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图片+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罗斯福新政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图片+视频)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八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初级中学校 罗国全
汽车只卖100美元,你要吗?
为什么这么便宜?
第8课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学 习 路 线 图(一)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背景:
原因:
表现:
特点:
影响:(重点)
一战后;经济中心、繁荣;危机—财政信贷、股票
经济高速发展 危机因素增长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金融危机)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农产品“过剩”;
农户破产;人民生活困难
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经济影响:(P49)
政治影响:激化了国内、国际各种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二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半数银行倒闭;
10万多家企业破产;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的表现:
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等待救济的失业者
美 国:1700万工人失业(占三分之一以上)
资本主义世界:3000万工人失业
农场主倾倒过剩的牛奶
贫民在垃圾堆里找吃的
“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100余万农户破产。
这是真正的过剩吗?
“胡佛小屋”
儿童用贬值的货币做积木游戏
/
100万
/
/
33.1﹪
意大利
1931年
2415次
300万
50﹪
/
32.5﹪
日本
1930~1932年
1000多次
600万
70﹪
30﹪
40﹪
德国
1929~1933年
4900次
1700万
70﹪
/
31.5﹪
美国
/
3000万以上
2/3
/
1/3以上
资本主
义世界
工 人 罢
工 次 数
工人失
业人数
对外贸
易缩减
农业产
量下降
工业生
产下降
项目
国名
美国、德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最为沉重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统计表
学 习 路 线 图(二)
罗斯福
新 政
目的:
特点:
措施:
影响:
评价:
摆脱经济危机,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财政方面—整顿银行
工业方面—实施“产业复兴法”
农业方面—缩减产量,稳定价格,贷款补偿
1.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2.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调整劳资关系;
3.兴建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罗斯福
“新 政”
的影响
(重点)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深远影响:
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在一定程度上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美国的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其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国内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罗斯福
“新 政”
的 评 价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进步性:
局限性:
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背景:
原因:
表现:
特点:
影响:(重点)
罗斯福
新 政
目的:
特点:
措施:(重点)
影响:(重点)
评价:
课堂学习测评
1.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
 A.缩减农业生产       B.恢复银行信用
 C.实施“产业复兴法”     D.发展对外贸易
2.为罗斯福新政缓和劳资关系的措施是(  )。
 A.实施“产业复兴法”     B.允许工人组织工会
C.以工代赈 D.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3.下列有关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B.危机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
 C.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D.危机席卷整个世界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调整农业政策
C
B
D
C
5.罗斯福新政中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
 A.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    B.限制工作日时数
 C.规定工资标准       D.整顿银行
6.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   )。
 A.国家干预和指导工业    B.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
 C.国家控制和调节金融    D.国家扩大对外贸易
7.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有人认为完全不起任何作用。
 这两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
  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为罗斯福新政的最终目的是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就无法化解,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美国就无法避免新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有一定作用。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1929-1933年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A
B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
1.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21教育网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C.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D.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
2. 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刊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3. 下表是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据材料判断当时“新政”的措施是
单位(周) 调整前 调整后
最高工时 55小时 40小时
最低工资 60美分 12美元
A.整顿金融业( )
B.对工业的调整
C.调整农业生产
D.兴办公共工程
4. 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一措施起到了( )
A.恢复银行信用 B.减轻农业生产损失
C.提供就业机会 D.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控
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
6. “在30年代,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
A.“科技立国”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 D.改革开放
7.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了危机
C.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D.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应对危机最成功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美国
9. 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为了完成上述“最首要的任务”,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实施“产业复兴法” B.稳定农产品价格
C.推行“以工代赈” D.颁布“社会保障法
10.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 )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B.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
C.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请回答:
(1)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状况,美国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调整工业生产?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政府是如何“给人民以工作机会”的?这样做还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21cnjy.com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美国政府面对困境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D B B A D C B
11. (1)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2)政府直接招雇大批失业工人,兴建公共工程。
完成国家急需的工程,促进和重组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7张PPT)
罗斯福新政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析新政背景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造成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 胡佛和罗斯福面对严重危机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自由放任政策;实行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 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选民,你会把选票投给谁? 为什么?
