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婴幼儿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 课件(共41张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婴幼儿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 课件(共41张PPT)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六章
婴幼儿托育人员
的职业伦理
1. 了解我国婴幼儿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具体内涵与价值。
2. 了解我国婴幼儿托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落实践行的职业伦理规范。
3. 了解我国婴幼儿托育人员提升职业伦理修养的目标、内容与具体途径。
学习目标
案例导入:
何女士将2岁半的儿子小童送往某托育机构上早托班。可是一段时间后,小童经常晚上从睡梦中哭醒。感到疑惑的何女士在查看该托育机构的监控录像后,发现孩子在午休时多次遭到托育人员的推搡、掐拧、拖拽或被推入消防通道。孩子受到惊吓,所以经常在半夜哭醒。
第一节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内涵与价值
第二节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实践
第三节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实践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内涵与价值
第一节
(一)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内涵
一、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内涵与特征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是职业伦理的特殊表现形式,具体是指托育人员在从事托育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调节从业人员自身与他人、社会或集体等相互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的伦理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特征
一、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内涵与特征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3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要求具有全面性和严格性
1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贯彻具有较强的自觉性
2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影响具有潜在的深广性
4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5
(一)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价值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价值与作用
3
1
2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是履行托育工作基本职责的根本依据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是促进从业人员道德品质完善的必要之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是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主要条件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4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价值与作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作用
(2) 促进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
(1) 促进婴幼儿身心协调充分发展。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对婴幼儿的作用
1.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对婴幼儿的作用
2.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对托育人员的作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作用
(1)
坚定职业伦理信念,提升伦理道德自觉性。
(2)
提升职业素质和婴幼儿照护水平
(3)
提升职业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价值与作用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将促进托育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为该行业所有从业人员提供了系统的发展方向,可帮助托育人员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追求自我进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队伍质量提升。行业队伍以及整体托育实践质量的提升,将综合性地促进托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3.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对托育行业发展的作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价值与作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作用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托育人员经由职业、生活等方面,与社会形成了较为广泛且紧密的联系。
托育人员通过工作中与婴幼儿、家长、同事等的直接联系,通过亲自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通过影响自己的家庭、亲友,能够将自身优秀的伦理道德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对方,从而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愈加广泛而深刻的有利影响。
4.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价值与作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作用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实践
第二节
一、 托幼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一) 托幼关系概述
托幼关系具体是指托育人员与婴幼儿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关系。只有建立起托幼关系,家托关系、托育机构中的同事关系才具有存在的基础。因此,在托育机构产生的众多关系中,托幼关系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种关系。
一、 托幼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一) 托幼关系概述
托幼关系具体是指托育人员与婴幼儿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关系。只有建立起托幼关系,家托关系、托育机构中的同事关系才具有存在的基础。因此,在托育机构产生的众多关系中,托幼关系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种关系。
托幼关系是一种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
从关系内容上来看,托幼关系包括托育人员为婴幼儿身心发展服务的关系;
从关系层次上来看,托幼关系首先是浅表性的行为关系,即照护与被照护的关系,其次还涉及更进一步的情感交流关系以及更深层次的法律关系等;
从关系主体上来看,托幼关系既是托育人员与婴幼儿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人与社会人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
一、 托幼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一) 托幼关系概述
良好的托幼关系,将会对婴幼儿当下和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良好的托幼关系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发育与成长。
其次,良好的托幼关系可以促进婴幼儿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 托幼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一) 托幼关系概述
1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全心爱护婴幼儿。
2
恪守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科学照护婴幼儿。
3
保持耐心与好奇,倾听尊重婴幼儿。
一、 托幼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二) 托幼关系的伦理调适
二、 家托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一) 家托关系概述
家托关系指的就是以家长为主体的家庭与以托育人员为代表的托育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托育人员应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与婴幼儿家长沟通交流,与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婴幼儿的发育成长。
家托关系的质量与婴幼儿生长发育之间联系紧密。
二、 家托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二) 家托关系的伦理调适
3
尊重每一位家长
与家长平等合作
树立服务意识,为家长提供参考
添加标题
1
2
三、 同事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一) 同事关系概述
同事关系是指托育机构中的托育人员之间、托育人员与领导或其他职工交往合作的关系。
相处融洽、氛围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助于托育人员的身心愉悦,进而有助于托育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
合理竞争、积极向上的同事关系,能够激发托育人员终身学习的动力和无限的发展潜能。
三、 同事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二) 同事关系的伦理调适
尊重同事
有益竞争
团结协作
