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资源简介

《我的母亲》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预习必读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
2.文体背景
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后他才得到这个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的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酸辛,终生的刚强于贫苦。
3.常识积累
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与绘画一样,无论工笔还是彩墨,无论水彩还是油画,都可自成一格,各有特色;文学创作上的白描手法与其它手法并不相斥。
4.感悟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儿,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夹竹桃( ) 撮土( ) 喜丧事( ) 刮痧( )
绞脸 ( ) 庚子年( ) 撑持 ( ) 廿三( )
2.解释下列词语
肥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撑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挤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义词辨析。
(1)年纪 年龄
"年纪"与"年龄"同义,但前者限于指人,不能用于动植物;后者则不受限制。
a.寺院里有几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__足有上千岁。
b.面向东的那个人,光看样子,猜不出有多大__。
(2)惊异 诧异
惊异"和"诧异",都有惊奇和觉得奇异的意思,不过前者侧重"惊",后者侧重"奇"。
a.两千多年以前的剑刃还如此锋利,实在令人__。
b. 这么小的小朋友居然能做出如此高难度的动作,真是让人__。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搭配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生活是这么清苦,__________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________这样,我_________对母亲提升学的话。
A.尽管 因为 只有 才敢
B.虽然 但是 只要 才能
C.因为 所以 只能 才会
D.虽然 但是 只因 才可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这篇散文是老舍在母亲刚刚去世时为纪念老母而写的。
B.母亲的一生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性格是勤劳、朴实和为人热情。
C.《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主要歌颂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D.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是朴素自然,把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
课文探索
1. 《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叙事散文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性格特征和对我的影响为纬线,把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特点?母亲对我有什么影响?
2.生命的教育在文章具体包含哪些教育内容?想一想你生活中是否具有这样的生命的教育?
3.文章13自然段是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在这段中作者写了几件事情?哪些细节描写能体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母爱?
4. “情”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语言朴实但却情深至诚。我们在学习文章之余,品位作品的语言之后,对这份深厚的母爱亲情,又有什么感想呢?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