  胡佛的竞选主题是“促进自愿主义、个人自由主义、联邦不对市场进行经济干预……”
     ——《美国通史》
  罗斯福在竞选中承诺:“我向你们保证,我不会让你们空欢喜一场的。我会把新政贯彻到每个方面……
      ——《罗斯福传》
析新政背景
1.面对工业的状况,胡佛采取什么做法?请结合课文说说胡佛政策的结果。
2.通过比较,你认为罗斯福的新政和胡佛的政策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行动或政府声明而恢复。经济的创伤必须要靠经济机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来治愈。……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
——1930年胡佛国情咨文
胡佛召集企业界巨头、劳工领袖进行会议,双方暂时达成了相互合作的君子协定,企业家保证不降低工资、工人承诺不组织罢工。但很快企业界巨头们首先背叛了胡佛,所谓的君子协定也宣告破产。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演讲
1933年6月罗斯福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复兴管理署,指导劳资双方订立 “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工人工资标准以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如果企业违规,总统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
NO!
YES!
析新政背景
“我的朋友们,你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并不是把这笔钱放在保险库里。银行是把你们的钱用于许多不同形式的投资,换句话说,银行把钱用来使工农业的轮子保持运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留存的)钱是完全足够普通公民对现款的需要的。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在被子底下更安全。”
——1933.3.12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到银行挤兑的人们
材料说明了什么?
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全国银行歇业三天进行整顿审查,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能重新开业。
看新政遏危机
解决危机首先从银行业开始,提升人们信心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演讲
1933年6月罗斯福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复兴管理署,指导劳资双方订立 “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工人工资标准以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如果企业违规,总统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
析新政背景
罗斯福通过什么措施来遏制危机的?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制定了有关劳工权利的立法,给予工人最低工资和工时限制保护。
看新政遏危机
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采取哪些做法?
田纳西工程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可从建造的工程、受益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来分析。)
工人到65岁可以得到退休金。失业者每周可领到15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长期发放救济金。
        ——1935美国《社会保障法》
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罗斯福
看新政遏危机
政府为什么要设立专门机构修建田纳西工程?
该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具有建水电站的天然优势
这一地区河区经常泛滥,修建水电站可控制水量,并向周边地区提供水力发电和灌溉。
该地区位于美国东南部,历史是最究困的地区之一。通过建水站修建可发展航运,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复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修建水电站还可以招募大量工人,解决失业。
政府为什么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解决失业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以工代赈不仅能够提供国家建设所需的人力,还能够解决失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从人文角度看,它给予失业者以尊严在,让他们能够通过工作而非政府救济的方式 摆脱危机,改善生活。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政府和民众共同营造的,在新政中广泛实施。
资料2: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据此成立了社会保障局,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帮助那些无力养活自己的人,它使美国走上通往福利国家的道路。
领到社会保险卡的人
看新政遏危机
罗斯福通过什么措施来遏制危机的?
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退休工人能够获得养老金,失业者可以获得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和残疾人能得 到补助
“我的朋友们,你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并不是把这笔钱放在保险库里。银行是把你们的钱用于许多不同形式的投资,换句话说,银行把钱用来使工农业的轮子保持运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留存的)钱是完全足够普通公民对现款的需要的。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在被子底下更安全。”
——1933.3.12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能发挥什么作用?
看新政遏危机
鼓舞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罗斯福
新 政
目的:
特点:
措施:
影响:
评价:
摆脱经济危机,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财政方面—整顿银行
工业方面—实施“产业复兴法”
农业方面—缩减产量,稳定价格,贷款补偿
1.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2.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调整劳资关系;
3.兴建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看新政遏危机
罗斯福
“新 政”
的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深远影响:
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在一定程度上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美国的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其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国内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看新政之影响
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
——1935年 美国右翼人士
“新政”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的途径。
——美国史专家 刘绪贻
新政之借鉴
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办法,为资本主义注入的新的活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罗斯福
“新 政”
的 评 价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进步性:
局限性:
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历史人物的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