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课前背诵
人民民主的本质和内容?
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四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
制度
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单元)
根本 保证
决定
(国体)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
必修三 5.1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S - HOW DO THE CHINESE PEOPLE EXERCISE STATE POWER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LASS NOTE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央:全国人大
地方:省人大—市人大—县人大—(乡)镇人大
人民
行政
监察
审判
检察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民主选举
组成
各级
产生
负责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其他国家机关
间接行使
国家权力
直接行使
国家权力
统一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注意:
①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权力≠权利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代表 人民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LASS NOTE
判断:我国的民主是直接民主( )
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思考:我国为什么不让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直接民主:全体公民直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
间接民主:代议的方式,由公民选出特定的公职人员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代议的方式,即代议制——我国采用)。
中国采用间接民主的原因:
人口众多
地域辽阔
×
×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LASS NOTE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思考:
(1)观察结构图,说说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
(2)概括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监察委员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国家元首)
(最高行政机关)
(最高军事机关)
(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最高监察机关)
由它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LASS NOTE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2)地位:
(3)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我国的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
易错易混:①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决定与执行的关系。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二者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互相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
注意:地方各级人大产生同级其他国家机关,如:省人大产生省级的“一府一委两院”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LASS NOTE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最高立法权
最高决定权
最高任免权
最高监督权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立/改/废/释)
①审查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报告
②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置
③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④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通过国家大政方针规划,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等——事前)
选举、决定/提名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人员任免)
监督宪法实施;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审议听取其工作报告/述职)——事中或事后
注意:人大不是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才是法律监督机关。
注:有立法权不一定就是立法机关。
我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易错易混
1.
决定通过xx法——
2.
审议通过某一国家机关上一年度工作报告——
3.
决定通过某一国家机关下一年度工作报告——
4.
决定通过预算报告——
5.
审议通过决算报告——
1.不要用材料中“决定”这个词来判断,非有“决定”
“批准”的就是决定权,关键是看内容。
2.听取、审议上年度的工作报告(已经结束)是监督权
3.通过、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属决定权
立法权
决定权
监督权
决定权
监督权
区分决定权与监督权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是: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
最高监督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决定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决定权
最高立法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任免权
判断:全国人大在履行什么职权?
重难点突破
1.区分:最高立法权、国家立法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行使;例如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地方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注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2.区分:国家机关与立法机关
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人大)、行政机关(政府)、司法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监察机关等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LASS NOTE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每届任期:五年
代表名额:不超过300人
会议召开:一年一次
思考: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4日开始,3月13日闭幕,那么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家权力机关如何运转?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LASS NOTE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①性质:
②产生:
③职权:
④职能部门:
⑤专门委员会: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行使宪法规定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大授权的其它权力
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要日常工作
A.全国人大:设立各专门委员会,更好开展经常性工作
B.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各专门委员会
C.职责: P47相关链接: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等
判断:
CLASS NOTE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
2.全国人大常委会由选民选举产生( )
3.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权( )
×
×
×
执行机关是:一府一委两院等
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只有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前可以加“最高”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SPEAK FOR THE PEOPLE - HOW DO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DEPUTIES FULFILL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DUTIES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CLASS NOTE
1.人大代表的产生: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2.人大代表的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注意:不是工作人员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CLASS NOTE
3.人大代表的职权?
①审议权
②表决权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审议各项议案(报告、草案、规划纲要等)
表决通过各项决定(报告,法律草案,规划纲要,人员任免等)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大会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60多件。另外还有代表对政府有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练一练:区分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职权
人大
人大代表
决定权
表决权
提案权
监督权
审议权
任免权
质询权
立法权
(集体行使)
(个人独立行使)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CLASS NOTE
4.发挥作用要求和履行的义务:
(1)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2)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判断:
CLASS NOTE
1.人大代表要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
2.人大代表可以向政府提出议案,提出建议( )
×
×
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人大代表——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督促有关机构解决问题
注意:人大代表可以向政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区分:
CLASS NOTE
1.公民提出解决方案 ≠ 提案权(6)
2.人大代表的表决权 ≠ 决定权(人大)≠ 决策权(决策机关)
3.人大代表的质询权 ≠ 问责权(人大、上级机关)
4.人大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职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的产生
人大代表的地位
肩负人民重托的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的义务
性质
地位
职权
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组成
课堂总结
CLASSROOM SUMMARY
易错易混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人民就应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全国人大要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错误
直接行使和间接行使相结合。
错误
全国人大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具有最高表决权和审议权。
错误
全国人大代表具有最高表决权和审议权。
易错易混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立法机关。
错误
由选民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产生。
错误
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常委会可以在全国人大授权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它们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意见,两次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法律文本,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这表明(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①通过直接选举,选出人大代表作出决策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确保国家决策的合理性
③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把基层好经验上升为国家改革决策
④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前“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再向全国推广
2.(2022·广东·高考真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的改革被称为“摸着石头过河”,但令人好奇的是:为何中国常常能摸对“石头”?党和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是关键,其主要经验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3.某县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召开前夕,在各选区开展征询选民意见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网上征询等形式,广泛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代表们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向县人大提出大量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建议。这反映了(  )
①人大代表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②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③信息化扩大了人大代表的权利
④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4.(2022·湖南选择考)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扣法律规定开展检查,重点查找法律实施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责任、依法推进工作。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A.创新监督形式,正确行使质询权
B.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C.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强化对国家机关的监察
D.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5.(2020·江苏·高考真题)某市建立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人大代表更好地做到了“关心民生、反映民情、解决民困”,为广大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以前在报纸上、电视里的人大代表,现在就在身边”。建立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旨在( )
①使社区群众能够直接参与民主选举
②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提供平台
③使社区群众能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
④密切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6. (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
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 点睛 】
“如何做(对策)类”主观题题型特点:
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①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遵循自然规律、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支持各国家机关开展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工作。
【 答案 】
②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法律保障;要行使好监督权,监督相关法律的实施,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精选习题
SELECTED EXERCISES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 答案 】
③政府要履行宏观调控、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矛盾等问题,推进严格执法,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综合治理能力。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武夷山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破立结合,形成了依法治园、优化整合、局地协同等一批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