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课件(共23张PPT)- 《旅游学(第三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课件(共23张PPT)- 《旅游学(第三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绪 论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第五章 旅游业
第六章 旅游组织
第七章 旅游市场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第四章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概念
1.基本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2.按照有关旅游资源可否再生的程度,将其划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与不可再生性资源。
3.根据旅游资源目前的使用状态,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资源。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不可移动性
4.易损性
5.可创新性
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一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反应着该项旅游资源的价值高低。这一价值的决定,取决于两个方面的理想程度及其结合状况。一个方面是该项旅游资源本身的固有质量,另一个方面则是其坐落的地点。
在旅游研究和旅游业实践中,“开发”一词通常是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等技术经济活动。
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所谓开发旅游资源,实际上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
对于潜在的旅游资源,只有通过必要的人为开发,才能造就方便旅游者开展活动的旅游环境,从而使其吸引力能够得以有效地发挥。对于现实的旅游资源,同样也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再生性开发。这种再生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原因在于,作为目的地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任何经过初始开发后形成的旅游景点或景区都有其生命周期。
(1)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清点。
(2)对旅游资源所处区域的环境、条件进 行调查。
(3)可能的客源市场分析和邻近地区同类资源的竞争分析。
(1)调查准备阶段
(2)实施调查阶段
(3)资料和数据处理阶段
1.实事求是的可观原则
2.全面系统的原则
3.动态观察的原则
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 合的原则
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4.分析当地的宏观经济、社会条件
1.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2.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配套设施
4.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服务工作的人员
1.突出独特性原则
2.讲求经济的原则
3.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原则
旅游资源这种基本资产,如果客观上利用得当,可以用之不尽,从而可造福子孙后代,因而“与出售石油或矿产之类自然资源的情况相比较”,“在旅游业中,游客所购买的只是暂时体验旅游目的地风景、文化、气候之类资源的机会”,“并没有消耗这些资源”。问题是,这些资源若利用和管理不善,也是很容易遭到破坏的。这种破坏轻者会造成旅游资源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其吸引游客的能力;重者则会导致这些旅游资源遭到损毁,从而使该地的旅游业失去生存的基础。
1.突发性天灾
2.自然风化作用
3.动物原因
1.因游客活动而造成的损害和破坏
2.因规划不当而造成的建设性破坏
3.因当地居民的不当甚至不法行为而造成的破坏
4.因工业污染而造成的损害和破坏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防” “治”结合,应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注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针对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针对因游客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了的危害;针对其他人为原因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分别采取不同的行动措施。
1.名词解释:旅游资源 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可进入性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上层设施 旅游点的生命周期
2.试归纳旅游资源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3.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
4.决定旅游资源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试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6.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
7.试述并解释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8.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何在?
9.讨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