼有利于生长发育C.经常锻炼容易学习没精神D.过量锻炼会造成关节,肌肉损伤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2.【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白光的三种基色是红、绿、蓝,红、绿、蓝三色混合可形成白光。因此,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用水彩笔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会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3.【答案】A【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4.【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A:月亮是自然光源,错误;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太阳的光,月亮不是光源;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错误;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正确。5.【答案】C【知识点】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的景物,这是因为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6.【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有外到内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越深,内部的温度就越高,压力越大。7.【答案】C【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海岸边的悬崖、石柱、拱桥和礁石都是海浪的侵蚀形成的。8.【答案】B【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过,坡度大流速快,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水中携带的泥沙较多;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床变宽,流速变慢,对土地的侵蚀减小,挟带泥沙的能力会逐渐变弱,河水携带的泥沙减少,发生沉积现象。9.【答案】A【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我国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10.【答案】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正确;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物体边上,正确;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错误;地震发生时,来不及跑就躲在卫生间;来得及跑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11.【答案】C【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A:它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火山口湖,正确;B:周围的山峰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正确;C:天池周围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错误;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所以周围的岩石主要是岩浆岩。12.【答案】A【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的空气流动常形成风,风力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因素,对改变地形发生着持续不断的缓慢作用,雅丹地貌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13.【答案】A【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解析】【分析】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除了“日晷”、“沙漏”外,燃香也可以用来计时。某小组探究“一炷香”的时间,实验前应将香平均标记成几段,实验前应该检查香是否受潮,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实验,风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14.【答案】B【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所以200mL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mL水用的时间为15秒,最后10mL水用时大于15秒。15.【答案】C【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要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就需要控制杯底孔的大小和杯中的水位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所以增大漏水孔、改变容器大小对滴水是否均匀没有影响。16.【答案】A【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题干中有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摆动速度过快,要减慢摆的摆动速度,这时他们应该增加摆绳长度。17.【答案】A【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称关节,能使骨骼产生屈伸运动。手握哑铃做手臂的屈伸运动时,胳膊上的肌肉会收缩变硬。18.【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19.【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当小智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传递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20.【答案】B【知识点】情绪管理【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体育锻炼、练字都是可以缓解压力的好方法,与人冲突是不允许的。21.【答案】正确【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角不同,鱼缸里只有一条鱼,当我们把观测角度调整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条鱼。这是因为一条是光通过鱼缸的上水面折射形成的;另一条是光通过鱼缸的侧壁折射形成的。22.【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23.【答案】正确【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伴随的现象有:形成裂缝地、岩浆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24.【答案】错误【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25.【答案】正确【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解析】【分析】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除了“日晷”、“沙漏”外,燃香、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26.【答案】正确【知识点】交通信号灯模型【解析】【分析】精确计时很重要,但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并不相同。例如: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否则慢一秒或者快一秒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27.【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所以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是先后敲响的。28.【答案】错误【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骨连接有三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不活动的骨连接,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人体骨骼关节的任务各有不同,关节连结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结构的特点也各不相同。29.【答案】错误【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护心脏健康。30.【答案】正确【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解答】曲臂和伸臂时,有的肌肉收缩,有的肌肉舒张。【分析】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收缩。31.