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课件(共31张PPT)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课件(共31张PPT)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学前儿童学习心理
目 录
Contents
01. 学习和学前儿童学习
02. 学前儿童学习的个体差异
PART 1
学习和学前儿童学习
一、学习
1、学习的一般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二、学习的分类—加涅
信号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
系列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
多种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原理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
系列学习
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五方面的结果—加涅
1.智慧技能: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
2.言语信息:通过言语讲述传达某种信息的能力;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是控制学习者自身内部技能的能力。
4.动作技能:各个相关动作组织成一个连贯的、精确的完整动作的能力;
5.态度:学习者获得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倾向。
奥苏贝尔学习分类
1.根据学习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习者来说,学习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不需要学习者主动学习,要求把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身知识。
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学习者的任务是发现,将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知识。
奥苏贝尔学习分类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与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
意义学习: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建立了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二、学前儿童学习
婴儿期学习与发展特点
学步儿期学习与发展特点
学前期学习与发展特点
婴儿期学习与发展特点
1.婴儿期是什么样的
依赖他人—逐渐独立;哭泣、咿咿呀呀交流—使用少量词汇;满足身体需要—社会性需要,利用感觉和运动与操作能力探索世界。
2.婴儿期需要什么
给予活动空间和活动机会;需要有物品的场所;需要关键人与之交流。形成信任感,形成依恋关系。
学步儿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
1.学步儿期是什么样的
身体运动和灵敏性、语言理解与表达取得发展;
会走动想要自己做事情;有一股驱动力使身体探索每一件事情及每一个接触到的人;无控制力,自我中学;
做中学,将自己视为拥有私人物品的个体;攻击性回应他人。
2.学步儿需要什么:接受他们现在的样子;欣赏他们在建立自我意识过程中的兴奋和努力,培育自主感;帮助学会分离。
学前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
1.学前期是什么样的
希望了解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以及怎样才能在其中发挥作用;急切渴望顺应他人;体验与同伴交往;对成人的照料和持续帮助的依赖减弱;利用“交谈”自身、他人、世界。
2.学前期需要什么
形成主动感;为儿童提供“能做事,能成功,并且有很多好主意。”;游戏是适宜的学习媒介;行为规范社会化,道德感发展。
学前儿童学习的个体差异
一、学前儿童智力差异
智力:使人能够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主要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构成。
纵向水平差异:智商差异,即智商高低;
横向结构差异:多元智力
纵向水平差异
1.第一个测量智力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2.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和韦克斯勒学生智力量表(WISC)、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PPSZ)
3.在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中,智商极高和极低的儿童并不多见,绝大多数儿童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差异不大,智商相对比较集中。
智力在横向结构上的差异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1.与物体无关的智能
语言智能—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的深层内涵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新闻播报员
音乐智能—指人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作曲家、指挥家、乐师、制造乐器者。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2.与物体相关的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 如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等
空间智能——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计他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
身体—运动智能:人能够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
自然观察智能: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能力。植物学家、猎人、生态学家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3.与人相关的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核心是察觉并区别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
内省智能: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神学家、心理学家。
多元智能启示
1.多元智能中八种智能彼此独立,一种智能好,另一种智能可能很差,很少有人样样突出;
2.每个人各种智能先天潜质不同。有人语文、音乐好,但社交差。
3.对儿童多元智能评价,不是为了区分儿童的优劣,而是发现每个儿童智能潜力和特点,帮助其实现个性特色发展。
4.通过评估找出智能弱项找出最佳学习方式。
5.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种路径,满足不同智能优势的的儿童以他们擅长的方式的学习。
学前儿童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者的生理差异
邓恩学习类型理论
学前儿童认知风格差异研究
学习风格: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称为学习风格,也教学习方式。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焦虑、兴趣、态度等。
学习者的生理差异
邓恩的学习类型理论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偏好或是倾向。
环境类要素:热闹或安静、光线强弱、温度高低;
情绪类要素:自我激发动机、家长激发动机、检查性、学习责任感;
社会性要素:独立或结伴、与成人、不同的人;
生理性要素:听觉、视觉、动觉、最佳时间段;
心理类要素:大脑加工信息的方式偏好。分析或综合;沉思或冲动
学前儿童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
威特金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1.场独立型:判断客观事物时,用自己内部的参照,在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场依存型: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以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豪兹曼和科莱 粗放型与敏锐型
1.粗放型:用先前贮存的事件来同化新事件,或与简化知觉。
2.敏锐型:凸显当前知觉事件,把它与之前贮存的事件区别对待。
沉思型—冲动型
1.沉思型: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办法,然后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
2.冲动型:遇到问题时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容易发生错误。
沉思型儿童阅读成绩好,再认测验及推理测验更好,创造性设计中成绩较好
吉尔福德 聚合型—发散型
1.聚合型: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聚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的正确的解答,从多到一。
2.发散型: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特征,表现为个人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观念发散到各个方面。产生多种答案。“一题多解”
格里乔克 具体顺序性—具体随机性
1.具体顺序学习者:喜欢直接、逐步、有序,以感觉为基础的学习;
2.具体随机学习者:尝试—错误、以知觉和独立的学习方法学习。
3.抽象顺序学习者:采用分析的、逻辑的学习方法,喜欢言语教学;
4.抽象的随机学习者:采用整体的、视觉的学习方法,喜欢以一种没有结构的经验式的方式学习信息。
科顿 适应者—革新者
1.适应者:偏向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2.革新者:把事情做得与众不同
学前儿童左右脑优势的差异
1.左脑型
学习工作积极主动,爱用言语的、逻辑的方式处理信息,对细节问题特别敏感,善于分清主次,抓重点,做事自觉、计划、有条理,有责任心。
2.右脑型
容易接受新东西、空间概念强、以知觉方式处理信息、善于把握整体、喜欢灵活的规则和活动,喜欢趣味性、形象性的学习材料。
3.左右脑混合型
兼有右脑型和左脑型的特点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