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模块二任务1 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与预防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模块二任务1 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与预防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模块二任务1《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与预防》教学设计
学习指导 教学对象
教学日期 课时 4课时
教学地点 幼儿急救模拟实训室 课程性质 理实一体
课 题 《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与预防》
使用教材 《学前儿童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对》
学情 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大都体验过呼吸困难的感受,但她们对幼儿呼吸困难的危害以及应急处理的流程缺乏系统认知。同时,学生在国防教育和电视媒体中对心肺复苏有初步的学习,但因缺少系统理论和规范化操作的练习,学生的操作有较多错误或不规范点。此外,对于能在课堂上模拟心肺复苏的练习,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意愿。
教材 分析 幼儿呼吸困难可能严重威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掌握其规范的应对流程与急救方法对保教人员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涉及到多种急症和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模拟操作流程与方法是本课重要目标。
教学 目标 知 识 能 力 态 度
1.知晓幼儿呼吸困难的典型体征、对幼儿健康的危害及常见原因。 2.熟记幼儿心肺复苏术的规范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说出幼儿呼吸困难的主要预防措施。 4.能根据初步伤情评估,按规范操作要求模拟为呼吸困难的幼儿实施应急处理。 5.能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6.懂得及时、规范的应急处理对呼吸困难幼儿健康与生命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与难点 重 点 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流程
难 点 幼儿心肺复苏术的规范化操作
教 学 准 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教材第二模块任务1内容。 (2)学习微课《幼儿心肺复苏术》与《一岁以内婴儿心肺复苏术》。 (3)阅读案例材料《午睡中的危机》,完成思考题及预习测试。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和预习测试成绩,找出易错点。 (2)熟悉本课次教学内容、流程及教学资源。
3.材料准备 幼儿急救模拟实训室、移动终端(手机或pad)、多媒体设备、教学用音视频资源、课程教材、小组移动白板、儿童心肺复苏模型、一次性CPR面罩若干份。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 任 务 导 入 (1)引导案例分析 呈现案例《午睡中的危机》,引导学生对案例中保教人员的应急处理进行分析与评价。 (2)导入学习任务 点评学生回答并导入本课次学习任务: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与预防。 阅读并分析案例,回答问题,认识及时、规范处理幼儿呼吸困难对幼儿健康的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与思考中认识到学习本课知识的重要性。
二、 任 务 分 析 (1)分析1——呼吸困难的体征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预习和生活经验,概括出幼儿出现呼吸困难时的典型体征。 ·点评学生回答并小结。 (2)分析2——呼吸困难的危害 ·组织学生进行“捂鼻呼吸”、“憋气”等小实验,体验呼吸困难的感受,认识呼吸困难的危害。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预习,概括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对幼儿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 ·点评学生回答并小结。 (3)分析3——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预习及生活经验,概括出幼儿发生呼吸困难急症的常见原因。 ·点评学生回答并小结。 (1)回顾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经验概括幼儿呼吸困难时的典型体征,并倾听教师小结。 (2)参与课堂小实验,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呼吸困难可能的危害,并倾听教师小结。 (3)回顾教材内容,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归纳幼儿出现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 通过课堂互动与小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生活经验来梳理幼儿呼吸困难的典型体征、主要危害及常见原因等理论知识点。帮助学生为后面学习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方法做理论准备。
三、 任 务 实 施 1.活动一:组织心肺复苏术模拟操作 (1)熟悉操作要点 呈现微课《幼儿心肺复苏术》,引导学生观看幼儿心肺复苏术模拟规范操作,并记录操作中的关键点。 (2)示范规范操作 教师按步骤进行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模拟规范操作示范,学生进行观摩。 (3)小结操作关键点 引导学生结合微课和教师示范操作,小结并归纳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并强调操作中的主要关键要点。 (1)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幼儿心肺复苏术的规范化模拟操作,并记录主要步骤及关键点。 (2)观摩教师现场模拟操作示范,重点关注模拟操作关键要点。 (3)参与归纳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及操作关键点,认识规范操作对提高心肺复苏质量的意义。 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和教师现场观摩,进一步熟悉幼儿心肺复苏术的规范操作步骤及要点,减少后面课堂模拟操作中的失误。