【答案】(1)有无植被覆盖;坡度大小;喷水量大小(2)A;B(3)有植被覆盖【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植物对土壤是否有重要作用,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植物覆盖,不变的条件是坡度大小、喷水量大小等。(2)在相同的坡度、土壤和相同雨量下,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A坡植被多,所以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较少,水流运动较慢;B坡植被少,流出的水更浑浊,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较多。(3)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32.【答案】(1)C(2)C(3)B(4)A【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摆的摆动规律,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从表格中①、②、③的摆动速度可知,①摆动速度最慢,③摆动速度最慢,②摆动速度适中,由此判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摆绳长度是20厘米,12厘米,10厘米。(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摆绳长度,其他条件完全一致。(3)摆具有等时性特征,摆绳长度不变,摆动速度是稳定的。从上表数据可以判断,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是摆长②第四次数据24,与前三次数据差距太大。(4)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33.【答案】(1)4号(2)2号(3)(4)全部通过;透明(5)没有;有【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1)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黑暗的环境中,打开手电筒,进行实验。因为1号、2号、3号纸板上的小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光线会通过小孔继续传播,小明会看到,手电筒点亮时,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2)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若将2号木板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如图2所示,小明会观察到,手电筒点亮时,2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3)根据(1)、(2)的实验结果,光在图1和图2中行进的路线即可;即图1中的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图2中的2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4)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假设将实验中的木板换成玻璃片,光束会全部通过玻璃片,说明玻璃片是透明的。(5)从图3、图4可以看出,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将手电筒的光分别射进水管的A端和D端,会发现,水管的B端没有光束射出,水管的C端有光束射出。34.【答案】(1)氧气;氧气(2)C(3)B(4)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1)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的。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血液循环系统也随之配合,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氧气。(2)心跳速度与脉搏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借助听诊器、摸脉搏等方法测量心跳,看胸部的起伏可以测量呼吸运动的快慢,但是不能测量心跳的快慢。(3)A: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正确;B: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从不休息,错误;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C: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唾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正确;(4)A:经常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正确;B:经常锻炼有利于生长发育,正确;C:经常锻炼容易学习没精神,错误;经常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提高学习精神;D:过量锻炼会造成关节,肌肉损伤,正确。1 / 1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可能会出现( )。A.彩虹 B.月食 C.日食【答案】C【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2.如图,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用水彩笔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会看到彩色轮接近( )。A.红、绿、蓝三种颜色B.白色C.黑色【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白光的三种基色是红、绿、蓝,红、绿、蓝三色混合可形成白光。因此,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用水彩笔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会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3.牛顿利用三棱镜分解白光利用的是光的( )。A.折射 B.反射 C.直线传播【答案】A【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4.“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是自然光源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A:月亮是自然光源,错误;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太阳的光,月亮不是光源;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错误;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正确。5.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的景物,这说明( )。A.光可以沿曲线传播B.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答案】C【知识点】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的景物,这是因为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6.(2020六上·西安期末)地球内部的圈层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可以分成( )三部分。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壳、地核、地幔【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球有外到内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越深,内部的温度就越高,压力越大。7.海岸边的悬崖、石柱和礁石都是( )形成的。A.河流的作用 B.雨水的作用 C.海浪的侵蚀【答案】C【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海岸边的悬崖、石柱、拱桥和礁石都是海浪的侵蚀形成的。8.(2022五上·罗湖期中)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地方流到地势平坦的地方,挟带泥沙的能力会( )A.逐渐变强 B.逐渐变弱 C.保持不变【答案】B【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过,坡度大流速快,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水中携带的泥沙较多;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床变宽,流速变慢,对土地的侵蚀减小,挟带泥沙的能力会逐渐变弱,河水携带的泥沙减少,发生沉积现象。9.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C.人为因素的影响【答案】A【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我国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10.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物体边上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答案】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正确;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物体边上,正确;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错误;地震发生时,来不及跑就躲在卫生间;来得及跑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11.