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练习(含答案)+学习单(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练习(含答案)+学习单(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古诗词三首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等6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背诵这首诗。 3. 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难点: 1.抓住关键词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以诗为引,初知村居 1 1.引入:指名背一背学过的一些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如高鼎的《村居》,还有本课刚学过的两首诗。 提问:在你的印象中,农村生活是什么样的? 3.引入:南宋时期,有个诗人在农村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他就是辛弃疾。他写了一首描绘乡村生活风光的词,这首词就是《清平乐·村居》。 二、初识诗人,诵读入味 1.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预习反馈。结合预习内容,指名说说对词的认识与了解。 (2)朗读课文,读出词的节奏。 ①指名读课文。正音“亡赖”“剥莲蓬”。相机结合注释理解“亡赖”。出示莲蓬、莲子插图,了解莲蓬成熟的时间。 ②指导读出词的节奏。出示停连节奏,师生合作朗读。 2.初步感知词的大意。 (1)理一理词中描写的风景。 (2)这首词中描写的自然风景有哪些? (3)词中描绘的人物有哪些? 3.再读这首词,初步感知情感。 (1)师生合作朗读,再指名朗读。 (2)提问:此刻朗读完这首词,这种乡村生活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三、再读这首词,想象画面 1.这首词中有四幅画面,“屋小溪清”“翁媪聊天”“两儿劳动”“小儿悠闲”,请选择其中一幅,想象画面,并试着说一说。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幅。 屋小溪清 ①想象青草。青草是碧绿的小草,那多个青字是什么样的草呢? ②想象小溪。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溪?为什么不说溪边青青草,而要说“溪上青青草”? ③指导朗读。指名将大家的想象连起来描绘画面,然后齐读第一句,“茅檐低小”要读得轻快,溪上青青草,要读得舒缓。 翁媪聊天 ①提问:这两句话中,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特别有味道,就像溪上的“上”字,青青草的“青青”,使画面变得有生趣? 老两口的感情真好,喝着小酒把话聊,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②体会老两口的生活。提问:从老两口喝酒聊天中体会到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③将大家想象的画面连起来说说,描述“翁媪聊天”的画面。 (3)两儿劳动 ①夸一夸两儿。 ②指名朗读,读出对两儿的夸赞。 (4)小儿悠闲 ①想象“卧利”。最后一句中,哪个词看似平平淡淡,却蕴含无尽的想象? 引导学生想象小儿的顽皮可爱:侧卧、俯卧、仰卧、打滚等。试用“时而”把想象的画面连起来说。 ②指名朗读下阕,读出三儿的勤劳、可爱。 3.让学生说一说整首词所描述的画面。 四、赏读这首词,体会情感 1.课堂练笔,想象填“词”。 让学生想象词中的四幅画面,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或句子。填好后,四人小组相互交流。出示语段: 好一幅清新的风景! 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潺潺,小草( ),习习清风,( )荷香。 溪边,一个黄发小儿剥着莲蓬,时而( )着,时而( )着,时而( ),真是天真可爱! 那是谁家的白发翁媪,喝着小酒把话聊—— “大儿豆田锄草,懂事勤劳,中儿编织鸡笼,( );小儿溪头卧剥莲蓬, 好一个逗人喜爱的( )。老伴儿,茅屋虽小,( )!” 2.集体交流,教师鼓励学生活用诗词语言和自己积累的语言填空。 3.启发思考:读着我们自己填的“词”,能体会到诗人辛弃疾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吗?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个词或哪句话最能表达他对这幸福安宁的村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请在书上圈出来。 (1)教师巡视,学生圈画。 (2)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所圈画的词句及理由。 (3)追问:辛弃疾写这首词仅仅是为了表达乡村生活的清新优美、幸福和谐吗? 4.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辛弃疾的资料,教师也可提供资料: 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金人侵占的山东。他从小就习文练武,立下了收复中原的志向。 1161年,他21岁,率众起义抗金。22岁,他一路南下,投奔南宋朝廷。他一直渴望北伐抗金,却始终不被朝廷重用。 1181年,他被罢官,在江西农村闲居,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1207年,他再被朝廷起用,却因病重卧床不起,带着忧愤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68岁。 (2)点拨:联系资料,回想前面填写的画面,他的心中还有什么深深的渴望?这一份心系天下百姓幸福的情怀,就是他在这首词中蕴含的情。这样的村居生活是辛弃疾一辈子的梦。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整首词。 5.小结:这节课我们从“青青草”“相媚好”“卧剥”中感受到了辛弃疾笔下乡村生活的安宁幸福,我们也从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中初步了解了他的情怀,希望大家可以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诗词。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业练习
一、根据古诗词内容内容填空。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 。“_____”是词牌名。其中为人物出场预设背景的词句是: , 。词中生动刻画农家小儿子可爱形象的词句是: , 。“_____”二字表达了词人对农家小儿子的喜爱之情,词人喜欢他的 、 ;“卧”字形象地刻画出农家小儿子 、 的神态。 二、请你从课外积累的古诗词中摘录一句描写儿童的诗句。 三、参考答案 一 宋 辛弃疾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 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 天真可爱 无拘无束 二 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1. 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等6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背诵这首诗。 3.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课前学习任务
熟读课文,再看拼音,写词语。 máo yán wēnɡ ǎo jī lónɡ wú lài wò bō 查资料。 宋词: 词牌: 辛弃疾: 理解下面词语,并尝试理解整首词的大意。 村居: 2、茅檐: 3、吴音: 4、翁媪: 5、相媚好: 6、亡赖: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课堂练笔,想象填“词”。 想象词中的四幅画面,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或句子。出示语段: 好一幅清新的风景! 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潺潺,小草( ),习习清风,( )荷香。 溪边,一个黄发小儿剥着莲蓬,时而( )着,时而( )着,时而( ),真是天真可爱! 那是谁家的白发翁媪,喝着小酒把话聊—— “大儿豆田锄草,懂事勤劳, 中儿编织鸡笼,( ); 小儿溪头卧剥莲蓬,好一个逗人喜爱的( )。 老伴儿,茅屋虽小,( )!”
【学习任务二】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XX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