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旅游人才培养 课件(共10张PPT)-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章 旅游人才培养 课件(共10张PPT)-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第十章 旅游人才培养
第一节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人才培养
*
第一节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
世界旅游人才培养概述
1.1 发展背景及意义
(1)旅游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旅游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考 ;
(2)通过对国外旅游教育的研究,了解旅游教育发达国家的最新发展趋势,借鉴其成熟的旅游教育经验,对我国旅游教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
1.3 各国旅游人才培养
1.3.1 美国旅游人才培养
⑴ 高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⑵ 自由灵活的教学方式
1.3.2 澳大利亚旅游人才培养
澳大利亚大学旅游教育可划分为“旅游接待”专业(hospitality)与“普通旅游”专业
(general tourism)。前者侧重于饭店管理和商业餐饮运作,而后者涉及面则相对
较广,包括从交通、服务设施到旅游总体规划等内容。在澳大利亚旅游接待专业
的发展要早于一般旅游专业,这是由“旅游产业对食宿的要求先于其他需求”这一
点特点决定的
*
1.3.3 瑞士旅游人才培养
瑞士旅游教育较为偏重饭店教育,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正规饭店教育的国家,它传承了欧洲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
⑴ 外向型的办学目标
⑵ 以店为校育人
⑶ 注重回炉培训
*
1.3.4 日本旅游人才培养
日本的旅游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⑴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旅游教育的起步阶段
⑵ 20世纪70-80年代是日本旅游教育的稳定发展阶段
⑶ 20世纪90年代,日本旅游教育开始了迅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人才培养
1 中国旅游人才培养概述
1.1 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以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为标志,从20世纪80年代高校开始设立旅游专业,陆续建设了一批旅游院校和研究所。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共计2208所,其中高等院校1115所,中等职业学校1093所。
我国已逐步形成了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含高职)、中职各层面
的旅游教育体系,并已初步建立国家、省(区、市)、地(市)旅游部门
和旅游企业的四级培训体系。
*
1.2 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办学主体 发展规模 学科建设 专业层次
探索阶段
1978—1988年 国家旅游局高等院校 8所高等
院校 引进国外教材 专科、职业教育、本科
规模发展
1989—1995年 高等院校
各级旅游局 130所高等院校 借鉴其他学科编写旅游教材 职业教育、专科、本科、硕士
规范发展
1996—现在 高等院校
各级旅游局
科研机构
旅游企业 600多所高等院校 旅游学科理论研究进入内涵式发展,旅游分支学科不断涌现 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
2 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缺乏时效性
(2)旅游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产业精英难进课堂
2.1 旅游人才缺口较大
2.2 旅游人才供需错位
2.3 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
2.4 培养目标不明确
2.5 旅游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不高
*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3.1 分层次确立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3.2 构建和优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链”
3.3 办学模式创新
(1)校校联合办学模式
(2)以企业为本的办学模式
(3)校企联合
*
4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4.1 树立旅游人才培养新理念,促进旅游教育发展
4.2 明确培养目标
4.3 课程体系的建设
4.4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理念
(1)树立开放的教育观
(2)树立大教育观
(3)树立素质教育观
(4)树立创新的教育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