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模拟考试科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模拟考试科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模拟考
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8页,四大题,29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进行溶解操作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缺少玻璃棒搅拌,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数字②所示水循环的名称是(  )
A. 水汽输送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蒸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可知,图中②是降水。故选C。
3. 水是生命之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试管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④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由图可知,甲试管的气体较多,所以甲试管中是氢气,应该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此说法错误;②由图可知,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此说法正确;③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此说法正确;④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说法错误。故选B。
4. 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 F1 B. F2 C. F3 D. F4
【答案】C
【解析】
【详解】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是竖直向上的;而竖直向上,其实就是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上,故C正确,而A、B、D错误。
5. 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若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请推测它的密度大小为(  )
A. B.
C.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均一性是说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密度、颜色等都是相同的,上部的密度是1.1g/cm3,所以下部溶液的密度也是1.1g/cm3,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市民积极接种疫苗,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时利用了大气压
B. 塑料挂钩的吸盘能贴在玻璃表面,是因为吸盘对玻璃有吸引力
C. 测量各地气压值,青城山顶峰大气压比同地天府广场大气压低
D. 用真空采血管抽血,血液流入管中时,管内气压高于人体血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时,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误;
B.塑料挂钩的吸盘能贴在玻璃表面,需要先用力挤压吸盘,把吸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了墙壁上,而不是吸盘的吸力,故B错误;
C.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测量各地气压值,青城山顶峰的高度较高,所以青城山顶峰大气压比天府广场大气压低,故C正确;
D.用真空采血管抽血,血液流入管中时,管内气压小于人体血压,使血液顺利采出,故D错误。
故选C。
7. 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
A. 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过
B. 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 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 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刮大风时,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屋顶上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顶受到向上的托力,因此可能被大风掀起,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B.打开窗户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因此窗帘会飘向窗外,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当列车经过时,铁轨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会受到向内的推力,可能发生意外,原理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只是大气压强的作用,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
故D符合题意。
8. 如图所示,单侧光引起了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下列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茎在单侧光下向光生长是感性运动
B. 单侧光促使植物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C. 该茎A处的生长素浓度比B处高
D. 茎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植物的感性和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详解】A.茎在单侧光下向光生长是向性运动,A错误。
B.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其合成与光照无关,B错误。
C.单侧光促使植物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该茎A处的生长素浓度比B处低,C错误。
D.茎的向光性使生长在茎上的叶片更易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D。
9. 如图所示的小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此时该小孩头发上一定都带了(  )
A. 同种电荷 B. 异种电荷 C. 正电荷 D. 负电荷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女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说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致,故A符合题意;
BCD.头发带同种电荷,可能都带正电荷也可能都带负电荷,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 该实验的原理是
B. 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处在B端
C.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等
D. 实验中当滑片向A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电阻的电流,所以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即B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一方面可以保护电路,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当滑片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对中小学生而言,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从而影响人体生长。人体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  )
A. 胰岛 B. 甲状腺 C. 肾上腺 D. 垂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主要调节糖的代谢,分泌不足患糖尿病,A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B不符合题意。
C.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这种激素可以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C不符合题意。
D.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巨人症;如果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动物和植物都有反射活动
B. 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 新冠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是大脑皮层形成的
D. 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性激素是由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以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
