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DNA的结构课件(共27张PPT)-人教版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DNA的结构课件(共27张PPT)-人教版必修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学习目标与任务
阅读分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说出DNA的结构 特点。
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据此计算给定条件下DNA双链中 的碱基含量。
列举DNA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性。
认同交流合作、多学科交叉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温故知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 DNA如何决定生物的性状?
DNA的结构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
(J. D. Watson)和英国物理学家克 里克(F. Crick)提出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这一伟大发现,在生 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 义。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 什么部位?
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思考与讨论】
阅读教材第48~49页“思考·讨论”——《DNA结构模型的构 建》,并根据资料回答有关DNA结构方面的问题。【暂停】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一、DNA模型的构建
1.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1分子脱氧核苷酸 =1分子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
1分子含氮碱基 。
【模型建构1】脱氧核苷酸
P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一、DNA模型的构建
DNA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模型建构2】脱氧核苷酸链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一、DNA模型的构建
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他的 同事富兰克林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 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沃森 和克里克以此为主要依据,推算出 DNA呈螺旋结构。
【模型建构3】螺旋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一、DNA模型的构建
1950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报道了他对来自 人、猪、牛、羊、细菌和酵母菌等不同生物的DNA分 析结果:虽然在不同生物的DNA之间,4种核苷酸的数 量和相对比例很不相同,但无论在哪种物质的DNA中, 都有A=T和G=C。
1952年春天,他访问卡文迪什实验室时,向沃森和 克里克详细解释了这一规律。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一、DNA模型的构建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一个将 碱基安排在双链内部的模型, 其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 两条链的方向相反。
【模型建构4】DNA双链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一、DNA模型的构建
【模型建构5】DNA双螺旋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基对,且 A只和T配对、G只和C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 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一、DNA模型的构建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C1
C2
C3
C4
C5
一、DNA模型的构建
同时期的科学家提出,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 酸二酯键连接的。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C5
C5
C3
C3
【反向平行】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左一:威尔金斯 左三:克里克 左五:沃 森
1953年3月7日,沃森和克里 克构建出新的DNA模型,在这个
模型中,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 螺旋内部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 接成碱基对,磷酸在外周。
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因发现生命的双 螺旋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DNA模型的构建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 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 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 补配对原则。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思考:
研究表明:DNA结构的稳定性与四种碱基 的含量有关:G和C的含量越多,DNA的结 构就越稳定。
同学们知道原因吗?
G与C形成三个氢键,A与T只形成两个氢键。氢键越 多,结合力越强,DNA的结构越稳定。
二、DNA的特性
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大约有4 000
个碱基对,碱基对有4种:A—T、T—A、G—C、
4 种
C—G。请同学们计算DNA分子有多少种? 4000
DNA中的遗传信息蕴藏在哪儿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思考】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 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 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 序是千变万化的。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二、DNA的特性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种类:4n(n为碱基对数目)
一般来说,一个较短的DNA分子有4 000个碱基对,其 排列顺序的组合是几近无穷的。
例:假如一个基因只有17个碱基组成,那么这种排列有多少种可能?
417种。大约为172亿种。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小结: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特异性--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
意 义--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 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则在DNA双链中: A = T , G = C
可引申为:
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A+G=T+C=50%
A 1
T 1
T 2
A2
G 1
C 1
C 2
G 2
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可知:A1=T2 , A2=T1, G1 = C2 , G2 =C1。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A+G)/(T+C)= 1 (A+C)/(T+G)= 1
两条链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A+G)/(A+T+G+C)= 1 / 2
两条链中不互补的碱基和与两条链碱基总数之比等于50%(1/2)。
(A1+T1)/(A2+T2)= 1
(G1+C1)/(G2+C2)= 1
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
有关DNA中的碱基计算
【暂停】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A1+G1)/(T1+C1)=a, 则(A2+G2)/(T2+C2)= 1 / a
一条链中不互补碱基的和之比等于另一条链中这种比值的倒数。
(A+T)/(A+T+G+C)=a,
则(A1+T1)/(A1+T1+G1+C1)=
a
两条链中互补碱基和与两条链碱基总数之比,与任意一条链的这 种比值相等。
有关DNA中的碱基计算
【暂停】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若双链DNA中,一条链的碱基组成和比例为A∶T∶C∶G = 1∶2∶3∶4, 则另一条链相应的碱基比是
A.1∶2∶3∶4 B.4∶3∶2∶1
√C.2∶1∶4∶3
D.1∶1∶1∶1
【即时反馈】
【暂停】
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化学
组成
单位
双 螺 旋 结 构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种类
四种
主要
特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的多样性 和特异性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 而成。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 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 基对。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A —A —C —C— G —G—A— T—
—T —T —G —G —C —C —T —A—
DNA的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