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六-七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六-七章)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知识大集结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梳理
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的光线 ______ 瞳孔 ________ 玻璃体 ________
成像 视神经 __________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
(2)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外耳道 ______(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把振动
扩大并传到内耳) ______(产生冲动) 听觉神经 __________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鼓膜
耳蜗
大脑皮层
(3)其他感觉
头部位置感受器:______________
嗅觉感受器:________
味觉感受器:______
触觉感受器:皮肤上
冷、热感受器:皮肤上
感觉形成的部位:__________
前庭和半规管
嗅黏膜
味蕾
大脑皮层
(4)感受器的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那么其产生冲动
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又叫神经细胞,包
括__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包括____、______(中枢神经系统)
和________、________(周围神经系统)。
脑由三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
平衡的是______,能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又称
为“生命中枢”的是______,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______。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大脑
小脑
脑干
小脑
脑干
大脑
(2)神经系统的功能:接受______,产生并传导______。
刺激
兴奋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反射是人体通过__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
发生的________的反应。
神经系统
有规律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反射弧必须______,加上
__________才有反射的发生。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完整
有效刺激
(3)反射的类型
①________反射,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经
中枢在__________。
(4)与__________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非条件
大脑皮层以下
条件
大脑皮层
语言文字
4.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____导管,分泌的______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例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激素
(2)激素调节
激素名称 产生 部位 主要 功能 异常症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幼年时期分泌不足 ①________;幼年
时期分泌过多 ②________;
成年时期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侏儒症
巨人症
激素 名称 产生 部位 主要 功能 异常症
甲状腺 激素 甲状 腺 促进新陈代 谢,促进生长 发育,提高神 经系统兴奋性 幼年时期分泌不足 ③________(智力
低下)
成年时期分泌不足 甲状腺功能低下
分泌过多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
亢”)
缺碘导致其合成过少
④_________________(俗称大脖子病)
胰岛素 胰岛 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⑤________
续表
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
糖尿病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___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调节
的影响。
神经系统
激素
5.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的增长会对______、______和______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________,为
了人类的________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3)把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__________和提高人口素质。
资源
环境
社会
生物圈
可持续
控制人口
6.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正面影响:改良土壤,创造新品种;荒山变农田,沙漠变绿洲;“三北”防护林。
(2)负面影响:滥伐森林;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捕杀鸟类等野生动物;湖泊发生污染现象。
(3)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
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
生物入侵
(4) 小于____的雨水叫做酸雨。酸雨有极大的危害,严重时使成片
的植物死亡,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措施:通过净化装置来减
少____、______等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5.6

石油
(5)其他环境污染:废电池含有____________等重金属。
(6)温室效应:由于全球__________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
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清洁能源、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
合理控制__________,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汞、银、镉
二氧化碳
人口数量
识图分析
图名 图片 常考知识点
1.眼 球结 构示 意图 (1)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结构
是[____]______。
(2)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依靠
[____]________的调节。
(3)晶状体曲度的改变受[ ____]
________调节。
(4)形成物像的部位是[____ ]
________。

瞳孔

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图名 图片 常考知识点
2.耳 的基 本结 构示 意图 (1)听觉感受器位于[ ____]
______中。
(2)遇到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
嘴堵耳,以保护[____ ]______。

耳蜗

鼓膜
续表
图名 图片 常考知识点
3.神 经元 结构 示意 图 (1)________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包括[ ____]细胞体和
[________]突起两部分。
(3)[ ____]轴突的外表大都套有
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续表
神经元

①、③

图名 图片 常考知识点
4.反 射弧 结构 模式 图 (1)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
(2)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⑤是__________。
(3)若④受到损伤,针刺①会____
(填“有”或“无”)感觉,____(填
“有”或“无”)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中枢


