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中华传统节日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看图想象,完成填空。 最热闹的就是舞龙灯的场景了。锣鼓声一响,家家户户,老老少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长龙立于喧闹的人群上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习作片段: 最热闹的就是舞龙灯的场景了。锣鼓声一响,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赶紧从家里出来,循声张望龙灯的身影。两条长龙立于喧闹的人群上空随着鞭炮声和鼓点声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这时只听见轰轰的几声,爆竹四起,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似乎在向大家拜年祝福。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中华传统节日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认同感。 通过写过节的过程或者写节日中发生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某一个节日的喜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认同感。 教学难点: 通过写过节的过程或者写节日中发生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某一个节日的喜爱。教学过程板块一:直接导入,切入主题 课件出示《传统节日》民谣,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首传统民谣吗?里面提到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 通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谁来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节日和习俗? 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端午节,屈原投身殉国气节令我敬佩,我最喜欢吃端午节带着箬叶清香的粽子了。 生2:我喜欢中秋节,妈妈一大早就会带着我插香球,还会准备好甜甜的月饼。到晚上,一家人一起在阳台上赏圆月、吃月饼,其乐融融的场景真是太幸福啦! 生3:我最喜欢春节啦!春节假期很长,在春节期间,我们会在除夕夜吃年夜饭,会在大年初一开始拜年,期间还会有放鞭炮、舞龙灯、逛庙会等热闹丰富的活动,真是太令人向往了。 教师小结:刚才,在小A同学的回答中提到了舞龙灯这种传统习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舞龙灯的现场凑凑热闹吧。 板块二:聚焦龙灯,搭建支架 视频出示舞龙灯的场景,学生观看。 说说自己看完的感受。(热闹非凡……) 老师把刚才我们看过的视频凝聚成一张画。说说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热闹呢?(预设: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远处桥上站满了人,沿河人家开窗观看……) 想象一下,如果你就在其中,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呢?(有同学关注到了舞龙灯的姿势变化、有同学提到了观看的人群……)耳边会听到什么声音?(鞭炮声、喝彩声……) 5.尝试续写一个片段,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最热闹的就是舞龙灯的场景了。锣鼓声一响,家家户户,老老少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长龙立于喧闹的人群上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享习作,评价习作片段是否围绕一个意思将看到、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出示习作结果:最热闹的就是舞龙灯的场景了。锣鼓声一响,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赶紧从家里出来,循声张望龙灯的身影。两条长龙立于喧闹的人群上空随着鞭炮声和鼓点声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这时只听见轰轰的几声,爆竹四起,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似乎在向大家拜年祝福。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 板块三:巧借支架,叙写节日。 1.通过综合性学习,我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深刻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动笔写一写过节的情景。可以写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2.8分钟完成片段。 3.全班交流。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评议:这个同学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了吗 他是怎么把过程写清楚的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一: 除夕之夜,夜幕降临。“砰——砰——”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起,家家户户都陆陆续续放起鞭炮来。我赶快跑向阳台,只见夜空中的各式各样的烟火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心里痒痒了,跑回房间挑了一根儿童烟花,请爸爸帮我点燃。爸爸点燃引线,可引线进入鞭炮管后迟迟没有烟花发射出来,我都怀疑这是一管子“哑炮”了。正当我丧气着要放弃时,鞭炮管轻轻抖动了一下,紧接着烟花像火箭似的冲了出来,“啪”的一声飞散在夜空中,像一朵绽放的花,又像一朵祥云,为除夕的夜空添上一抹祥瑞。 要点:抓住自己在节日里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所做的来写。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二: 吃完汤圆,外公带我参加了猜灯谜的活动。文化长廊里那一排排绚丽多彩的灯谜让我目不暇接。我凑近一看,一张灯谜上写着:风平浪静(城市名)。我由“风平浪静”这个词语想到“宁静”的“宁”,由“浪”字想到“波”,组合在一起不就是“宁波”嘛!我迅速报出了谜底,并去领奖处领取了小礼品。拿了礼品后,我猜灯谜的兴致更高了,跟爷爷边走边猜,打算把那一整排灯谜都猜完。可刚猜完3个就遇到了“拦路虎”:金银铜铁(打一城市名)。我看了谜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得抓耳挠腮。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淡定地笑了一下,提醒我:“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你看看少了谁?”我看了看,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可不就是无锡嘛!评价要点:抓住过节期间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情来写,将自己的所做和所思所想写清楚。 出示习作片段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据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在端午节那天,我们家乡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今年的端午节,妈妈一大早就带我去看赛龙舟。还没有走到江边,就已经听到了喧天的锣鼓声。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迎风飘扬,很有气势。岸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注视着江面上一字排开的五条龙舟。只听一声炮响,岸上人声鼎沸,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赛龙舟现场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混成一片,异常热闹。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人们丝毫不在意,完全沉浸在这场精彩的竞赛里。 评价要点:紧扣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小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娓娓道来,让读者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师小结。 写过节的过程,要写热闹、欢乐的场面;写故事,要能写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力争把过程写具体一些。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修改习作,看看是否把自己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心里的想法和感受写清楚。 5.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块四:读诗结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一起在传统佳节这首儿歌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传统佳节 正月初一春节到,吉祥如意乐陶陶。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 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闹。 八月十五中秋节,举杯相聚月正好。九九重阳天气爽,登高望远又敬老。 冬至到了始数九,炎黄子孙把根找。大年三十除夕夜,辞旧迎新放鞭炮。 同学们,再见!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中华传统节日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认同感。 2.通过写过节的过程或者写节日中发生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某一个节日的喜爱。课前学习任务1. 收集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2.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日,详细记录过节的过程和相关习俗与同学分享。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观看视频,联系自己对这个节日的了解,进行观察和想象,完成对应的填空练习。 最热闹的就是舞龙灯的场景了。锣鼓声一响,家家户户,老老少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长龙立于喧闹的人群上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1.独立完成语段的写作。 2.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推荐的学习资源1. 绘本故事《团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习任务单.docx 教学设计.docx 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