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课件(共33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课件(共33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第二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考纲考情/思维体系/核心考点/易错易混/典题演练
【答案]】D
【详解】①: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本案中,甲餐厅并未侵害夏某的荣誉权,①不符合题意。
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甲餐厅擅自拍摄夏某照片,并在无授权的情况下将该照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用作商业宣传,且在夏某提出删除的要求后予以拒绝,主观上具有侵权的故意,故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②正确。
③:物证是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而本案中甲餐厅发布的照片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且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属于电子数据证据,③说法错误。
④: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本案中夏某因肖像权被侵害,并与甲餐厅产生人身权利方面的民事纠纷,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④正确。
(2023全国新课标卷)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
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走进高考
第一课知识体系
认真对待民事权得与义务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生命健康俱可贵
姓名肖像受保护
名誉隐私不可侵
含义
要素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主体
客体
内容
1、平等
2、自愿
3、公平
4、诚信
5、守法和公序良俗
6、绿色
生命权
健康权
身体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考点二知识体系
健康权
身体权
生命权
隐私权
名誉权
姓名肖像受保护
名誉隐私不可侵
生命健康俱可贵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肖像权
姓名权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1.维护人身权的依据:
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1、人身权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和行动完全受自己支配,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1、人身权
人格权:
身份权: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物质人格权(即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精神人格权(即人格尊严)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自然人
人身权利
基于婚姻、血缘、亲属关系所形成的亲权、亲属权、监护权、配偶权等
2.人身权利的内容:
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
主体只能是父母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3.维护人身权的要求:
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1、人身权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4.法律严格保护公民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1)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①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
②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
③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2)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1、人身权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小试牛刀
三项人格权 身体权 健康权 生命权
甲为了要回赌债,将乙的一截手指砍断
强行剪掉他人毛发
疫情期间,甲明知道感染新冠病毒,还到处乱跑,造成10几人感染
医院误摘患者肾脏,导致患者死亡



×
×




【答案]】C
【详解】本案中,李某常殴打养子,这是家庭暴力,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和生命健康权,故①④正确。
材料中的信息并没有说明李某侵犯了养子受教育的权利和养子的身份权,故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15浙江)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事件披露后,警方对李某实施刑拘,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一审宣判,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在本案中,李某( )
①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
②侵犯了养子受教育的权利
③侵犯了养子的身份权
④侵害了养子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同步精练
【答案]】B
【详解】①:乘客徐某开启车门不慎将刚好经过的电动车行驶人张某撞伤,致使张某门牙断裂,电动车损坏,该案例中张某的健康权、身体权受到侵害,故①入选。②:司机唐某和乘客徐某应对张某承担法律责任,但不是违约责任,故②错误。③:该案例乘客徐某开启车门不慎将张某撞伤,而后,没有继续对张某实施侵害,因此,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侵害的条件,故③错误。④:该出行平台与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司机唐某、车内乘客徐某之间均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故④正确。故本题选B.
(模拟题)2023年1月15日,在某出行平台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司机唐某驾驶小汽车停在路上,内乘客徐某开启车门准备下车时不慎将刚好经过的电动车行驶人张某撞伤,致使张某牙断裂,电动车损坏。本案中( )
①张某的健康权、身体权受到侵害
②司机唐某和乘客徐某应对张某承担违约责任
③张某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
④该出行平台与唐某、徐某之间均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步精练
议学情境
议学问题:为什么派出所不给“北雁云依”上户口?“王者荣耀”则可以?