续表
实验突破
1.测定反应速度
不同的人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图是测量反应速度的实验,当测试者突然放开尺子时,被测试者越早夹住尺子,说明其反应速度越快。
(1)测定时被测者应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但不接触
尺子,被测试者眼睛注视着测试者的______。
手指
(2)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________。比较两人的
反应速度时,每人的重复次数要________。每一次
重复实验应该使用________尺子。
平均值
一样多
相同的
(3)接尺子活动是______反射,随着练习次数的增
加反应速度会______。
复杂
提高
2.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用______和清水配制成
“___________”,把 控制在4.0
以下。
食醋
模拟酸雨
(2)该小组同学应选择___和___
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他们要探
A
C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3)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淋洒模拟酸雨的种子萌发数明显小于另一装置(用清水淋洒)
的种子萌发数(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若两装置的种子萌发数相近,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酸雨抑制种子萌发
酸雨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真题深解读
考点1 (2023·连云港)眼和耳是人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眼球结构中的瞳孔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B.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C.晕车晕船现象与中耳的半规管和前庭有关
D.视觉和听觉都是在脑干的一定区域形成的
思路点拨 掌握眼、耳的结构功能,听觉、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的矫
正是解题的关键。视觉的形成过程: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 玻璃
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的形成过程:声
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
中枢);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对光线起折射作用;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
眼球壁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前
方,造成近视。近视可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晕车晕船现象与内耳的半规
管和前庭有关。
【自主解答】B
考点2 (2021·青岛)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B.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缩手反射与谈梅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不同
D.若⑥受损,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没有感觉
思路点拨 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
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
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如图所示:①是感受器能接
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
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上行传导束,⑦是下行传导束。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谈梅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若⑥受损,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D错误。
【自主解答】D
考点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使用一次性餐具
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数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植树造林能改善空气条件;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改善环境条件。
【自主解答】D
备考勤演练
题库训练
1.(2023·宿迁)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
四处,耳听八方”。可见,视觉和听觉对于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
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凸度过小
B.随意用手揉眼睛,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引发眼部炎症
C.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以免戳伤鼓膜
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2.(2023·自贡)“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是
中国传统健身法,可强身健体。在练习八
段锦的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
位于( )
B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2023·黑龙江)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
B
A.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B.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C.草履虫游向食物
D.朵朵葵花向太阳
4.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D
A.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B.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
C.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⑤
D.若④受到损伤,反射能完成但无感觉
5.下列关于“膝跳反射”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D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叩击膝盖下方韧带小腿前踢
C.大脑能够控制膝跳反射
D.④受损时,只要③完好,膝跳反射仍能进行
6.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
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是( )
B
①佝偻病 ②坏血病 ③呆小症 ④糖尿病 ⑤夜盲症 ⑥侏儒症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7.下列关于控制酸雨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A.排放酸性物质 B.减少煤燃烧
C.使用净化装置 D.减少石油等燃料的燃烧
能力提升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
念不相符的是( )
C
A.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
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
C.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
D.减少对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9.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
作用,利用大小相同且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健康幼鼠30只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操作和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A B C
幼鼠数量 10只 10只 10只
操作方法 定期注射适量生 长激素 定期注射等量生 理盐水 定期饲喂等量生
长激素
实验结果 增重 增重 增重
A.A组和B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B.B组和C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对幼鼠生长无影响
C.A组和C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起效
D.饲喂生长激素失效的原因可能是在小肠内被分解
[提示]C组与B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饲喂生长激素,不能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原因是生长激素的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液分解,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了。
【答案】B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实验探究,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动物 饲养环境 饲料 实验结果
甲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
的成蛙
乙组 正常蝌蚪 A 添加含甲状腺激 素的普通饲料 提前发育成很小
的成蛙
丙组 破坏甲状腺的 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停止发育
丁组 破坏甲状腺的 蝌蚪 池塘水 添加甲状腺激素 的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
的成蛙
(1)甲、乙、丙、丁四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它
们的数量、大小、生长发育状况必须______,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____________。
相同
多次重复实验
(2)表中的A是________,甲、乙两组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
池塘水
甲组
(3)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该结论来自____________的对照。人体在幼年时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
足易患________(填“侏儒症”或“呆小症”)。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甲组和乙组
呆小症
(4)该探究实验结果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该激素通
过__________进入血液。
毛细血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