【详解】A.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反射活动,植物、微生物、无神经系统的动物的都没有反射活动,A错误。
B.运动时人体很多脏器,包括身体大的肌肉群,都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血供,通过增加心率,可以使每分钟心脏输出量得以增加,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以及氧供,B正确。
C.新冠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主要因为皮肤内有痛觉感受器,当皮肤受到压力,打击等,痛觉感受器将这种感觉通过神经通路传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再将此感觉信息整合分析,产生疼痛的感觉,C正确。
D.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通常会出现器官的差异,男性的睾丸跟女性的卵巢可能会出现分泌性激素增加,性激素可能会促使第二性征出现,D正确。
故选A。
13. 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A. 小于3克 B. 等于3克
C. 大于3克 D. 大于等于3克
【答案】D
【解析】
【详解】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第2次蒸发10g水后,析出3g晶体,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故第3次蒸发10g水,如若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那么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析出晶体为3g,如若故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为不饱和,那么析出晶体应大于3g,选D。
14.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探究电路,是一段铅笔芯,C为可以自由移动的金属环,且与铅笔芯接触良好,当C左右移动时,电压表和示数同时发生变化,可得出多组实验数据,通过此实验探究可以验证的结论是(  )
A.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B.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C.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D.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电压表V1测量AC间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CB间的电压,电压表V测量AB间的电压;
A.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但本实验无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因此本实验无法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分别测量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压,当C左右移动时,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同时发生变化,但它们之和始终等于V的示数,故可以探究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故B符合题意;
C.金属环C左右移动时,因为不知AC和BC两段铅笔芯的电阻大小,故无法完成验证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的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D.当C左右移动时,两电压表并联部分电阻丝电阻发生变化,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发生变化,可以根据电压表示数与电阻丝阻值的关系判断出:在串联电路中,部分电路的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越大,不知AC和BC两段铅笔芯的电阻大小,无法判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如图甲所示,高为1m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 石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C. 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D. 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乙可知,AB段拉力大小不变,此时石料未接触水面,此时钢绳的拉力F=1400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石料的重力
G=F=1400N
故A错误;
B.BC段拉力逐渐减小,说明石料慢慢浸入水中,且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在C点恰好完全浸没,此时钢绳的拉力为900N,所以浸没时石料受到的浮力
F浮=G-F′=1400N-900N=500N
石料的体积为
石料的质量为
所以石料的密度为
故B错误;
C.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由
得到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p=ρgh=2.8×103kg/m3×10N/kg×1m=2.8×104Pa
故C正确;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
F支=G-F浮=1400N-500N=900N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 黄河壶口瀑布入选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后,混入了大量的泥沙,变得非常浑浊,形成了__________(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答案】 ①. 悬浊液 ②. 漏斗
【解析】
【详解】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黄河水混入了大量的泥沙,形成了悬浊液;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故填:悬浊液;漏斗。
17.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现测得A地气温为 6℃,则B地(海拔为0米)气温约为__________℃。
(2)C地和D地相比,C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__________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答案】(1)18 (2)迎风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为材料,设置两个小题,涉及气温的计算、地形气候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 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山顶A的海拔是4000米,山脚B的海拔是0米,由于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C,则B地气温为-6°C+ 4000 ÷100×0.6°C=18°C。
【小问2详解】
C地和D地相比,C地降水更多,原因是C处在迎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形成降雨,D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18. 认识地图。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我们来看看下图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地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数据进行判断:
(1)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态的地图我们可以称为__________。
(2)A、B、C、D四个箭头,正确表示风向的是__________。
(3)图中__________处天气晴好(填“甲”或“乙”)。
(4)大气层中,各种复杂天气现象集中发生在__________。
【答案】 ①. 等压面图 ②. B ③. 甲 ④. 对流层
【解析】
【分析】本题以等压面图为材料,共设4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等压面图的判读、风向、天气情况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态的地图被称为等压面图,该图通过等压线或颜色渐变等方式,展示了不同区域的气压分布情况。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为高压中心;乙地气压中心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故正确代表风向的是B箭头,B正确;AD箭头平行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发生在高空,AD错误;C箭头由低压区吹向高压区,C错误。所以A、B、C、D四个箭头,正确表示风向的是B箭头。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乙地气压中心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甲地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为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风雨雷电等等各种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
19. 生活处处有科学,我们一起来体验吧!
