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 五四运动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 五四运动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6张PPT。五 四 运 动背 景(返回)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主要力量。 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
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
耻情绪
一次大战期间工商阶层
的发展
新思想的传播(返回)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青年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社团的发展(返回)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
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
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
于11月7日全部占领德国租借地胶
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
出二十一条,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
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于日
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的不满,
认为这是国耻,引发了不少反日的
活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在中
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
国在山东的权益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
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
强占山东的借口。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返回)
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
洲各国产业无力东顾,中
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
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
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
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
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
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
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
声援爱国学生的主要力量。 一次大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返回)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沉思:中国作为战胜国,合理的要求为什么却遭到列强的拒绝?公理何在1919.5.4看图探究 完成学习表北京学生(先锋)上海工人阶级(主力军)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6月5日思考:面对学生的爱国行动,北洋政府又是如何对待的?“还我青岛”(五四青年节)A.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曹章陆职务
C.拒绝和约签字合作探究 完成学习表(1)从图中你感受到了人们怎样的一种心情?(2)他们为什么会有那种心情?在全国爱国群众运动的巨大压力下(1)原因:5、五四运动取得胜利(2)果实:四、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1)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精神(返回)爱国,自救,科学,民主。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
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
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
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
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学生和群众的抵制日货,一定条件下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但是随
着一战的结束,中国的社会经济依然无法摆脱遭受日本欺凌的厄运。社 会 经 济(返回)政 治 方 面(返回)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前一个“天安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周恩来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或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六、五四运动的传承热爱国家、勇担责任的精神; 五四运动的发起之时,就是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时。虽然对于当时的青年学子来说,进入学校好好读书,将来就能升官发财。但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名利之间,五四的青年们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亡图强、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自然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热血沸腾的行动,无不昭示出青年学子们满腔的报国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国家、勇担责任的精神,是五四精神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坚持理想、追求进步的精神; 五四运动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处在急剧变革的时期。在各种社会力量纷纷登场,各种社会潮流交错复杂的情况下,当时的青年学子的内心也面临着各种彷徨与苦闷。
然而,这些学子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情况多么复杂,他们始终都坚持着自己的投身社会、振兴国家的理想。一旦认识了真理,他们便义无反顾,追求光明、进步与自由。
对真理的渴望,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是五四精神中永不褪色的一面旗帜。 2014年9月30日,中国将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将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把他们那个群体作为英雄铭碑传颂,作为烈士进行公祭?课堂练习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的星期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此诗反应的史实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护国运动 D.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第二阶段(后期)斗争的中心和主力分别是( )
A.北京、工人 B.北京、学生
C.上海、学生 D.上海、工人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对此你认为认识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B.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标志有( )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
③日本归还山东青岛 ④拒绝和约签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五四运动” 中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7.材料一:“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顾维钧
材料二:“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顾维钧
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1)顾维钧所说的这次“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什么会议?
(2)日本的“如愿以偿”是什么内容?
(3)这件事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1)巴黎和会
(2)日本以《二十一条》为借口在巴黎和会上得到了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8.材料一: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材料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紧接着,全国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1)根据学生的口号,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从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身上学到怎样的精神?
(3)结合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2)“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
(3)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