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入园体检与定期体检 课件(共35张PPT)(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入园体检与定期体检 课件(共35张PPT)(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学前儿童健康照护
任务1:入园体检与定期体检
教学用时:2课时
(1)知晓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及主要内容。
(2)熟悉儿童入园体检的意义、内容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3)熟悉儿童定期体检的意义、内容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4)能根据儿童入园体检与定期体检中的异常问题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5)能认同幼儿入园体检、定期体检的重要价值,积极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
1.本课次学习目标:
(1)预习教材“任务1”内容,提出疑问。
(2)扫码完成预习测试题,并记录测试结果。
(3)结合课程预习,完成探索活动的思考题。
2.学习前准备:
张老师是刚来到阳光幼儿园的实习老师,本学期她将跟着幼儿园的保健教师、带班教师、保育员等“师傅”重点学习与“幼儿健康与照护”有关的内容。
因为健康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合格的保教人员都应该熟悉并掌握与幼儿健康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可是,关于“幼儿健康与照护”,张老师还有一肚子的疑问呢。同学们对这个话题一定也很陌生吧?
下面我们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起和张老师来慢慢探索这个重要的话题吧!
3.情境导入
4.探索一
思考: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健康”的?“健康的儿童”应有哪些具体表现?
5.探索一
5.1健康的标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力;
5.探索一
5.1健康的标志
·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十条健康标志
5.探索一
5.1健康的标志
身体各器官组织生长发育正常,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无体格生长偏离现象;
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身体无疾病和缺陷;
机体对内、外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抵抗疾病能力,较少得病;
体质强健,动作协调;
食欲良好,睡眠良好,精力较充沛等。
“身体健康”的学前儿童有哪些具体表现?
5.探索一
5.1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有哪些具体表现?
心理健康指儿童的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
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指一种积极的、适应良好的、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无心理问题或障碍等。
5.探索一
5.1健康的标志
“社会适应良好”的学前儿童有哪些具体表现?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包括:能较快地适应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能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能主动积极地应付各种压力,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等。
5.探索一
5.2幼儿健康检查
思考:托幼园所中的保教人员如何才能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2.探索一
2.2幼儿健康检查
概念:托幼园所幼儿健康检查是针对准备进入托幼机构和在托幼机构中的全体幼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以系统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身心健康状态,做到异常情况的早发现、早干预。
类型:托幼园所幼儿健康检查包括:入园入托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晨间检查、午间检查、全日健康观察等。
5.探索一
5.2幼儿健康检查
根据《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要求:
托幼园所应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为在园幼儿开展健康检查工作;
同时还应及时将幼儿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归档及统计分析,以掌握幼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状况。
其中,幼儿健康检查记录及健康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字迹清晰,要求至少保存3年。
图:幼儿园健康档案
6.探索二
问题情境:
豆豆马上要上幼儿园小班了,班主任张老师通知妈妈带豆豆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入园健康检查。
妈妈对入园体检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做入园体检呢?难道身体不好的小朋友还不让上幼儿园吗?”由于豆豆对牛奶、鸡蛋有过敏反应,妈妈很担心幼儿园会因此拒绝豆豆入园。
请结合情景材料,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幼儿在入园入托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
(2)以豆豆的健康状况,保教人员该做如何处理?
6.探索二
6.1入园入托体检的目的
入园入托健康检查:是幼儿在进入托幼机构前必须进行的健康检查,其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早期发现传染病和其他疾病,防止传染病进入托幼园所中,同时判断其能否进入托幼机构。
对患有非病理性营养性疾病的幼儿,托幼机构还应对其进行健康管理。
6.探索二
6.2入园入托体检的内容
幼儿入园入托健康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幼儿个人情况
既往病史
预防接种史
传染病接触史
体格测量等项目。
6.探索二
学习提示:
(1)如果在园就读幼儿离开托幼机构3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入托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2)如果幼儿在读期间需要转园,需持原托幼机构提供的“儿童转园健康证明”、“0~6岁儿童保健手册”,且“儿童转园健康证明”有效期3个月。
6.探索二
6.3异常情况的处理
在入园入托健康检查中发现异常的幼儿,保教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异常情况 处理措施或要求
幼儿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癫痫、中度以上智力障碍等疾患 未矫治前不宜入园
幼儿曾有不明原因的昏厥、抽搐等疾病症状 要求家长查明病因并根据医生诊断结果来判断其是否可以进入托幼机构
幼儿患有传染性疾病 暂时不宜入园,应待其治愈后,持有医疗单位痊愈证明方可入园
幼儿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 应暂缓入园,经过医学观察期,待隔离期满且无症状再做检查,正常者可入园
幼儿患有龋齿、视力异常、听力异常、缺铁性贫血、单纯性肥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过敏病史等疾病 应做好登记,并按要求对中重度贫血、肥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幼儿进行专案管理
随着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托幼机构可接受轻度的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幼儿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入园、入托。保教人员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拓展专业知识面,以平等、包容、接纳的心态面对此类儿童。
6.探索二
拓展:
6.探索二
6.3异常情况的处理
情景模拟:请针对幼儿入园入托体检中的异常情况(如幼儿患龋齿、轻度贫血、近视、肥胖等),以2人为一组,尝试模拟与幼儿家长开展沟通的过程。
7.探索三
问题情境:
第一个学期末的时候,豆豆妈妈又收到了班主任张老师下发的“幼儿定期体检家长告知书”。妈妈感到很奇怪,因为孩子在入园时已做过一次体检了,为何在学期末又要体检呢?在体检结束后,张老师反馈说,豆豆的身体很健康,只是一颗磨牙内侧的表面发现了一个较浅的龋洞。
请结合情景材料,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在园幼儿为何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根据豆豆的健康状况,保教人员该做如何处理?