(1)我国许多名山夏季成为避暑胜地,如江西的九江市是我国的“火炉”之一,但附近的庐山却是凉爽宜人。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2)河水是重要的陆地淡水资源,经处理后可用作城市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净水方法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答案】 ①. 地形 ②. C
【解析】
【详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②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使得一些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植被不同,江西庐山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成为夏季避暑胜地。沉淀是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过滤是将固体物质与液体的混合物,通过过滤介质,把固体物质截留,而使液体通过,用以分离混合物的过程。蒸馏利用混合液体或液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的操作过程,吸附是指液体的原子,离子或者分子附着在某表面上,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是:河水→加絮凝剂(明矾)→沉淀→过滤→活性炭→消毒→用户,因此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蒸馏。
20.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安全守护行动。回答问题:
(1)骑电瓶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_______。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肌肉→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D.眼→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2)某人骑自行车出行时,大汗淋漓,但体温正常,此时他产热的主要器官为__________,此时体内产热量__________(选填“>”“<”或“=”)散热量,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骨骼肌 ③. = ④. 神经元##神经细胞
【解析】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1)骑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眼(感受器)接受灯亮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大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作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肌肉)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捏刹车。
故选B。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体温正常,说明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1. 电阻和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两个电阻串联后,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3A时,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V;若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3伏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答案】 ①. 4 ②. 1.2
【解析】
【详解】[1]电阻和串联后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3A时, 根据图像可知,电阻和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5V、2.5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的电压
[2]电阻和并联,各支路两端电压3伏时,根据图像可知,通过和的电流分别为0.6A、0.6A,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干路的电流
22.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直到将三个球均完全浸没;待液体和球都静止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乙球弹簧长度恰好等于它没受到力时的长度(即弹簧原长);
(1)三个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2)三个球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球;
(3)如果地心引力减半,则三个球中会向上运动的是__________球。
【答案】 ①. F甲=F乙=F丙 ②. 丙 ③. 丙
【解析】
【详解】(1)[1]三个小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因为它们的体积相同,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甲=F乙=F丙
(2)[2]甲球弹簧被拉长,则甲球受到向下的拉力,此时
F浮力=G甲+F拉1

G甲乙球弹簧等于原长,则乙球不受拉力,此时
F浮力=G乙

G乙=F浮力
丙球弹簧被压缩,则丙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此时
G丙=F浮力+F拉

G丙>F浮力
那么丙球的重力最大,根据可知,当体积相同时,丙球的密度最大。
(3)[3]如果突然地心引力减半,那么重力和浮力同时减小一半,甲球受到向下的弹簧的拉力,因此向下运动;乙球没有受到弹簧的弹力,因此保持静止状态;丙球受到向上的弹力,因此向上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3.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株蚕豆幼苗的幼根,从根尖的尖端开始每隔做一个记号,分成10个区域。
②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这株蚕豆苗水平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甲,整个装置放置在23℃左右的黑暗房间里。
③3小时内,每隔20分钟,拍摄一张幼根的照片,将照片处理汇总成如图乙。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一幅幼苗根尖细节的模型图,如图丙。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要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根据图丙,可知该幼根远地一侧的生长速度__________近地一侧的生长速度,于是根就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生长素的分布也会受到重力影响,水平放置的幼根近地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会高于远地部位”。请你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解释本实验中生长素对根向地生长的影响:__________。
(4)中国宇航员若在“天宫一号”上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如甲图摆放蚕豆幼苗,请你判断根的生长方向__________。
【答案】 ①. 防止光照对实验的影响 ②. 大于 ③. 在重力作用下,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 ④. 向地生长
【解析】
【分析】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此题考查根的向地性。
【详解】(1)光对根的作用会有一定的影响,光的照射会促进叶绿体等质体的形成,从而影响根的正常功能,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影响实验。
(2)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慢,根出现向地弯曲生长。
(3)根向地性的解释是:重力也能改变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使植物体近地侧的一面分布大于背地侧一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根的近地侧的一面生长慢,背地侧一面生长快,因而根表现出向地性。
(4)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中国宇航员若在“天宫一号”上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如甲图摆放蚕豆幼苗,请你判断根的生长方向是向地生长。
24. 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加入一定盘的硫酸溶液增加水的导电性(硫酸本身不会减少) ,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影响电解水的速度的因素,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蒸馏水体积/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加入1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0 10% 15% 20% 25% 30% 35%
