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14 蜜蜂(第一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概、阻”这4个字。 2.能抓关键词句梳理实验过程,并能用上连接词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 3.感受法布尔严谨、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课前学习任务1.我读了课文( )遍,能将课文读(通顺 流利)。 2.我能读准以下词语。 大概 阻力 推测 包括 无误 逆风 沿途 陌生 超常 我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有 。 3.我会查阅法布尔的相关信息。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法布尔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用“ ”划出相关语句,圈出关键词,并加以概括。 (1)捉蜜蜂,放进纸袋。 (2) (3) 2.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连接词,有顺序地说实验过程。【学习任务二】1.法布尔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说说你的看法。2.你认为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推荐的学习资源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蜜蜂(第一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1.为下列词语选择合适的字(标序号)。 A.辨 B. 辫 C.辩 ( )认 ( )论 ( )子 ( )别 2.将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写下来。 (1) (2) (3) 3.法布尔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请根据你的理解连一连。 将蜜蜂放进纸袋 与其他蜜蜂区别,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让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能及时记录蜜蜂飞回的时间和数量 走到四公里外放蜜蜂 让蜜蜂不明方向 在蜜蜂身上做记号 距离远,让实验结果更可信 4.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连接的词,将法布尔做的实验过程说给家人听。参考答案:1.A C B A2.(1)捉蜜蜂,放进纸袋。(2)走到四公里外,做记号,放蜜蜂。(3)记录飞回的蜜蜂数。3.4.示例:法布尔先在自己家的草料棚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然后,他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蜜蜂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接着,法布尔放飞了蜜蜂。最后,法布尔和他的女儿在不同的时间记录了蜜蜂飞回的数量。将蜜蜂放进纸袋与其他蜜蜂区别,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让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能及时记录蜜蜂飞回的时间和数量走到四公里外放蜜蜂让蜜蜂不明方向在蜜蜂身上做记号距离远,让实验结果更可信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 学期 春季课题 蜜蜂(第一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概、阻”这4个字。 2.能抓关键词句梳理实验过程,并能用上连接词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 3.感受法布尔严谨、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能抓关键词句梳理实验过程,并能用上连接词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教学难点: 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谈话导入:在你的印象中,蜜蜂是怎样的呢? 2.揭题,指导书写“蜜蜂”。 (1)蜜蜂是昆虫,所以两个字的部首都是“虫”,但书写时,“蜜”的“虫”扁,“蜂”的“虫”窄。 (2)在《语文作业本》上写“蜜、蜂”。 (3)像“蜜蜂”这样,两个字都是虫字旁的词,还有“蚂蚁”“蜻蜓”“蝴蝶”等,他们都是昆虫。 3.作者介绍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课文节选自他的《昆虫记》。 4.引发思辨 有几个同学看了《昆虫记》,争论开了。有的同学说:“《昆虫记》里写的都是关于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是昆虫学家。”有的同学说:“《昆虫记》写得那么好,法布尔当然是文学家。”他们争论不休,没有结论。同学们,你们支持谁的观点呢?光说观点可不够,咱们得找到充分的理由,做个公平公正的裁判。 二、学习字词,梳理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法布尔为什么要做实验呢? 2.字词反馈 大概 阻力 推测 包括 无误 逆风 沿途 陌生 超常 3.反馈:法布尔为什么要做实验呢? (1)抓关键句“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面“无论飞到哪里……”是对辨认方向的能力的进一步说明,所以我们只需要用前半句来概括这段话。 抓住“听说”,说明法布尔对这个观点持怀疑态度,所以要做实验验证。法布尔是个求实的人。 把两点相结合起来,法布尔做实验是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其实这也就是“实验目的”。 (2)相机辨析“辨”“辩”“辫”,书写指导“辨”(注意左边的“辛”最后一竖变成竖撇。)生在《语文作业本》练写。 4.那么,法布尔最终得出了怎样的实验结论?请完成课后第一题的最后一格。 反馈:在最后一自然段,抓关键词句概括。(蜜蜂辨认方向靠的是本能。) 5.法布尔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呢?请用“ ”划出相关词句。 (1)反馈句子。 (2)关于实验过程的句子这么多,怎么概括得更简洁明了呢? 示范第一句: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方法概括:抓住关键动词概括。(捉蜜蜂,放进纸袋) (3)学生自主概括后面的步骤,完成课后第一题的中间空格。 反馈:走到四公里外,做记号,放蜜蜂; 记录飞回的蜜蜂数。 6.用上连接词,有顺序地说实验过程。 PPT出示:先,然后,接着,最后…… 三、辨析过程,深入思考 1.提出质疑 同学们能有条理地说清楚实验过程,真了不起。但是我觉得为了实验更便捷,有的环节可以省略,比如走了四公里实在是太远了,其实走一百米就可以了。同学们,你认为呢? (走四公里那么远,蜜蜂还能找回家,能让实验更有说服力。) 2.自主探讨 那么再看看其他步骤,说说法布尔为什么要这样做? (放入纸袋,是为了让蜜蜂不明方向;做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开来,让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记录飞回的蜜蜂数,是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四、初评人物,促进思考 1.此时,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严谨) 2.出示资料袋中法布尔说的话。 3.探究到这儿,你觉得法布尔更倾向于是昆虫学家还是文学家呢? (法布尔做实验非常严谨,是昆虫学家) 4.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你还看出了他是怎样的昆虫学家?请观察这段话,说一说。 出示第二自然相关句子,将法布尔思考的句子标红。 (法布尔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非常善于思考。) 5.这节课,我们看到了一个做实验非常严谨、善于思考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法布尔到底是不是文学家呢?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蜜蜂学习任务单.docx 14蜜蜂教学设计.docx 14蜜蜂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