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旅游法律与法规(第三版)第一章 旅游法概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法的产生和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过程· 理解旅游法的概念和我国旅游法出台的背景· 掌握旅游法的渊源和《旅游法》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 理解释旅游法的内涵· 了解旅游法的不同渊源· 熟悉《旅游法》的主要内容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法的产生(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现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旅游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向前发展,一般而言,近代才有现今意义上的旅游,其显著标志是以消遣为目的的外出观光、休闲、度假的人数在规模上逐步占多数,开始超过了以求生存为目的的商务旅行或其他旅行行为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 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 库克旅行社,专门从事旅游代理业务。旅行社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托马斯 库克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游代理商。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及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命,使战后世界经济得飞速发展,喷气式飞机的出现标志着旅游业进入现代旅游发展阶段,旅游业正式成为一种经济产业,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旅游法的产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旅游法的制定提上了议事日程,“旅游法”的概念出现了。日本、韩国、巴西、墨西哥、英国、美国等国,相继制定了专门用于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60多个国家颁布了《旅游法》。同时,世界一些国家和旅游组织还签订了一批国际旅游公约、条约和协定,使旅游立法工作日趋完善。二、旅游法的概念广义的旅游法是指一定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调整旅游管理 、经营 、参观 、游览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就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旅游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旅游基本法,规定一个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根本宗旨、根本原则和旅游活动各主体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我国的旅游基本法。旅游法具有如下特征:(一)调整对象的特定性(二)是由不同层次法律、法规组成的有机法律体系(三)内容的综合性第二节 旅游法的渊源根据我国旅游法的制定情况,其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五)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六)国际条约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法制建设一、我国旅游立法初始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始于改革开放的1978年,我国在颁布的众多民事和经济法律中,十分重视对旅游业的法律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等。这些法律从立法意图上不是专门针对旅游社会关系制定的,但它所提供的法律原则和规定也适用于旅游业。这些法律法规在调整旅游业结构、规范旅游市场、解决旅游纠纷、调整旅游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总的来说,旅游立法尚不成熟、旅游法制还不完善,存在着立法层次低、缺乏统一性等问题,特别是没有一部综合性的旅游基本法,制约了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旅游基本法形成阶段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法》从动议到出台将近30年,凝结了几代旅游和法律工作者的辛劳,也备受全国1350万旅游从业者和数十亿人次旅游者的关注。《旅游法》的出台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全面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显示了国家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坚定信心,必将对促进国计民生发展和建设旅游强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四节 《旅游法》的基本内容《旅游法》包括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附则10章112条,涵盖了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的内容,是一次是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一、保障旅游者权益对旅游者的基本权利,总则里有原则规定,又单设了一章旅游者。其他各章也对旅游者权益做了规定,比如规范旅游经营和旅游合同,很多内容也都是保护旅游者权利的。旅游安全这章中,最重要的保护就是旅游者的安全,旅游安全保障的相关内容,也是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监督管理一章,旅游者投诉,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执法监督,也是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二、规范旅游市场最大的亮点是规范“零负团费”和景区门票。针对“零负团费”的问题,一是清晰地明确了低价招徕,通过强迫购物不恰当的途径获取利益的这一系列的经营行为非法。二是从旅游经营活动的全链条,从旅行社、导游以至于其他的经营者各个环节都明确了这个市场规则和行为规范。对于旅游市场的监管,一是在总则第7条明确地规定了,“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内的旅游业发展和管理进行统筹协调”。三、促进旅游业发展1.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对旅游发展规划、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旅游协调机制、支持和促进措施进行了规定。2.投入,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按照当地实际设置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旅游宣传。3.政策,鼓励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另外是在管理服务方面,也作出了规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