收集到氢气体积/ 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收集到氢气时间/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
(1)小科进行以上实验是研究___________会影响水的电解速度。
(2)本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3)小科在2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后,发现产生的氢气的速度越来越快,请结合以上探究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
【答案】 ①. 硫酸浓度 ②. 收集20毫升氢气的时间 (相同体积所需时间) ③. 水被电解导致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所以电解水的速度加快
【解析】
【详解】(1)根据表格可知,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硫酸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则小科进行以上实验是研究硫酸浓度会影响水的电解速度。
(2)本实验通过比较收集20毫升氢气的时间 (相同体积所需时间)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3)小科在2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后,发现产生的氢气的速度越来越快,分析其中的原因: 水被电解导致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所以电解水的速度加快。
25. 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将一个重力为G且密度大于水的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16等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下F1 和F2的值。
(1)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从下往上数),其目的是_______。
(2)实验小组发现:________(填实验现象),于是他们推导出两次实验中长方体所受的浮力相等。
(3)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还应增加实验的次数。那么在该实验的基础上,不提供其他器材,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
【答案】 ①. 使长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并保证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②.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③.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进入水中至第1(或3)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录拉力大小
【解析】
【详解】(1)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目的是使长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丙保证长方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2)长方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相同,长方体的重力相同,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3)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还应增加实验的次数,即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进入水中至第1(或3)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丙记录拉力大小。
26. 小丹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__________处断路;
(3)排除电路故障后,先将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记下此时的电流值。取下的电阻,再分别接入、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均为__________V,记下对应的电流值。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定值电阻 ③. 1.5 ④. 反比
【解析】
【详解】(1)[1]根据电路图,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如下图
(2)[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定值电阻处断路。
(3)[3][4]小华排除电路故障后,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1.5V,记下此时的电流值;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一定,故取下5Ω的电阻,再分别接入10Ω、15Ω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均为1.5V,记下对应的电流值。可以得到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四、分析计算题(第27题5分,第28题11分,第29题7分,共23分)
我校各项目化学习小组分别进行了系列课外自制活动。
27. 自制舌尖上的美食——泡菜。泡菜的营养价值在于蔬菜经过泡制发酵以后,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制作泡菜。乳酸菌对维持人体肠道功能的平衡是大有益处的。
查阅资料:
Ⅰ.正宗的四川泡菜配料表:白萝卜500克,辣椒100克,大料50克,姜100克,食盐50克,冰糖50克,水1000g,蒜50克。
Ⅱ.泡菜水的制作。溶质:50克食盐和50克冰糖,溶剂:1000g水。
Ⅲ.泡菜制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配制不同食盐浓度的泡菜水来腌制,多次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如下:
食盐浓度 发酵天数 3% 5% 7%
3 1.5 1.2 0.5
5 3.5 5.5 2.0
7 3.8 4.0 1.8
9 3.5 1.8 1.6
11 3.4 1.2 1.5
13 3.3 12 1.2
发酵温度:13-15 单位:
(1)根据泡菜配料表和泡菜水的制作,请计算泡菜水的食盐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一定剂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请你结合(1)中的计算结果和上表数据,对泡菜的食用时间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27. 4.5%
28. 用食盐浓度为5%的溶液进行发酵,在发酵时间达9天以后食用泡菜
【解析】
【小问1详解】
泡菜水的食盐溶质质量分数为:;
【小问2详解】
如图表示关于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关系的实验结果,据此实验结果可知,在发酵时间达9天以后食用泡菜,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快,它的最高值是3坛中最高的,当亚硝酸盐含量降到最低值时,也是3坛泡菜中最低的。
28. 自制电子身高测量仪。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丙三图所示测量仪。所用材料规格均相同。其中: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3A,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4.5V。R是固定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长,总电阻为,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长度成正比,金属杆和(右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a 两只电表均安全 一只电表安全 两电表会损坏
指标b 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 电压表示数不能显示身高
指标c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无正相关
(1)在丙图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按“评价指标b”,乙图的评价等级是__________;
(3)有小组认为丙图中的电流表示数一直都不变。请计算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大小;_______
(4)标刻度。身高为的小成同学用乙图测量时,电流表示数为0.15A.若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仪,则电压表刻度盘2.7V处应标上身高__________;
(5)产品迭代。上述三只电表都不能实现刻度均匀。请在丁图中再加以改装:将电压表安装在最合适的位置,从而达到指标c为优秀等级。_______
【答案】 ①. 保护电路 ②. 优秀 ③. 0.1 ④. ⑤.
