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目四 数据库表的管理 课件(共43张PPT)- 《网站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8(项目教程)》同步教学(水利水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项目四 数据库表的管理 课件(共43张PPT)- 《网站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8(项目教程)》同步教学(水利水电版)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网站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8
(项目教程)
项目四 数据库表的管理
索引及其应用
任务1:创建表
任务2:表的其他操作
任务1:创建表
创建表
在项目三中我们创建了数据库student,但还只是个没有数据的空壳。前期数据库设计阶段,已经明确了数据库中各表的表名、字段名、数据类型、主键、外键、索引等,以及表间关系。本任务中我们要根据数据库设计的要求在库中创建表,为这些表创建关系图,以及输入表中数据。
4.1.1相关知识
数据库由包含数据的表集合和其他对象(数据库关系图、视图、存储过程)等组成,目的是为执行与数据有关的活动提供支持。数据表是数据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是数据直接存储的地方,也是其他对象的基础。
相关知识
表的概念
(1)表
是指这个数据库表的名字,包含哪些字段,哪些字段是主键、外键等等,这是主要的信息。更加详细的,说明了字段的数据类型和约束信息等等。
相关知识
数据库关系图的概念
在数据库关系图内,每种关系都带有三种不同的功能出现。
1、终结点:线的终结点表示关系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关系。如果关系在一个终结点有键,另一个终结点处有无穷符号,则表明是一对多关系。如果两个终结点都有键,则是一对一关系。
(2)数据库关系图
相关知识
数据库关系图的概念
2、线性:
线本身(非终结点)表示当向外键表添加新数据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否强制关系的引用完整性。如果为实线,则当在外键表中添加或修改行时DBMS将强制关系的引用完整性。如果为点线,则当在外键表中添加或者修改行时,DBMS不强制关系的引用完整性。
相关知识
3、相关表:
关系线表示两个表之间存在外键关系。对于一对多关系,外键表是靠近线的无穷符号的那个表。如果线的两个终结点连接到同一个表,则该关系式自反关系。
数据库关系图的概念
相关知识
记录的概念
数据库中表的列为字段,行为记录,记录就是存放在数据表里的数据。如果表之间有关联性存在,如表A依赖于B表,则必须先输入B表数据,然后才能输入A表数据,否则会出错。如果被依赖表的数据删除,那么依赖表的数据就会跟着被删除;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依赖表的数据不允许删除。
(3)记录
相关知识
有关表的命令
(1)删除:DROP TABLE 表名
(2)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字段名称)
更多内容详见项目9
(4)有关表的命令
4.1.2 任务实施
创建表
步骤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里展开数据库,找到项目三中创建的数据库student下面的“表”,如图4-1所示,右击,选择“新建表”。
图4-1 新建表
4.1.2 任务实施
创建表
步骤2:在出现的图4-2界面中,按照前期的数据库设计依次输入第一张表(学生表)的字段名(列名)、对应的数据类型以及是否允许Null(空值),每选中一行在下面都会出现该字段属性(列属性),可以对某些值进行修改。
图4-2 表的列属性
4.1.2 任务实施
创建表
步骤3:在图4-2中,选择“学号”列,右击弹出菜单如图4-3所示,选择“设置主键”,在该列名左侧就会出现一把黄色钥匙,说明设置主键成功。
图4-3 设置主键
4.1.2 任务实施
创建表
步骤4: 点击保存按钮,输入表的名称“学生表”即完成第一张表的创建。
与此雷同,student数据库中其他6张表也用类似方法创建。
4.1.2 任务实施
创建表
除了手动创建外,也可以使用命令创建表,详细见课本。
4.1.2 任务实施
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步骤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里找到student数据库下面的“数据库关系图”,右击,选择“新建数据库关系图”。
4.1.2 任务实施
步骤2:在跳出的图4-4窗口中依次选择需要创建关系的表,点击“添加”。我们发现创建的6张表在数据库设计中均有关系,所以将6张表都添加。
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图4-4 选择要建关系的表
4.1.2 任务实施
步骤3:点击“关闭”后,出现如图4-5所示界面,只不过现在6张表之间还没有连线。以“院系表”、“班级表”建立联系为例。选择“院系表”所在的“院系编号”左侧的主键位置,按住鼠标拖动到“班级表”所在的“院系编号”位置释放鼠标,出现如图4-6窗口。
图4-5 建立表间关系
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4.1.2 任务实施
步骤4:如图4-6显示主键表是“院系表”和外键表是“班级表”,两表关联字段必须相同,这里都是“院系编号”,点击“确定”后出现如图4-5所示界面,只不过目前只有“院系表”和“班级表”之间出现了一条连线, 关系连线中一头是钥匙符号,一头是个无穷符号,说明两表间一对多的关系。按照前面的数据库设计要求用相同方法为其他表创建关系,最后显示如图4-5所示。
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4.1.2 任务实施