关于长白山天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火山口湖B.周围的山峰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C.天池周围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答案】C【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A:它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火山口湖,正确;B:周围的山峰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正确;C:天池周围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错误;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所以周围的岩石主要是岩浆岩。12.(2022五上·罗湖期中)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雅丹地貌 B.长白山天池 C.黄河入海口的沙洲【答案】A【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的空气流动常形成风,风力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因素,对改变地形发生着持续不断的缓慢作用,雅丹地貌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13.某科学小组研究“一炷香”的时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风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做实验B.风不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C.实验中我们要经常吹一吹香,防止它中途熄灭【答案】A【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解析】【分析】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除了“日晷”、“沙漏”外,燃香也可以用来计时。某小组探究“一炷香”的时间,实验前应将香平均标记成几段,实验前应该检查香是否受潮,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实验,风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14.200mL的滴漏实验中,前10mL水用的时间为15秒,最后10mL水用的时间( )。A.小于15秒 B.大于15秒 C.等于15秒【答案】B【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所以200mL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mL水用的时间为15秒,最后10mL水用时大于15秒。15.在制作水钟时,能解决水钟漏水速度不均匀的办法是( )。A.增大漏水孔 B.改变容器的大小 C.保持水位高低不变【答案】C【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要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就需要控制杯底孔的大小和杯中的水位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所以增大漏水孔、改变容器大小对滴水是否均匀没有影响。16.有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这时他们应该( )。A.增加摆绳长度 B.缩短摆绳长度 C.换一个更重的摆锤【答案】A【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题干中有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摆动速度过快,要减慢摆的摆动速度,这时他们应该增加摆绳长度。17.手握哑铃做手臂的屈伸运动时,胳膊上的肌肉会( )。A.变硬 B.变软 C.没有变化【答案】A【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称关节,能使骨骼产生屈伸运动。手握哑铃做手臂的屈伸运动时,胳膊上的肌肉会收缩变硬。18.(2022五上·浦城期末)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脊髓B.大脑、小脑、脑干C.脑、脊髓以及和它们相连的周围神经系统【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19.当小智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下列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A.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B.接收信号→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一传出神经→做出反应C.接收信号→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当小智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传递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20.以下方法不可以用来缓解压力的是( )。A.体育锻炼 B.与人发生冲突 C.练字【答案】B【知识点】情绪管理【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体育锻炼、练字都是可以缓解压力的好方法,与人冲突是不允许的。二、判断题21.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 )【答案】正确【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角不同,鱼缸里只有一条鱼,当我们把观测角度调整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条鱼。这是因为一条是光通过鱼缸的上水面折射形成的;另一条是光通过鱼缸的侧壁折射形成的。22.(2023五上·陵城月考)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23.火山喷发伴随的现象有:形成裂缝地、岩浆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答案】正确【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伴随的现象有:形成裂缝地、岩浆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24.观察我国的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平原为主。(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25.燃香、蜡烛都可以用来计时。( )【答案】正确【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解析】【分析】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除了“日晷”、“沙漏”外,燃香、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26.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 )【答案】正确【知识点】交通信号灯模型【解析】【分析】精确计时很重要,但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并不相同。例如: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否则慢一秒或者快一秒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27.世界各国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所以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是先后敲响的。28.人体内,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骨连接有三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不活动的骨连接,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人体骨骼关节的任务各有不同,关节连结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结构的特点也各不相同。29.运动后心眺会加快,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运动。( )【答案】错误【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护心脏健康。30.曲臂和伸臂时,有的肌肉收缩,有的肌肉舒张。【答案】正确【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解答】曲臂和伸臂时,有的肌肉收缩,有的肌肉舒张。【分析】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收缩。三、综合探究题31.