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小山羊》说课稿教学内容目录 Contents教学对象2教法学法3教学过程4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小山羊》是侗族的一首二部合唱歌曲。五声音阶羽调式,二部曲式。第一语段为齐唱,由四个乐句构成,旋律较为平稳,起伏不大。第二乐段是合唱,也可以看作是“副歌”,具有侗族多声部民歌的特点。合唱采用的是复调式手法,旋律在两个声部交替出现,最后三小节同唱一个旋律结束。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过程,学生能感受愉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知识目标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唱侗族大歌《小山羊》,表现小羊活泼可爱的形象。能力目标在多种演唱行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注重二声部训练,表现羊儿吃饱后的自由。教学内容1目标教学重点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 唱侗族民歌,二声部合作。教学难点在多种演唱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难点35分钟教学对象目录 Contents教学对象2教法学法3教学过程4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教学对象2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知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这学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个性特点:大部分内敛羞涩、不善言辞,渴望成长和提升。教法学法目录 Contents教学对象2教法学法3教学过程4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教法学法3和谐互助模式交流-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体验式学习法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直观演示模式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说教法玩中学玩中教融合教法学法3课前律动12min6min6min8min3min课前课后课堂导入突破重难点小组讨论体验探究展示点评知识总结上课ing——说教法教法学法3——说学法体验探究总结反思自主学习注重培养三种能力我学会我会学教学过程目录 Contents教学对象2教法学法3教学过程4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教学过程4教 学 环 节课堂导入3分钟明确目标小组讨论15分钟突破难点体验探究6分钟抓住重点展示点评8分钟攻克重点知识总结3分钟强化认知教学过程4——课堂导入教学活动用生动的画面布置教室,在优美的旋律中,穿上侗族服饰,配上侗族舞蹈来引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为指导学生理解侗族音乐作品埋下伏笔。引出课题。教学过程4———(1)听赏音乐、体验情感教学活动1.初次完整的欣赏音乐,体验音乐情感,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2.了解侗族大歌歌曲。设计意图初次完整的欣赏音乐,为乐曲分段,体验栋族音乐情感。教学过程4——(2)分段欣赏 体验变化1、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2、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师友”讨论解答问题全组讨论总结方法教学过程4——(3)分段欣赏 情景融入教学活动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侗族舞蹈,再请学生模仿,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节奏的特点。用手臂摆动的肢体感应方法带领学生体会节奏特点。在学生掌握速度、情绪、节奏型后,以手拍打的方式表达。就地取材,以现有的器材模拟打击乐,随音乐打击节奏。教学过程4——(4)分段欣赏 体验变化设计意图梳理本堂课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感受乐曲反复中的变化,用“肢体动作”的方式,体会侗族歌曲欢快的场景。教学过程4——再次完整听赏乐曲讨论总结抢答学生讲述教师点拨结合多媒体画面,体会侗族音乐风格特征,再次听赏,加深理解。教学过程4——展示点评教学活动加入打击乐,再次深入体会侗族音乐风格。学生载歌载舞,融入情景,将课推向高潮。教学过程4课堂小结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在师生讨论交流中共同梳理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反思5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在第二乐段加入打击乐和表演侗族舞蹈,这样的设计,不仅没有影响孩子对曲式结构的理解,反而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成为课堂的主体。感谢各位的聆听,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