7.探索三
7.1定期健康检查的意义
托幼园所幼儿定期健康检查:是指对在园全体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定期的检查、监测。
定期体检对保护幼儿健康、预防疾病、监测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以了解在园幼儿体格和神经精神发育状况,以及幼儿日常喂养、护理、教养等情况,以及时清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其次,还可以检查幼儿有无营养性疾病、生长缺陷和遗传性疾病,以及时给予矫治。
同时,还可以了解并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为幼儿进行计划免疫,并对家长进行科学教养的宣传和指导。
7.探索三
7.1定期健康检查的意义
思考:先观看下列案例视频,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如果你是保教人员,你该如何与这位家长
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消除其对定期体检的疑虑?
7.探索三
7.2定期健康检查的要求
体检地点:通常,幼儿定期体检多在托幼机构内进行;
检查人员:应为具备相应资格的专门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且工作人员应无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状,无传染病接触史。经过儿童保健专业培训的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可以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儿童体格测量、视力检查等项目。
准备工作:通知家长,尽量保证幼儿体检这一天出勤;准备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室内空间作为检查场所,并准备好体检所需用品;教师与幼儿及家长做好沟通,以减少幼儿的焦虑或恐惧感。
7.探索三
7.2定期健康检查的要求
大班幼儿参加定期体检
小班幼儿参加定期体检
思考:先观看下列视频素材,然后思考不同年龄幼儿参加定期体检时有何不同?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保教人员需在体检中做好哪些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7.探索三
7.3定期健康检查的内容
幼儿定期健康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测量身高(长)、体重,检查口腔、皮肤、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测查视力、听力,检测血红蛋白或血常规等。
1~3岁幼儿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宜安排在每年的五月和十一月份;
3岁以上幼儿每年健康检查1次,宜安排在每年的五至六月份;
3岁以上幼儿每半年由托幼机构保健教师测量一次身高、体重、视力;
所有幼儿每年三至四月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一次血红蛋白或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
7.探索三
7.3定期健康检查的内容
视力检查
口腔检查
血常规检查
体格检查
7.探索三
7.4异常情况的处理
在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异常的幼儿,保教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异常情况 处理措施或要求
幼儿患有缺铁性贫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等营养性疾病 应登记管理,督促幼儿家长及时将幼儿送医诊断与矫治
幼儿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癫痫、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疾病 应对其病情发展状况登记管理,并加强日常健康观察和保育护理工作
幼儿患有视力异常、听力异常、龋齿等五官疾病 应登记管理,并督促家长及时带幼儿至专科医院诊断与矫治
幼儿可能有心理行为问题 应进行个案辅导,并建立转诊制度,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
7.探索三
学习提示:
(1)在每次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异常的幼儿,保健员应做好登记,同时填写疾病矫治通知单发放给班主任,然后转交给幼儿家长,并提醒家长及时将幼儿送医诊治。
7.探索三
学习提示:
(2)在定期健康检查中如发现幼儿患有传染性疾病,应立即按要求做好传染病的报告,并对该幼儿按要求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患儿活动的场所及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患儿治愈后凭医疗机构的证明方可返回托幼机构。
(3)检查发现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满且无症状,经检查正常者方可进入托幼机构。
7.探索三
7.4异常情况的处理
保健教师在定期健康检查后还需整理未参加体检的幼儿名单,通知家长近期内补检。
同时,还需统计幼儿的体检率、患病率、矫治率等数据,上报给当地妇幼保健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
分享:请思考你在本课次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与大家一起分享。
8.小结
课后作业:
1.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任务1”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任务2教材内容,并完成相关预习任务。
3.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针对入园入托体检中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幼儿,应该如何处理?
(2)托幼园所组织幼儿进行定期体检对日常保教工作有什么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