小明想研究一下植物对土壤是否有重要作用,于是他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度的斜坡(如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不变的条件是 、 等。(选填“有无植物覆盖”或“坡度大小”或“喷水量大小”)(2)分析实验:小明发现 坡汇人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较少, 坡流出的水更混浊。(选填“A”或“B”)(3)由此,小明得出结论; 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选填“有植被覆盖”或“无植被覆盖”)【答案】(1)有无植被覆盖;坡度大小;喷水量大小(2)A;B(3)有植被覆盖【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植物对土壤是否有重要作用,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植物覆盖,不变的条件是坡度大小、喷水量大小等。(2)在相同的坡度、土壤和相同雨量下,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A坡植被多,所以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较少,水流运动较慢;B坡植被少,流出的水更浑浊,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较多。(3)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32.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某科学小组选择了3个相同的球做摆锤和不同长度的棉绳做摆绳(10厘米,12厘米、20厘米)进行探究。(1)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棉绳,表格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摆绳长度是( )。A.10厘米,12厘米,20厘米B.12厘米,10厘米,20厘米C.20厘米,12厘米,10厘米(2)在这个实验中,唯一改变的条件是( )。A.摆锤重量 B.摆幅大小 C.摆绳长度(3)上表数据中,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是( )。A.9 B.24 C.19(4)通过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B.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的越慢;摆绳越长,摆的越快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无关【答案】(1)C(2)C(3)B(4)A【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摆的摆动规律,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从表格中①、②、③的摆动速度可知,①摆动速度最慢,③摆动速度最慢,②摆动速度适中,由此判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摆绳长度是20厘米,12厘米,10厘米。(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摆绳长度,其他条件完全一致。(3)摆具有等时性特征,摆绳长度不变,摆动速度是稳定的。从上表数据可以判断,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是摆长②第四次数据24,与前三次数据差距太大。(4)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33.小明同学将四个木板间隔15cm,保证小孔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所示。(1)在黑暗的环境中,打开手电筒,进行实验。小明观察到,手电筒点亮时, (选填“1号”、“2号”、“3号”或“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2)将2号木板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如图2所示,小明观察到,手电简点亮时, (选填“1号”、“2号”、“3号”或“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3)请同学们根据(1)、(2)的实验结果,在图1和图2中画出光行进的路线。(4)假设将实验中的木板换成玻璃片,你认为光束会 (选填“全部通过”、“部分通过”或“不能通过”)玻璃片。说明玻璃片是 (选填“半透明”、“透明”或“不透明”)的。(5)为了再次证明光的传播方式,小明找来两根不同的水管,并将手电筒的光分别射进水的A端和D端。小明发现,水管的B端 (选填“有”或“没有”)光束射出。水管的C端 (选填“有”或“没有”)光束射出。【答案】(1)4号(2)2号(3)(4)全部通过;透明(5)没有;有【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1)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黑暗的环境中,打开手电筒,进行实验。因为1号、2号、3号纸板上的小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光线会通过小孔继续传播,小明会看到,手电筒点亮时,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2)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若将2号木板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如图2所示,小明会观察到,手电筒点亮时,2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3)根据(1)、(2)的实验结果,光在图1和图2中行进的路线即可;即图1中的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图2中的2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4)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假设将实验中的木板换成玻璃片,光束会全部通过玻璃片,说明玻璃片是透明的。(5)从图3、图4可以看出,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将手电筒的光分别射进水管的A端和D端,会发现,水管的B端没有光束射出,水管的C端有光束射出。34.五年级1班某探究小组学习“心脏和血液”这节内容后,想对“经常锻炼身体对肺和心脏会产生什么影响”进行研究,请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实验吧。实验过程中对小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1)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 ,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 。(2)下列测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借助听诊器 B.摸脉搏 C.看胸部的起伏(3)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问胞都有短暂的休息B.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从不休息C.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唾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4)下列关于锻炼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常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B.经常锻炼有利于生长发育C.经常锻炼容易学习没精神D.过量锻炼会造成关节,肌肉损伤【答案】(1)氧气;氧气(2)C(3)B(4)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1)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的。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血液循环系统也随之配合,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氧气。(2)心跳速度与脉搏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借助听诊器、摸脉搏等方法测量心跳,看胸部的起伏可以测量呼吸运动的快慢,但是不能测量心跳的快慢。(3)A: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正确;B: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从不休息,错误;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C: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唾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正确;(4)A:经常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正确;B:经常锻炼有利于生长发育,正确;C:经常锻炼容易学习没精神,错误;经常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提高学习精神;D:过量锻炼会造成关节,肌肉损伤,正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