步骤5:点击“保存”,输入数据库关系图名即可。若要删除关系,则只要右击关系连线,点击“删除”即可。
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图4-6 设置主键表和外键表
4.1.2 任务实施
输入记录
步骤1:选择要输入记录的表,如学生表,右击—编辑前200行,如图4-7。
图4-7 编辑记录
4.1.2 任务实施
步骤2:在跳出的记录输入窗口,如图4-8,在对应的列上输入相应的表记录即可,新增、修改、删除表的记录等相关操作也在这个窗口进行,记录无须专门保存。
输入记录
图4-8 输入记录
任务2:表的其他操作
表的其他操作
数据库表的其他操作还包括:删除表、修改表,记录的新增、修改、删除等,本任务全部针对“学生表”进行操作。
4.1.1相关知识
1、删除表(drop table):若表与其他表关联,不能直接删除表,要先删除关联才能删除表;若表与其他表无关联,则可以直接删除。其命令如下:
drop table 表名
表的其他操作
相关知识
2、修改表(Alter Table)
(1)新增字段:Alter table表名add 字段1 数据类型, 字段2 数据类型……;
(2)删除字段:Alter table表名 drop column 字段1,字段2……;
(3)更改字段:Alter table表名change 字段1 新字段 数据类型;
表的其他操作
相关知识
3、记录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如果表之间有关联性存在,如表A依赖于B表,则必须先输入B表数据,然后才能输入A表数据,否则会出错。如果被依赖表的数据删除,那么依赖表的数据就会跟着被删除;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依赖表的数据不允许删除。
表的其他操作
相关知识
(1)插入记录:insert into表名values(值1,值2,……);
(2)修改记录: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值 where 条件;
(3)删除记录:delete from表名where 条件;
(4)查询记录
select 字段1,字段2…… from表名where 条件;
有关记录的更多命令将在项目9里讲到。
表的其他操作
4.2.2 任务实施
删除表
步骤1:在数据库中,选择需要删除的表“学生表”,右击“删除”。
步骤2:在出现的窗口如图4-9中点击“确定”即可删除表。
图4-9 删除表
4.2.2 任务实施
删除表
若删除失败,则点击右下角的“显示依赖关系”,即出现如图4-10所示界面。这里显示了该表所依赖或者被依赖的对象。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不允许删除和其他表关联的表。若真要删除必须在数据库关系图里删除与该表关联的关系才能删除。
图4-10 学生表的依赖关系
4.2.2 任务实施
修改表
方法1:步骤:右击要修改的表,选择“设计”即可,即出现图4-2所示,可以对表的字段进行新增、删除或修改。
4.2.2 任务实施
修改表
方法2:命令方法
(1)新增字段:Alter table 学生表 add手机号 char(11); /*增加11位手机号码字段*/
(2)删除字段:Alter table学生表drop 家庭住址; /*删除地址字段*/
(3)更改字段:Alter table 学生表 change 家庭住址 常住地址nvarchar(12); /*修改“家庭住址”名为“常住地址”,并将数据类型改为nvarchar(60)*/
4.2.2 任务实施
记录的增加删除修改
方法1:步骤同任务1中的输入表的记录,进入图4-9所示的窗口后,即可很简单地完成记录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4.2.2 任务实施
修改表
方法2:命令方式
(1)插入记录
insert into 学生表 values(20150110,’孙皓’,’男’,1999-2-1,’团员’……);
(2)修改记录
update 学生表
set 班级编号=’01201401’ where 政治面貌=’党员’; /*将政治面貌为党员的同学班级编号修改为01201401*/
(3)删除记录
delete from 学生表 where 班级编号=’01201401’; /*删除学生表中班级编号为01201401的记录*/
项目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SQL Server 2008数据表、关系图的创建,以及表记录的输入的基本操作。对表的修改、删除、记录的新增、修改和删除的方法也作了讲解。对于这些操作也可以用T_SQL命令来实现。
数据库的操作主要有创建数据库、打开数据库、查看数据库、修改数据库、删除数据库等,每种操作均可以用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使用SSMS,一种是使用T-SQL语句。
表操作T-SQL命令总结如下:
CREATE TABLE:创建数据表
ALTER TABLE:修改数据表
DROP TABLE:删除数据表
记录操作的T-SQL命令总结如下:
INSERT INTO TABLE :插入记录
UPDATE TABLE :更新表记录
DELETE FROM TABLE:删除表
实 训 项 目
综合实训1:创建library数据库的表
实训项目
实训内容:
项目三中建立数据库library后,建立该数据库的表,并建立数据库关系图,以及输入相应记录。
实训操作步骤:
实训项目
步骤1、建表
在前面的项目中已经建好的Library数据库中创建4个表,表字段信息详细见课本
实训操作步骤:
实训项目
步骤2:建立表间关系
Book_info表与Borrow_info表Book_No字段相关建立关联
Reader_Info表与Borrow_No表中的Reader_NO字段相互建立关联
Reader_Info表与Fine_NO表Reader_NO字段相互建立关联
实训操作步骤:
实训项目
步骤3:输入记录
记录的内容详细见课本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