探究与分享
“北雁云依”不合法、违背公序良俗。“王者荣耀”则是合理合法,符合公序良俗,因为百家姓中有“王”姓。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分析结果: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的含义:
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
1、姓名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2)自然人享有姓名权的依据:
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1、姓名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3)姓名权的具体内容: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1、姓名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4)姓名权在生活中体现:
①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
1、姓名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4)姓名权在生活中体现:
②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姓名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4)姓名权在生活中体现:
③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1、姓名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2、肖像权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2)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2、肖像权
免费用我的照相,没门儿!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2、肖像权
【答案]】B
【详解】A: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邻居小学生的行为已经影响到相邻关系的学习和生活,A错误。
B:学校未经小白许可使用她的侧面照,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构成侵犯肖像权,B正确。
C: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但未经同意查阅子女手机构成侵权,C错误。
D:解决小白与妈妈的纠纷,最好方式是自行协商。我国法律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D错误。
(2023浙江)即将参加高考的小白碰到麻烦事:楼上邻居家小学生每晚8点跳绳半小时;学校未经许可将其侧面照片用于招生宣传片,同学议论她爱出风头;妈妈怀疑她早恋,查看她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居小学生的行为属于行使不动产权利,是正当的
B.学校未经小白许可使用她的侧面照,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构成侵犯肖像权
C.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查阅子女手机不构成侵权
D.解决小白与妈妈的纠纷,可以选择便捷经济的仲裁途径
同步精练
【答案]】A
【详解】①②:缪某却拍摄了董某的停车照并上传至“社区联络群”中,并在群内发布“不能让杀手亲密接触我的孩子”等内容。该事件中缪某侵犯了董某的肖像权,应当赔礼道歉,董某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人格权,故①②正确。
③:董某的名誉权受到侵犯,故③错误。
④: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模拟题)董某驾车在小区行驶时,缪某的女儿突然跑到车道上。所幸,董某避让及时,没有造成事故。但是,缪某却拍摄了董某的停车照并上传至社区联络群中,并在群内发布不能让杀手亲密接触我的孩子等内容。该事件中( )
①缪某侵犯了董某的肖像权,应当赔礼道歉
②董某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人格权
③董某的荣誉权受到侵犯,可请求恢复荣誉
④廖某是基于民法优先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步精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1)什么是名誉?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什么是名誉权?
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护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
1、名誉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3)名誉权的要求: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1、名誉权
议学情境
探究问题:网民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哪项权利?
李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侃侃而谈、面容姣好而广受关注,圈粉无数。粉丝们通过“人肉搜索”,在网上发布李某的乳名,小时候的照片,家庭背景和恋爱史等,有人捏造李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1)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
①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②隐私权是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的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
2、隐私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2)隐私权的要求:
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2、隐私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3)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①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
②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③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隐私权
【答案]】A
【详解】①③:题干中小孙侵害了小曹的隐私权,责任承担可以采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方式,①③正确。
②:子女致人损害时年满18周岁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没有经济收入的,由抚养人垫付,垫付有困难的,也可以判决或者调解延期给付,②错误。
④:此案不属于法定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022辽宁)小曹在打印硕士毕业论文时遗落U盘,其同班同学小孙发现后,将U盘中小曹的搞怪视频上传到校内网论坛,引发学生围观,评论不乏挖苦调侃,导致小曹抑郁。学校知道后立即删除帖子并对小孙进行批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孙侵害了小曹的隐私权,但未侵害其身体权
②小孙父母应对小孙侵权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③责任承担可以采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方式
④若小曹向法院提起诉讼,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同步精练
【答案]】D
【详解】①:即便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有真实成分,其做法也不当,故①错误。
②: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故②入选。
③:吴亮使用照片作配图的行为侵犯了赵勇的肖像权,故③错误。
④:这对赵勇及宠物店经营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这表明赵勇有权要求吴亮在小区范围内消除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故④入选。
故本题选D。
(2021浙江)某小区业主吴亮与该小区宠物店老板赵勇因服务问题发生几次争执后,多次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布信息指责赵勇,使用“欺骗客户”“装疯卖傻”“人格分裂”等言辞,并用赵勇的照片作配图。这对赵勇及宠物店经营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如果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有真实成分,则并无不当
②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
③吴亮使用照片作配图的行为侵犯了赵勇的隐私权
④赵勇有权要求吴亮在小区范围内消除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步精练
【答案]】B
【详解】①③:材料中的做法说明大数据杀熟侵害了公民的人格权和消费者的知情权,①③符合题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上述案例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并使用个人信息形成针对性的价格,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②:材料未涉及公民的身份权,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涉及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④不符合题意。
(模拟题)数据既属于企业的战略资源,也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但是,如此重要的资源,却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乱象,最典型的当属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比如,同样的行车路线,使用不同手机系统的用户会支付不同的费用;同样的外卖订单,会员受的优惠居然比普通用户还要少;当用户在出行平台上频繁搜索某地机票的时候,价格会上调,而换一部手机再搜索,低价机票又会出现。大数据杀熟( )
①侵害了公民的人格权
②侵害了公民的身份权
③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④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同步精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