【解析】
【详解】(1)[1]由电路图丙可知,电阻在电路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2)[2]如图乙,电阻和串联,电压表并联在两端,当身高越高,两端的电压升高,则电压表示数越大,按评价指标b,评价等级是优秀。
(3)[3]根据丙图可知,电阻和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是
即电流表的示数大小为0.1A。
(4)[4]根据题意可知,两端电压为
则R两端电压为
根据分压原理可知,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15Ω,对应的身高为,若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仪,则电压表刻度盘2.7V处应标上身高为
代入数据是
解得
(5)[5]为了指标c为优秀等级,需要电压表的刻度变化均匀,只能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将R正确接入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刻度的均匀变化,如图所示:
29. 如图甲所示,用高压锅炖肉好吃又烂,深受市民喜爱与追捧。甲、乙两图为高压锅实物图与简化图。图丙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像。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限压阀的质量为72g。(g取,大气压值取)
(1)高压锅比普通锅更快地能煮熟食物,原因是_______;
(2)使用该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高温度可达多少℃?_______
(3)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为了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适当增大出气孔的直径. B.适当加大火力蒸煮
C.适当增大锅的容积 D.适当增加限压阀的质量
【答案】 ①.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②. 115℃ ③. D
【解析】
【详解】(1)[1]高压锅密闭较好,内部压强大,水的沸点高,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就会更快煮熟食物。
(2)[2]当限压阀即将顶起时,限压阀受向下的重力、外面大气向下的压力、内部气体向上的压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结合知道
则高压锅内最大的气压
最大的气压对应锅内最高温度,由图像知道,锅内最高温度是115℃。
(3)[3]要想提高锅内蒸煮的温度,必须增大锅内气压,减小锅的容积,不能提高锅内的温度,以及适当增大火力蒸煮都不会改变锅内气压;适当增大排气管的直径,反而能使锅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增加限压阀的质量,增大锅内气压,从而提高沸点、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模拟考
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8页,四大题,29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数字②所示水循环名称是(  )
A. 水汽输送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蒸发
3. 水是生命之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试管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④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4. 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 F1 B. F2 C. F3 D. F4
5. 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若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请推测它的密度大小为(  )
A. B.
C. D. 无法确定
6.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市民积极接种疫苗,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时利用了大气压
B. 塑料挂钩的吸盘能贴在玻璃表面,是因为吸盘对玻璃有吸引力
C. 测量各地气压值,青城山顶峰大气压比同地天府广场大气压低
D. 用真空采血管抽血,血液流入管中时,管内气压高于人体血压
7. 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
A. 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过
B. 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 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 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8. 如图所示,单侧光引起了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下列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茎在单侧光下向光生长是感性运动
B. 单侧光促使植物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C. 该茎A处的生长素浓度比B处高
D. 茎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9. 如图所示的小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此时该小孩头发上一定都带了(  )
A. 同种电荷 B. 异种电荷 C. 正电荷 D. 负电荷
10. 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 该实验的原理是
B. 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处在B端
C.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等
D. 实验中当滑片向A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11. 对中小学生而言,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从而影响人体生长。人体分泌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  )
A. 胰岛 B. 甲状腺 C. 肾上腺 D. 垂体
12.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动物和植物都有反射活动
B. 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 新冠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是大脑皮层形成的
D. 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13. 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A. 小于3克 B. 等于3克
C. 大于3克 D. 大于等于3克
14.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探究电路,是一段铅笔芯,C为可以自由移动的金属环,且与铅笔芯接触良好,当C左右移动时,电压表和示数同时发生变化,可得出多组实验数据,通过此实验探究可以验证的结论是(  )
A.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B.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C.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D.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15. 如图甲所示,高为1m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 石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C. 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D. 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 黄河壶口瀑布入选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后,混入了大量的泥沙,变得非常浑浊,形成了__________(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用过滤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17.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现测得A地气温为 6℃,则B地(海拔为0米)气温约为__________℃。
(2)C地和D地相比,C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__________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18. 认识地图。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我们来看看下图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地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数据进行判断:
(1)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态的地图我们可以称为__________。
(2)A、B、C、D四个箭头,正确表示风向的是__________。
(3)图中__________处天气晴好(填“甲”或“乙”)。
(4)大气层中,各种复杂天气现象集中发生在__________。
19. 生活处处有科学,我们一起来体验吧!