托育人员在开展有益竞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伦理道德,避免出现作弊、恶意诋毁同事等恶性竞争事件。
第二,竞争应在良好的协作氛围中进行。没有良好的协作氛围,托育人员间的竞争就可能背离社会基本的伦理价值体系,最终的结果无论是对托育人员自身还是对集体都是极为不利的。第三,托育人员应具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 同事关系中的职业伦理实践
(二) 同事关系的伦理调适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修养
第三节
一、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含义与价值
(一)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含义
伦理修养指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伦理要求,对自身伦理意识和行为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活动。
明确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含义与价值,是提高托育人员伦理道德觉悟水平,培养托育人员伦理品质的基本前提。
托育人员伦理修养与托育人员伦理教育不同。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意义
一、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含义与价值
加强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是托育人员自身职业伦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
01
02
加强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是婴幼儿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03
加强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目标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目标是对托育人员伦理修养预期结果的一种价值限定,反映了托育人员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规定了托育人员应该具备的伦理标准,影响着托育人员伦理修养内容的确定以及途径和方法的选择。在整个职业伦理修养的过程中,目标起着主导性作用。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目标
(一) 公民伦理道德目标
托育人员伦理修养的基础目标是公民伦理道德目标。托育人员首先是公民,应当通过自觉的伦理修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具有公民的健全人格和基本素质,这体现了托育人员伦理目标设计的广泛性原则。
(二) 托育人员伦理道德目标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目标
a
诚实守信,在与家长、同事的沟通中真实诚恳;
01
自尊自强,自觉遵守托育人员伦理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02
尊重爱护婴幼儿,在无差别关爱婴幼儿的同时考虑到婴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03
敬业奉献,对托育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教研精益求精,不断反思进步。
04
(三)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指托育人员通过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在促进托育人员自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婴幼儿的全面发展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目标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一) 提高托育人员对职业伦理的认识
对托育人员职业伦理规范的认识,是托育人员职业伦理认识的基础。
对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价值的认识,是提高托育人员职业伦理认识的前提。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认识还包括对婴幼儿成长、教育规律的认识。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二) 陶冶托育人员对职业伦理的情感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情感是托育人员根据一定的职业伦理观念,在处理相互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在职业伦理品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和调节作用。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情感既是把职业伦理意识转变成职业伦理意志和行为的持续动力,同时也具有评价行为和调节行为的作用。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二) 陶冶托育人员对职业伦理的情感
在发展职业伦理修养的过程中,托育人员要努力培育的情感主要有对托育事业的追求、对婴幼儿的关爱、对同事的尊重和友谊、自尊感、责任感。
01
02
对托育事业的追求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伦理情感,照护、教育婴幼儿是一项崇高而利在千秋的事业,它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03
托育人员只有培养这种伦理情感,才能把自己的命运和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三) 磨炼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意志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意志表现为其在伦理实践中克服困难的勇气。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意志表现为其在伦理实践中战胜诱惑的能力。
锻炼坚强的职业伦理意志,是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必然环节。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意志表现为其在伦理道德生活中的自制力。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四) 坚定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信念
树立坚定的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信念,是职业伦理修养的核心问题。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信念是托育人员对职业理想、职业规范等坚定不移的信仰,是深刻的职业伦理认识、炽热的职业伦理情感和顽强的职业伦理意志的统一。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五) 培养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行为和习惯
提高职业伦理认识是进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职业伦理情感和锻炼职业伦理意志是把职业伦理认识转化为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职业伦理信念是职业伦理修养的关键;养成优良的职业伦理行为习惯是职业伦理修养的结果。
四、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提升的方法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托育人员要提高职业伦理修养,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首先,托育人员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学习。
其次,托育人员应扎实掌握与托育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
最后,托育人员还应当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托育人员要积极投身托育工作实践中。只有通过托育工作实践,托育人员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也只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职业伦理习惯上的某些不足,并努力在实践中克服纠正,使伦理习惯臻于完善。托育人员只有在自己的托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把理论认识转化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并形成具有稳定倾向的行为习惯。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二) 在不断反思中进步
在不断反思中进步
托育人员要做到自觉自省,即自觉进行内心的省察、反思。
托育人员要经常反思,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容
(三) 向榜样模范学习
托育人员的职业伦理修养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外力共同协作、不断积累进步的过程。托育人员需要长期努力,将对职业伦理的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将他律逐步转化为慎独自律,在点滴小事中反思积累,防微杜渐,不断提升职业伦理修养,为婴幼儿良好保教氛围的创设提供精神和伦理支持。
思考与练习
1. 《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准则(试行)》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托育人员在职业实践中的伦理认知与行为表现进行了规范?
2.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影响的深广性具体表现在哪些维度?
3. 学习和践行托育人员职业伦理对托育人员本身具有怎样的作用和价值?
4. 良好的托幼关系会对婴幼儿产生何种积极影响?
5. 托育人员在日常职业实践中,会经常面对哪三种重要关系?
6. 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托育人员应当遵循哪些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7. 托育人员在开展有益竞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8. 托育人员职业伦理的修养目标包含哪三个维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9. 托育人员如何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自我的职业伦理修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