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2旅游规划的理论方法 课件(共28张PPT)- 《旅游规划与开发》同步教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 概述、2旅游规划的理论方法 课件(共28张PPT)- 《旅游规划与开发》同步教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旅游规划与开发
教学目的:
《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内容专业新颖。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基础理论,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掌握适应未来旅游发展需要的相关理论及基本方法、技能。同时,通过旅游规划典型案例的分析,辅以课外社会实践作业,注重训练学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创新思维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第1章 概述
(1)旅游系统
(2)旅游规划的概念体系
(3)旅游规划编制体系与程序
(4)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职业能力与学科知识体系
第2章 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1)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
(2)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
(3)旅游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3章 国内外旅游规划进展
(1)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轨迹
(2)旅游规划在中国的发展
(3)现今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热点透析
第4章 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
(1)旅游规划编制的任务
(2)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3)旅游区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第5章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与管理
(1)旅游资源概述
(2)旅游资源的调查
(3)旅游资源的评价
(4)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5)旅游资源管理
第6章旅游市场分析及其营销
(1)旅游市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旅游市场预测的理论方法
(3)旅游市场营销
第7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空间布局
(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2)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3)区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
第8章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旅游产品的概念
(2)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
(3)旅游线路产品开发与规划
第9章旅游项目策划
(1)旅游项目及其相关概念
(2)旅游项目策划的概念
(3)旅游项目策划的类型及原则
(4)旅游项目策划的特征
(5)旅游项目策划原理
(6)旅游项目策划方法、内容与程序
第10章旅游支持与保障体系规划
(1)旅游支持体系规划
(2)旅游政策保障体系规划
(3)旅游市场保障体系规划
(4)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规划
(5)危机管理保障体系规划
(6)区域旅游协作规划
第11章旅游规划的资金保障与可行性分析
(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金保障
(2)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投资效益分析
(4)旅游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审计
第12章 旅游规划图件及其制作
第13章 旅游规划修编与景区托管
第1章 概述
第一节 旅游系统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概念体系
第三节 旅游规划编制体系与程序
第四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职业能力与学科知识体系
开篇案例
焦作现象:“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
众所周知,河南省焦作市曾以煤炭产业发达著称。近年来,该市以云台山景区为支撑,实现了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服务趋于人性化,旅游设施建设逐步标准化,旅游商品、纪念品越来越本地化,旅游管理走向规范化,旅游办公实现自动化。焦作旅游正由注重客流量型向注重经济效益型转变,由低档次的粗放服务向高标准的优质服务转变,由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转变。这一模式被学界和业界称为“焦作现象”。
云台山是河南省惟一一家同时拥有一顶世界级桂冠——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遗产七个国家级称号于一身的景区。2006年2月,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估中心授予了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此外,还先后荣获了中国旅游知名品牌、首批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第一节 旅游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各要素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通过相互关联作用和反馈制约机制形成的有机整体。
旅游系统
是由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三部分子系统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活动系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子系统。
系统特征
1.整体性
2.层次性
3.复杂性
4.开放性
5.动态性
6.地域性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概念体系
旅游规划的起源
旅游规划的概念
旅游规划的功能
旅游规划的特点
旅游规划的分类
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
旅游规划的特点
1.基础性与科学性
2.综合性
3.地域性
4.系统性和层次性
5.可操作性
6.预见性
第三节旅游规划编制体系与程序
旅游规划编制体系
旅游规划编制的程序
(1)任务确定阶段
(2)前期准备阶段
(3)规划编制阶段
(4)征求意见阶段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旅游系统?
2.简述旅游规划的概念,如何认识旅游规划的实质?
3.如何理解旅游规划的特点和功能?
4.谈谈你对旅游规划编制体系的认识。
5.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才能力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第2章 旅游规划的理论方法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
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性质
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特征
旅游规划的横向板块结构
旅游规划的纵向结构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
旅游系统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地域分异与区位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规划AVC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增长极理论对旅游开发具有的意义
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点-轴又称发展轴,亦称增长轴。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在具体区域开发时的应用,它运用网络分析法,把国民经济看成是由点和轴所组成的空间理论形式。其中,点即增长极,轴即区域内的交通干线。
点-轴理论对旅游开发的意义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开发的意义
地域分异与区位理论
地域分异规律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异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对旅游开发的意义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景观生态学对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
(1)在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理念上具有指导作用
(2)运用于生态旅游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3)可利用景观生态学评估方法对旅游区规划进行评估
(4)运用景观生态学途径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阶段 特征
探索 少量“多中心型”游客或“探险者”;少有或没有旅游基础设施;只有自然的或文化的吸引物
起步 当地投资于旅游业;明显的旅游季节性;旅游地进行广告宣传活动;客源市场地形成;公共部门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
发展 旅游接待量迅速增长;游客数超过当地居民数;明确的客源市场地;大量的广告宣传;外来投资,并逐渐占据控制地位;人造景观出现,并取代自然的或文化的吸引力;“中间型?”游客取代“探险者”和“多中心型”游客
稳固 增长速度减缓;广泛的广告宣传以克服季节性和开发新市场;吸引了“自我中心型”游客;居民充分了解旅游业的重要性
停滞 游客人数达到了顶点;达到容量限制;旅游地形象与环境相脱离;旅游地不再时兴;严重依赖“回头客”;低客户出租率;所有权经常更换;向外围地区发展
衰落 客源市场在空间和数量上减少;对旅游业的投资开始撤出,当地投资可能代替撤走的外来投资;旅游基础设施破旧,并可能被代以其他用途
复兴 全新的吸引物取代了原来的吸引物,或开发了新的自然资源
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据Butler,1980)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1、预测旅游地的市场规模
2、提供旅游规划调整依据
3、提供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旅游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科学。旅游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科学,主要研究旅游的动机、角色、制度和人际关系,以及上述因素对旅游者和被访地的影响。真正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


旅游地居民
旅游开发者
旅游地社会团体
旅游者
经济
互动关系
文化
互动融合
旅游人类学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互动关系
旅 游 地 社 会 团 体
旅游地居民
旅游开发者
旅游者
经济依赖关系
经济合作关系
食住行

游、娱
经济交换
关系
(二)文化互动融合
抵触态度
文化冲突
谅解态度
配合态度
文化整合
文化认同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网络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复习思考题
1.你如何看待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结构?
2.谈谈你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解及其在旅游规划中的意义和作用。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4.查阅相关资料,谈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手段的更新情况。
5.就旅游规划AVC理论,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