(1)我国许多名山夏季成为避暑胜地,如江西的九江市是我国的“火炉”之一,但附近的庐山却是凉爽宜人。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2)河水是重要的陆地淡水资源,经处理后可用作城市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净水方法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20.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安全守护行动。回答问题:
(1)骑电瓶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_______。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肌肉→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D.眼→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2)某人骑自行车出行时,大汗淋漓,但体温正常,此时他产热的主要器官为__________,此时体内产热量__________(选填“>”“<”或“=”)散热量,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21. 电阻和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两个电阻串联后,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3A时,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V;若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3伏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22.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直到将三个球均完全浸没;待液体和球都静止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乙球弹簧长度恰好等于它没受到力时的长度(即弹簧原长);
(1)三个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2)三个球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球;
(3)如果地心引力减半,则三个球中会向上运动的是__________球。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3.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株蚕豆幼苗的幼根,从根尖的尖端开始每隔做一个记号,分成10个区域。
②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这株蚕豆苗水平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甲,整个装置放置在23℃左右的黑暗房间里。
③3小时内,每隔20分钟,拍摄一张幼根的照片,将照片处理汇总成如图乙。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一幅幼苗根尖细节的模型图,如图丙。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要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根据图丙,可知该幼根远地一侧的生长速度__________近地一侧的生长速度,于是根就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生长素的分布也会受到重力影响,水平放置的幼根近地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会高于远地部位”。请你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解释本实验中生长素对根向地生长的影响:__________。
(4)中国宇航员若在“天宫一号”上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如甲图摆放蚕豆幼苗,请你判断根的生长方向__________。
24. 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加入一定盘的硫酸溶液增加水的导电性(硫酸本身不会减少) ,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影响电解水的速度的因素,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蒸馏水体积/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加入10mL硫酸质量分数 0 10% 15% 20% 25% 30% 35%
收集到氢气体积/ 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收集到氢气时间/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
(1)小科进行以上实验是研究___________会影响水的电解速度。
(2)本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3)小科在2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后,发现产生的氢气的速度越来越快,请结合以上探究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
25. 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将一个重力为G且密度大于水的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16等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下F1 和F2的值。
(1)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从下往上数),其目的是_______。
(2)实验小组发现:________(填实验现象),于是他们推导出两次实验中长方体所受的浮力相等。
(3)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还应增加实验的次数。那么在该实验的基础上,不提供其他器材,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
26. 小丹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__________处断路;
(3)排除电路故障后,先将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记下此时的电流值。取下的电阻,再分别接入、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均为__________V,记下对应的电流值。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第27题5分,第28题11分,第29题7分,共23分)
我校各项目化学习小组分别进行了系列课外自制活动。
27. 自制舌尖上的美食——泡菜。泡菜的营养价值在于蔬菜经过泡制发酵以后,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制作泡菜。乳酸菌对维持人体肠道功能的平衡是大有益处的。
查阅资料:
Ⅰ.正宗的四川泡菜配料表:白萝卜500克,辣椒100克,大料50克,姜100克,食盐50克,冰糖50克,水1000g,蒜50克。
Ⅱ.泡菜水制作。溶质:50克食盐和50克冰糖,溶剂:1000g水。
Ⅲ.泡菜制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配制不同食盐浓度的泡菜水来腌制,多次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如下:
食盐浓度 发酵天数 3% 5% 7%
3 1.5 1.2 0.5
5 3.5 5.5 2.0
7 3.8 4.0 1.8
9 3.5 1.8 1.6
11 3.4 1.2 1.5
13 3.3 1.2 1.2
发酵温度:13-15 单位:
(1)根据泡菜配料表和泡菜水的制作,请计算泡菜水的食盐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一定剂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请你结合(1)中的计算结果和上表数据,对泡菜的食用时间提出合理的建议。
28. 自制电子身高测量仪。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丙三图所示测量仪。所用材料规格均相同。其中: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3A,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4.5V。R是固定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长,总电阻为,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长度成正比,金属杆和(右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a 两只电表均安全 一只电表安全 两电表会损坏
指标b 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 电压表示数不能显示身高
指标c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无正相关
(1)在丙图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按“评价指标b”,乙图的评价等级是__________;
(3)有小组认为丙图中的电流表示数一直都不变。请计算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大小;_______
(4)标刻度。身高为的小成同学用乙图测量时,电流表示数为0.15A.若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仪,则电压表刻度盘2.7V处应标上身高__________;
(5)产品迭代。上述三只电表都不能实现刻度均匀。请在丁图中再加以改装:将电压表安装在最合适的位置,从而达到指标c为优秀等级。_______
29. 如图甲所示,用高压锅炖肉好吃又烂,深受市民喜爱与追捧。甲、乙两图为高压锅实物图与简化图。图丙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像。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限压阀的质量为72g。(g取,大气压值取)
(1)高压锅比普通锅更快地能煮熟食物,原因是_______;
(2)使用该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高温度可达多少℃?_______
(3)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为了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适当增大出气孔的直径. B.适当加大火力蒸煮
C.适当增大锅的容积 D.适当增加限压阀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