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中一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教学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能从多角度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认识简单原电池的结构,初步构建原电池模型。 3、通过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探究,体会“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认知模式,发展探究能力。 4、了解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的特点。教学内容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特点及原理。 难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特点及原理。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生展示预习检测和预习时的疑惑,为课堂问题解决准确定位。 【引入】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火力发电过程中,化学能经过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间接转化为电能。其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关键。 展示我国发电结构图的两张图片 火力发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发电类型,但清洁能源的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思考与交流】能否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会造成能源危机 2、煤炭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 3、经多次转换,能量损耗大,燃料的利用率低 【提问】有没有一种装置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回答】电池 【学生实验探究一】电流的形成 【实验6-3】 (1) 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 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观察、比较导线连接前后的现象。 (3) 如图6-6所示,用导线在锌片和铜片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学生展示】用平板展示实验现象,为教师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做出铺垫。 现象:当锌片与铜片插入稀硫酸时,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气泡产生;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相连后,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串联电流表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提问】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回答】Zn 比Cu活泼,用导线连在一起时,Zn片失去的电子变成Zn2+进入溶液。 锌片:Zn-2e- = Zn2+(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流向Cu片, 溶液中的H+由于电场作用下移向Cu片得电子被还原成H2。铜片:2H++2e- = H2 ↑(还原反应) 【教师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原理是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可以使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通过导体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学生实验探究二】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实验序号第一组:实验①②③④ 实验装置 ① ② ③ ④ 能否构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条件一实验序号第二组:实验⑤⑥⑦ 实验装置 ⑤ ⑥ ⑦能否构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条件二实验序号第三组:实验⑧⑨ 实验装置 ⑧ ⑨能否构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条件三实验序号(四)第六组:实验⑩ 实验装置 ⑩ NaOH溶液 能否构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条件四【自主小结】原电池构成条件 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构成原电池。 具体条件是: ①具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 ②溶液: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导线: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学生实验探究三】 【素养提升】水果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体会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思考 :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构建: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画出思维导图。 【作业布置】 每个小组查找一种新型电池的信息(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应用), 合作撰写调查报告,下节课进行汇报展示。 【教学反思】 “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探究活动,通过制作水果电池、简易电池和趣味电池演示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应用原电池原理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及其性质、作用。不仅使学生学习、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能巩固其对原电池装置的认识,将教材隐含的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原电池电极的选择等重要知识点显性化地落实。(共34张PPT)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人教版高一年级下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20XX.05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一步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能从多角度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012、认识简单原电池的结构,初步构建原电池模型。023.通过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探究,体会“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认知模式,发展探究能力。03学习目标4、了解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的特点。04火力发电厂思考:我们的教室用电是如何产生的?二、化学反应与电能1.火力发电——燃煤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料)燃烧热能蒸汽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关键:燃烧反应(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火力发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发电类型,但清洁能源的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我国发电结构①使用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②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SO2、CO等)及粉尘,污染环境;③能量经过多次转化,能量利用率低。思考:火力发电有什么缺点?化学能(燃料)燃烧热能蒸汽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直接【学习任务一】原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化学电池(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1)【实验探究】实验6-3 探究电流的形成过程实验 步骤 步骤1:将锌片和 铜片插入盛有稀 硫酸的烧杯中 步骤2:用导线连接 锌片和铜片 步骤3:用导线在锌片和铜片之间串联个电流表实验 装置2.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铜片:没有气泡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片:逐渐溶解铜片:有气泡产生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铜片上产生气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锌片与铜片相连时,有电流产生,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u ㈩Zn㈠---Zn2+H+H+e-沿导线传递,产生电流SO42-总反应式:Zn +2 H+ = Zn2+ + H2 ↑微观探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电势差外电路电子的定向移动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负极正极Zn-2e-=Zn2+2H++2e-=H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电势较低电势较高根据学习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二】的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学习任务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第一组探究电极材料实验序号 第一组:实验①②③④实验装置① ② ③ ④能否构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条件一①能 ②能 ③不能 ④不能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石墨等)第二组探究溶液类型不能 能 能两极必须插在电解质溶液中实验序号 第二组:实验⑤⑥⑦实验装置⑤ ⑥ ⑦ 能否构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二第三组探究电路闭合情况实验序号 第三组:实验⑧⑨实验装置 ⑧ ⑨能否构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条件三能 不能两极与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第四组探究原电池反应实质实验序号 第四组:实验⑩实验装置 ⑩能否构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条件四必须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CCuNaOH溶液原电池的构成要素①一般要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前提)②一般要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③电解质溶液④形成闭合回路(两极一液成回路 )模型建构(3)在以上实验探究结果,电池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有哪些?例题、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A.①②③⑦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⑦A学以致用近年来野外生存的真人秀节目在各大卫视频繁播放。某节目中野外生存达人用一个柠檬、一排铜钉和一排锌钉制作的水果电池用于野外生火。【素养提升】目的: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和制作水果电池,体会原电池的构成要素。用品:水果(苹果、柑橘、柠檬等),铜片、铝片、导线、小型用电器(发光二极管、电子音乐卡芯、数字表),电流表。思考 :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什么?【学习任务三】水果电池的设计与制作原电池装置的生活应用一次电池:放电后不能再次充电的电池(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无法逆向进行),如锌锰干电池。二次电池:放电后可再次充电的电池(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再充电时可逆向进行),如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学习任务三】原电池装置的生活应用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优点 体积小、便于携带 环保、可多次反复利用、自放电能力强缺点 自放电能力小 需携带充电工具、安全性能有待提高新型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如氢气、甲烷、乙醇)和氧化剂(如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装置,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垃圾分类,电池回收,环境保护,从你我做起!自主总结生活中常见电源的特点作业布置:每个小组查找一种新型电池的信息(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应用), 合作撰写调查报告,下节课进行汇报展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课件.pptx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mp4 原电池构成条件地三组探究电路闭合情况.mp4 原电池构成条件第一组探究电极材料.mp4 原电池构成条件第二组探究溶液类型.mp4 原电池构成条件第四组探究原电池反应实质.mp4 水果电池的设计与制作.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