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科书 书 名:《十万个为什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目录、序言,初步感知书本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激发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2.通过概念构图,学习提炼观点、寻找支持依据的方法。 3.能提出问题并印证,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能用学过的方法解决,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概念构图,学习提炼观点、寻找支持依据的方法。教学难点: 1.能提出问题并印证,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能用学过的方法解决,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观看节目,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概念构图整书阅读微课堂》! 猜想:央视曾有一个非常火爆的电视节目叫《是真的吗》。来看个节目片段。你觉得是真的吗?为什么? 预设: 生:我觉得不是真的。平时我们轻轻一吹,蒲公英就散掉,飞走了。放入水中一定也会散。 生:我觉得这是真的。我猜蒲公英放入水中会缩在一起。 3.验证:恭喜猜对的同学。小小的蒲公英竟然有这样奇特的奥秘,真神奇! 4.质疑:生活中,你会对什么感到很好奇呢?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预设: 生:老师,我最想知道水为什么总往低处流? 生:我想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冬眠? 5.小结:同学们的脑袋里真是装了十万个为什么? 二、引出书本,宣布任务 1.过渡: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本科普读物。 2.出示名言:“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书名取自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诗句。一起读读吧。 3.宣布发布会:其实《十万个为什么》中并没有十万个,它是指有许多多问题等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三、由浅入深,整体感知 板块一:走近作者 1.了解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 伊林。让我们来认识认识他。 米 伊林(1896年—1953年),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他的语言幽默风趣,任何艰深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能变得生动易懂。《十万个为什么》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的文字出版,是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 板块二:阅读目录 1.过渡:这样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我们该怎么读呢?翻开目录,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老师,我发现这本书的目录很特别,目录里有许多问题。 生:屋内旅行记有6个站点,每一个站点都是家中的一个地方。每个站点下都有许多有趣的问题。 2.小结:读这本书就像跟随作者在自己的屋子里进行一次深度旅行,他选取了6个旅行站点,针对每个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板块三:共读序言 1.过渡:为了更好地帮助在房间旅行的我们去探秘,米伊林还写了一篇序言,翻开书本的第4页,我们一起读一读吧?你又会发现这本书的哪些奇特的地方呢? 预设: 生:老师我发现作者的语言很幽默。看,这个片段里作者说煤油也是湿的、凉的,你们用它灭火试试看!你们可千万别试!否则马上就得叫消防队来灭火了! 生:老师,我也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片段。我们都爱读那些描写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旅行的故事,却鲜有人想到,近在迟尺之处,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个既陌生又奇妙的国度,它的名字就叫“我们的房间”。 2.评价:同学们真会阅读!发现了这么多有意思的地方。难怪我国著名科学家高士其这样评价—— 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高士其 四、学习方法,提升能力 1.过渡:看着目录,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呢?你的猜测又是什么?让我们借助目录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阅读,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最后完成概念构图。 2.分享收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阅读收获吧? 生: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水能炸毁房屋吗?我的猜测是不能,只有火药才可以爆炸。通过阅读,我找到了作者的依据:美国的一座工厂里有个大锅炉,水烧开后,蒸汽通过管道进入蒸汽机。司炉工没有及时给锅炉加水,导致锅炉烧干。工人刚给锅炉加水,水变成了水蒸气。锅炉承受不住压力,发生爆炸。因此,水能像火药那样爆炸。我的猜测是错误的。原来水的威力比火药大多了。 生:我最想知道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相当于三件衬衣厚的衣服暖和。我猜,穿三件衬衣更暖和,因为平时天冷妈妈总说多穿一件多穿一件。通过阅读我得到的答案是穿三件衬衣暖和,因为衬衣之间的空气是不良导热体。衬衣之间空气越多,能保护我们身体不挨冻的空气衣服就越厚。三件衬衣就是三件空气衣服,一件厚衣服仅有一件空气衣服。虽然我猜对了,但是和我理解的完全不一样,这本书真有意思! 3.提炼方法:科普书籍中往往蕴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阅读时我们可以大胆质疑、大胆猜测,边读边思考。我们还可以利用概念构图去梳理提取书中的关键信息,读得更深入。 4.学会解决:十万个为什么里永远都缺一个为什么。阅读时,我们会遇到许多不懂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看,交流平台的学习伙伴们提示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让我们把阅读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上学到的方法去解决,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吧。 五、课堂小结,激励阅读 1.总结:同学们,让我们用上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跟着米伊林开始《十万个为什么》的探索之旅吧。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科书 书 名:《十万个为什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业练习《十万个为什么》学习单 阅读提示: 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先进行猜测。阅读相关内容,在书中找到依据和结论,完成概念构图。 评 评价标准: 1.能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测,找到书中相关依据和结论。★ 2.能简要概括作者的依据和结论,并理清关系。★★ 3.从借助概念构图条理清晰地向他人介绍阅读收获。★★★书中的依据我们的猜测感兴趣的问题作者的观点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科书 书 名:《十万个为什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目录、序言,初步感知书本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激发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2.通过概念构图,学习提炼观点、寻找支持依据的方法。 3.能提出问题并印证,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能用学过的方法解决,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课前学习任务1. 准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 这样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我们该怎么读呢?翻开目录,你有什么发现? 【学习任务二】 为了更好地帮助在房间旅行的我们去探秘,米伊林还写了一篇序言,翻开书本的第4页,我们一起读一读吧?你又会发现这本书的哪些奇特的地方呢? 【学习任务三】 看着目录,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呢?你的猜测又是什么?让我们借助目录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阅读,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最后完成概念构图。推荐的学习资源书中的依据我们的猜测感兴趣的问题作者的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任务单.docx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docx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课后练习.docx