2.活动二:组织心肺复苏术规范练习 (1)模拟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依次进行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单人模拟操作练习。 ·要求:组员进行模拟操作时,组内其他同学使用表格《一岁以上幼儿心肺复苏术模拟操作评价表》对其操作进行评价。 ·教师巡视并观察学生操作,记录下操作中的问题。 (2)模拟操作分享 结合评价表及小组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在幼儿心肺复苏的模拟操作练习中的收获及不足。 (3)点评与小结 教师倾听小组代表发言,并小结学生在模拟幼儿心肺复苏操作过程中的改进与不足,同时强调错误的或不规范的心肺复苏操作可能对幼儿健康与生命造成的危害。 (1)参与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模拟操作练习,观摩其他组员操作,并使用评价表对其他组员进行评价。 (2)倾听各小组代表分享模拟操作中的收获和小结。 (3)倾听教师对同学模拟幼儿心肺复苏操作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小结。 通过幼儿心肺复苏术模拟操作练习,改进对课前小组模拟中出现的不足,并为每一个同学提供幼儿心肺复苏术规范化操作的练习机会,同时在小组互评和教师小结中树立规范操作意识。
3.活动三:组织婴儿心肺复苏术规范练习 (1)熟悉操作要点 呈现微课《婴儿心肺复苏术》,引导学生熟悉婴儿心肺复苏术模拟规范操作,并对比婴儿与幼儿心肺复苏操作的不同之处。 (2)示范规范操作 教师按步骤进行婴儿心肺复苏术的模拟规范操作示范,学生进行观摩。 (3)模拟操作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依次进行婴儿心肺复苏术的单人模拟操作练习。 ·教师指导操作,并进行小结。 (1) 观摩微课视频,记录及教师现场模拟操作示范,了解婴儿心肺复苏规范操作步骤及方法。 (2)积极参加小组模拟操作练习,熟悉婴儿心肺复复苏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摩微课和教师现场模拟操作,了解婴儿心肺复苏操作的步骤及不同之处。然后,在模拟操作练习中熟悉婴儿心肺复苏的操作要求。
4.活动四:组织呼吸困难的小组模拟综合实训 (1)提出综合实训要求 组织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自拟情境和角色,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幼儿发生呼吸困难时规范应急处理的全过程。 要求①:一组表演时,其他组学生使用《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模拟综合实训评价表》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要求②:注意最大程度减少幼儿伤痛和心理安慰与疏导。 (2)观摩学生表演,记录各组表现。 小组分工合作,参与小组课堂综合模拟实训,展示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过程。 然后,观摩其他组同学模拟表演,使用评价表对各组表现进行评价打分。 通过小组课堂综合实训来模拟幼儿发生呼吸困难时的应急处理过程,在模拟实践与小组相互评价中并提高学生对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 任务 评价 (1)组织学生参与评价 组织学生根据小组模拟综合实训评价表的记录,各小组对幼儿呼吸困难的模拟应急处理过程进行组内自我评价及不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 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情况对各小组模拟操作进行点评,同时对学生本课次的整体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1)对自己、本组成员及其他组同学的模拟综合实训进行评价,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点评与建议。 (2)倾听教师对各小组的模拟操作和课堂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点评。 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来改进小组模拟综合实训中的不足。同时,帮助学生从整体角度认识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五、 任务 总结 (1)引导归纳呼吸困难的预防措施 发布案例视频《孩子被遗忘校车致呼吸困难》及《塑料薄膜盖脸孩子窒息病危》,引导学生结合视频案例及幼儿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概括出托幼园所预防幼儿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措施。 ·点评学生回答并小结。 (2)梳理本课知识点 呈现本课主要知识框架,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次所学知识点与技能点。强调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关键点: ·尽快评估伤情 ·规范实施心肺复苏 ·及时联系120与家长 (3)强调处理呼吸困难的综合素养要求及价值 强调保教人员在为发生呼吸困难的幼儿实施处理过程中的仔细观察、及时反应、规范处理、人文关怀、有效沟通等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1)观看案例视频,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概括幼儿呼吸困难的的预防措施,并倾听教师小结。(2)参与课堂互动,概括与梳理本课知识点,记录呼吸困难应急处理关键点。 (3)倾听教师小结,提高任务实施过程中对仔细观察、及时反应、初步评估、规范处理等综合职业素养的养成意识。 通过对本课知识点的概括与梳理,以及对课堂任务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对保教人员观察能力、专业技能、急救素养的养成。
作 业 请尝试以流程图的形式将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过程呈现出来。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建议: 本课次教学内容建议4课时。本课次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结合课堂观摩与模拟操作练习,熟悉幼儿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流程,并基本掌握幼儿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步骤及关键技术要点,同时在案例分析中渗透规范意识、人文关怀及责任意识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